分享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牛石镇农文旅融合 融出乡村致富新路径

 奋豆纵横 2023-10-26 发布于广东

大渡河碧水蜿蜒流淌,山峦起伏绵延,山岭竹木叠翠。在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牛石镇大渡河畔,从红房子乘船迎流而上,沿河两岸佳木成荫,红墙翠竹临水相照,成群白鹭掠过水面,犹如徐徐展开的美丽乡村新画轴......

  安池村民居

  依竹而栖,林下种殖成为“掘金林”。 乐山市沙湾区牛石镇安池村,漫山遍野的翠竹郁郁葱葱,竹的种类更是目不暇接。在安池村赤松茸种植基地,苍翠的竹林下,一朵朵赤松茸破土而出,白色菌杆顶起圆润饱满的酒红色菌盖,长势喜人。赤松茸学名为球盖菇,因菌盖呈深红色,故而得名赤松茸。安池村党总支书记潘复友介绍:“今年8月,安池村利用丰富的林竹资源,通过“林下种植”的方式,试种了5亩赤松茸。根据长势情况,预计亩均产量约4500斤,按照目前8至10元一斤的市场价,总产值将达20万元。今年丰收喜人,我们计划将新增种30亩赤松茸”。

  林下经济作物 -—— 赤松茸

  近年来,牛石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食用菌、跑山鸡等特色产业在竹林里创造财富,不仅极大提高了林下闲置土地利用率,也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向山而行,农业发展走上“智创路”。 今年7月,牛石镇安池村建起了“北稻南移·旱稻种植示范点”,在山坡旱地上开始试种旱稻。

  牛石镇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主任杨云强说:“安池村位于山区,虽然不适宜种植水稻,但却是旱稻生长的宝地。”旱稻是一种非水浸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品种,它能够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雨水来满足生长需求,适宜坡地、旱地种植。虽然亩产不如水稻多,但可以一年两季种植,投入产出比反而更高。

  北稻南移·旱稻种植示范点

  潘复友介绍,安池村采用“集体+农户+专家”模式,试种了旱稻30亩,生长周期在110天左右,预计亩产能达到400公斤以上。

  牛石镇安池村通过“沫若智库”,聘请徐光专家技术团队试种旱香1号、旱优73和116号三类旱稻30亩,解决水稻生产“靠天吃饭”的难题,走上一条粮食增产的“智创路”。

  走出去,请进来,石崖经济搭上“致富梯”。 近年来,牛石镇以“四川第一瀑布天坑”硝斗岩为核心,建设悬崖鸟巢民宿和户外运动项目,推动“野生”景点变“野奢”景区,依托“企业+村集体经济”模式,带动本村民宿、餐饮、娱乐及配套服务业快速发展。目前,安池村年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次,实现山区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

  “硝斗岩”农旅融合示范区

  安池村党总支书记潘复友介绍,“硝斗岩”农旅融合示范区坚持“村企资源互补、发展关联融合”的理念,引进海外国际旅游集团RGB公司投资7000余万元唤醒“沉睡”资源,依托“一环一廊四区”产业格局,在文旅运动产业区以硝斗岩核心区,建设悬崖鸟巢民宿和户外运动项目,推动“野生”景点变“野奢”景区。2022年,安池村凭借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村集体经济增收30多万元。

  距硝斗岩景区不远处,潘复礼一手打造的民宿“书香竹苑”修建一新,就要正式营业。从小在安池村长大,还曾在村里任教的他,对家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就在今年,他受到安池村邀请,归乡创业,怀有乡愁的潘复礼爽快应邀,他毅然返乡准备带乡亲们也吃上“旅游饭”,与安池村合作,通过“企业+集体经济”的模式,盘活了长期闲置的老村委会房屋。

  书香竹苑 民宿

  书香竹苑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古色古香的房屋依地势高低起伏,成为茂密竹林中的静谧所在。潘复礼介绍,书香竹苑以书香文化、竹韵文化、乡村旅游为经营理念,他将把自己多年从教办学的理念带到安池村,接下来以书香竹苑为支点,继续建设农耕文化研学基地。

  “今年中秋国庆长假,我们试营业了一把,效果还不错。”潘复礼说,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村民增产增收,也让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了返乡创业,携手建设美丽家园。

  老房叙旧事,打造 红色研学 “根据地”。 穿过场镇,便是“三线建设”工业遗产——“红房子”。上世纪70年代,三门峡水电工程局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从黄河转战沙湾大渡河畔,截流建坝,先后建设龚嘴水电站和铜街子水电站。广大建设者携家眷远赴而来,他们在大渡河畔的牛石镇建起40栋红房子,定居生活工作于此,成为中国水电建设者几代人的时光印记。

  牛石镇深度挖掘“三线建设”、铜河文化,打造铜河乡村记忆综合体,建设农文旅融合集散地、红色研学现场教学点,采用新颖的“三分”模式,吸引北京芳华、爱奇艺等企业全额投资2亿元,“红房子”40栋闲置资产华美蜕变为铜河乡村记忆综合体、影视剧场等差异化、特色化项目,“沉睡”的老房子有了精致的“微景观”,吸引了一批体验三线建设、铜河文化的“深度游”。

  红房子 -—— 铜河乡村记忆综合体

  “这是我们牛石镇的特色,红色文化浓厚。”沙湾区牛石镇党委书记肖睿介绍,“红房子”是滇川国家旅游风景道的重要延伸部分,近年来,牛石镇依托“三线建设”文化,结合历史故事,组织当地党员干部编排《牛石记忆》情景剧,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研学点位,开发“水电芳华、坚韧奋进、点石成金、战天斗地”四堂微党课,累计共接待研学团队50余批2万余人。今年,牛石镇将红房子-铜街子水电站申报为沙湾区红色研学现场教学点位,力争使其再一次焕发荣光。(文/图 杨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