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政|《诗经•小雅》中的叠词使用

 新用户2315ybQD 2022-09-21 发布于广西

《诗经·小雅》中的叠词使用

叠词在传统语言学上又称叠字、重言或重文,现多称作重叠词或叠音词。在辞赋创作中,叠词是一种十分独特而重要的修辞手法。叠词的运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恰当运用能和谐音律,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诗人感物,连累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乎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以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以上六个叠词均出自《诗经》。《诗经》中运用叠词来表现物或者人或者事,是常见的写作手法。三百零五篇中使用叠词的有二百篇,频繁地使用叠词是《诗经》一大鲜明的艺术特色,并且对《诗经》产生了巨大的美学作用。之前我们在讲读《诗经》的时候,很多老师都已经注意到了其中的叠词使用,今以《诗经·小雅》为例,枚举若干:

叠词数量庞大,种类也较多。从词性上分,可主要分为动词、形容词、副词三大类。

一、动词(动词叠加,表示动作的重复)

罩罩:罩为捕鱼具,指用多罩来捉鱼,不限于一罩。《小雅·南有嘉鱼》“烝然罩罩”。一说同“掉掉”,众鱼在水中摇尾游动之貌。

汕:汕即抄网用众抄网捕鱼,不止一汕。《小雅·南有嘉鱼》“烝然汕汕”。一说群鱼游水的样子。《说文解字》:“鱼游水貌。”

平平:治理。《小雅·采菽》“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采采:采了又采。《周南·卷耳》“采采卷耳”。朱熹《集传》:“非一采也。”

二、形容词

(一)名词叠加,表示数量众多。

麌:兽众多貌。《小雅·吉日》“麀鹿麌麌”。

(二)拟声词

喤:婴儿哭声宏亮的样子。《小雅·斯干》“其泣喤喤”。

呦:鹿的叫声。《小雅·鹿鸣》“呦呦鹿鸣”,朱熹《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嘤嘤:鸟叫的声音。《小雅·伐木》“鸟鸣嘤嘤”。

喈:鸟叫声。《小雅·出车》“仓庚喈喈”。《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又《小雅·鼓钟》“鼓钟喈喈”,形容钟声和谐

哕:鸟叫声。鸾铃声,《小雅·庭燎》“鸾声哕哕”。

交交:鸟鸣声。一说是往来翻飞的样子。《小雅·小宛》“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嗷:鸿雁的哀鸣声。《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喓:昆虫的叫声。《小雅·出车》《召南·草虫》“喓喓草虫”。

嘒:蝉鸣的声音。《小雅·小弁》“鸣蜩嘒嘒”。又《小雅·小弁》“鸾声嘒嘒”,指铃声悦耳。

营营:拟苍蝇飞舞声。《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

萧萧:马长鸣声。《小雅·车攻》“萧萧马鸣”。

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丁:砍伐树木的声音。《小雅·伐木》“伐木丁丁”。

许:砍伐树木的声音。《小雅·伐木》“伐木许许”。

蹲蹲:舞蹈。《小雅·伐木》“蹲蹲舞我”。 传:“蹲蹲,舞貌。”

坎坎:鼓声。《小雅·伐木》“坎坎鼓我”。

玱:金玉撞击声。《小雅·采芑》“八鸾玱玱”。

渊渊:击鼓声。《小雅·采芑》“伐鼓渊渊”。

阗:击鼓声。《小雅·采芑》“振旅阗阗”。

嘽:兵车行走的声音。《小雅·采芑》“戎车啴啴”。

焞焞:喧嚣声,车马众多的样子。《小雅·采芑》“啴啴焞焞”。

将:铃声。《小雅·庭燎》“鸾声将将”。又同“锵锵”,形容钟声响亮。《小雅·鼓钟》“鼓钟将将”。

钦钦:象声词,犹“将将”。《小雅·鼓钟》“鼓钟钦钦”。

阁阁:捆扎筑板的声音;一说将筑板捆扎牢固的样子。《小雅·斯干》“约之阁阁”。

橐:捣土的声音。《小雅·斯干》“椓之橐橐”。

(三)摹状词

1)动作形态描写

湿湿:摇动的样子。《小雅·无羊》“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迟迟:迟缓的样子。《小雅·采薇》“行道迟迟”、《小雅·出车》“春日迟迟”。

祁祁:徐徐。《小雅·大田》“兴雨祁祁”。

仙:同“跹跹”,飞舞貌。《小雅·宾之初筵》“舍其坐迁,屡舞仙仙”。

儦:疾走貌。《小雅·吉日》“儦儦俟俟,或群或友”。

俟俟:缓行等待貌。《小雅·吉日》“儦儦俟俟,或群或友”。

栖栖:忙碌紧急的样子。《小雅·六月》“六月栖栖”。

傍傍:急急忙忙。《小雅·北山》“王事傍傍”。

燕燕:安闲自得貌。《小雅·北山》“燕燕居息”。

睠:即“眷眷”,恋慕。《小雅·小明》“眷眷怀顾”。

缉缉:附耳私语状。翩翩:往来迅速的样子。《小雅·巷伯》“缉缉翩翩,谋欲谮人”。

捷捷:信口雌黄状。幡幡:反复进言状。《小雅·巷伯》“捷捷幡幡,谋欲谮言”。

纠纠:缠结貌。《小雅·大东》“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幡:翩翩,反覆翻动的样子。《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潝:小人党同而相和的样子。訿訿:小人伐异而相毁的样子。《小雅·小旻》“潝潝訿訿,亦孔之哀”。

济:严肃恭敬貌。跄跄:步趋有节貌。《小雅·楚茨》“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

踖:恭谨敏捷貌。《小雅·楚茨》“执爨踖踖”。

僛:身体歪斜倾倒之貌。《小雅·宾之初筵》“乱我笾豆,屡舞僛僛”。

傞:醉舞不止貌。《小雅·宾之初筵》“侧弁之俄,屡舞傞傞”。

騑:马行走不停的样子。《小雅·四牡》“四牡騑騑”。一说,马疲惫的样子。《广雅》:“騑騑,疲也。行不止,则必疲。”

骎:形容马走得很快。《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

伎:鹿急跑的样子。《小雅·小弁》“鹿斯之奔,维足伎伎”。

嘽:喘息的样子。《小雅·四牡》“啴啴骆马”。

翩翩:飞行貌。《小雅·四牡》《小雅·南有嘉鱼》“翩翩者鵻”。

提:群鸟安闲翻飞的样子。《小雅·小弁》“归飞提提”。

趯:蹦蹦跳跳的样子。《小雅·出车》“趯趯阜螽”。

跃:跳跃的样子。《小雅·巧言》“跃跃毚兔”。

悠悠:旌旗轻轻飘动貌。《小雅·车攻》“悠悠旆旌”。

泛泛:随波漂流貌。《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小雅·采菽》“泛泛杨舟,绋纚维之”。

骍骍:弓调和后呈弯曲状。《小雅·角弓》“騂騂角弓,翩其反矣”。

2)场景状态描写

明明:明察至极。《小雅·小明》“明明上天”。

悠悠:遥远貌。《小雅·巧言》“悠悠昊天”。

浩浩:广大的样子。《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

晣:火光明亮貌。《小雅·庭燎》“庭燎晣晣”。

哙:同“快快”宽敞明亮的样子。《小雅·斯干》“哙哙其正”。

哕:同“煟煟”光明的样子。《小雅·斯干》“哕哕其冥”。

奕奕:高大貌。《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踧:平坦的样子。《小雅·小弁》“踧踧周道,鞫为茂草”。

梦梦:昏乱,不明。《小雅·正月》“民今方殆,视天梦梦。”陆德明《释文》:“梦,莫红反,乱也。”朱熹《集传》:“梦梦,不明也。”

冥冥:昏暗。《小雅·无将大车》“维尘冥冥”,此处形容尘土迷蒙的样子。

祁祁:众多的样子。《小雅·出车》“采蘩祁祁”。

秩秩:多而有条不紊。《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又《小雅·宾之初筵》“左右秩秩”,有序之貌。

逸逸:义同“绎绎”,连续不断。《小雅·宾之初筵》“钟鼓既设,举酬逸逸”。

濈:一作“戢戢”,密集貌。《小雅·无羊》“尔羊来思,其角濈濈”,谓群角聚集貌。

駪:众多疾行貌。《小雅·皇皇者华》“駪駪征夫”,《国语·晋语》引诗作“莘莘”,意为众多。

彭彭:形容车马众多。《小雅·出车》“出车彭彭”。一说象声词,声音响亮。

雍雍:悦耳、和谐的样子。《小雅·蓼萧》“和鸾雍雍”。

赫赫:威仪显赫的样子。《小雅·出车》“赫赫南仲,玁狁于襄”。

踽踽: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小雅·杕杜》“独行踽踽”。

睘睘: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小雅·杕杜》“独行睘睘”。

冲冲:饰物下垂貌。《小雅·蓼萧》“鞗革冲冲”。

殖殖:平正的样子。《小雅·斯干》“殖殖其庭,有觉其楹”。

嚣:声音嘈杂的样子《小雅·车攻》“选徒嚣嚣”、《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3)颜色描写

皎皎:洁白貌。《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此言毛色洁白。

黄黄:形容狐裘之毛色。《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

青青:形容颜色很青。《小雅·苕之华》“苕之华,其叶青青”。

4)自然景物描写

幽幽:深远的样子。《小雅·斯干》“幽幽南山”。

岩岩:山崖高峻的样子。《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渐:借为“巉巉”,险峭的样子。《小雅·渐渐之石》“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滔滔:大水奔流貌。《小雅·四月》“滔滔江汉”。

汤:义同“荡荡”,水流浩荡貌。《小雅·沔水》“其流汤汤”、《小雅·鼓钟》“淮水汤汤”。

泱:水势盛大的样子。《小雅·瞻彼洛矣》“维水泱泱”。

湝:水流貌,犹“汤汤”。《小雅·鼓钟》“淮水湝湝”。

秩秩:涧水清清流淌的样子。《小雅·斯干》“秩秩斯干”。

湜:水清见底。《小雅·谷风》“湜湜其沚”。

畇畇:土地经垦辟后的平展整齐貌。《小雅·信南山》“畇畇原隰”。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小雅·采薇》“杨柳依依”。

萋:草木茂盛的样子。《小雅·出车》“卉木萋萋”。

湑湑:形容树叶茂盛。《小雅·杕杜》“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菁菁:树叶茂盛状。《小雅·杕杜》“其叶菁菁”、《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

淠:茂盛的样子。《小雅·小弁》“有漼者渊,萑苇淠淠”。又《小雅·采菽》“其旂淠淠”,指旗帜飘动的样子

蓬蓬:茂盛貌。《小雅·采菽》“其叶蓬蓬”。

芃:草木繁盛的样子。《小雅·黍苗》“芃芃黍苗”。

彧:同“郁郁”,茂盛貌。《小雅·信南山》“黍稷彧彧”。

薿:茂盛的样子。《小雅·甫田》“黍稷薿薿”。

楚楚:植物丛生貌。《小雅·楚茨》“楚楚者茨”。

蓼蓼:又长又大的样子。《小雅·蓼莪》“蓼蓼者莪”。

离离:果实多而下垂貌,犹“累累”。《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实离离”。

皇皇:犹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

裳:“堂堂”之假借,花鲜明美盛的样子。《小雅·裳裳者华》“裳裳者华,其叶湑兮”。

韡:鲜明茂盛的样子。《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粲粲:鲜明貌。《小雅·大东》“粲粲衣服。”朱熹《集传》:“粲粲,鲜盛貌。”

央央:鲜明的样子。《小雅·出车》“旂旐央央”、《小雅·六月》“白旆央央”。 

苾苾:香气浓郁。芬芬:芳香。《小雅·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偕:健壮貌。《小雅·北山》“偕偕士子”。

骙骙:指马雄强,威武。《小雅·采薇》《小雅·六月》“四牡骙骙”

庞庞:马高大强壮貌。《小雅·车攻》“四牡庞庞”

奕奕:马从容而迅捷貌。《小雅·车攻》“四牡奕奕”

彭彭:形容马奔走不息。《小雅·北山》“四牡彭彭”

翼翼:整齐严谨的样子。《小雅·采薇》“四牡翼翼”、《小雅·采芑》“四骐翼翼”,皆谓马训练有素。《小雅·楚茨》“我稷翼翼”,《小雅·信南山》“疆埸翼翼”,指整齐貌。

溱:同“蓁蓁”,众盛貌。《小雅·无羊》“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鞙:玉圆长貌。《小雅·大东》“鞙鞙佩璲,不以其长”。

琐琐:细小卑贱。《小雅·节南山》“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5)自然气象描写

凄凄:寒凉的样子。《小雅·四月》“秋日凄凄”。

烈烈:即“冽冽”,严寒的样子。《小雅·四月》“冬日烈烈”。

习习:和舒貌。一说逢连续不断貌。《小雅·谷风》“习习谷风”。

烈烈:通“颲颲”,山风大的样子。《小雅·蓼莪》“南山烈烈”。

律律:同“烈烈”。《小雅·蓼莪》“南山律律”。

发发:形容风势凶猛。《小雅·蓼莪》“飘风发发”。

弗弗:同“发发”。《小雅·蓼莪》“飘风弗弗”。

霏:雪纷落的样子。《小雅·采薇》“雨雪霏霏”。

瀌:下雪很盛的样子。《小雅·角弓》“雨雪瀌瀌”。

浮浮:雨雪盛貌。《小雅·角弓》“雨雪浮浮”。又《大雅·江汉》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朱熹集传“浮浮,水盛貌。”谓水气盛大。又《大雅·生民》“释之叟叟,烝之浮浮”,毛传:“浮浮,气也。”指气上升貌。

雰:纷纷。《小雅·信南山》“雨雪雰雰”。

英英:又作“泱泱”,云洁白之貌。《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

瀼:露繁貌,露水很多。《小雅·蓼萧》“零露瀼瀼”。

泥泥:露濡貌,露水很重。《小雅·蓼萧》“零露泥泥”。

浓浓:同“瀼瀼”,露盛多貌。《小雅·蓼萧》“零露浓浓”。

湛湛:浓重的样子。《小雅·湛露》“湛湛露斯”。

烨:雷电闪耀。《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6)神态描写

矜:小心翼翼。兢兢:谨慎紧随貌。《小雅·无羊》“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谨慎的样子。《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蹙:局促不安的样子。《小雅·采薇》“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憯:忧伤的样子《小雅·雨无正》“惨惨日瘁”。

契契:忧结貌。《小雅·大东》“契契寤叹,哀我惮人”。

肃肃:严正的样子。《小雅·黍苗》“肃肃谢功,召伯营之”。

烈烈:威武的样子。《小雅·黍苗》“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温温:和柔的样子。《小雅·小宛》“温温恭人”。

莫莫:恭谨。《小雅·楚茨》“君妇莫莫”。莫,一说勉也。

反反:谨慎凝重。《小雅·宾之初筵》“其未醉止,威仪反反”。

抑抑:慎密貌。《小雅·宾之初筵》“其未醉止,威仪抑抑”。与“反反”大致相同而有所递进。

幡幡:轻浮无威仪之貌。《小雅·宾之初筵》“曰既醉止,威仪幡幡”。

怭:轻薄,不庄重。《小雅·宾之初筵》“曰既醉止,威仪怭怭”。与“幡幡”大致相同而有所递进。

佻:豫逸轻狂貌。《小雅·大东》“佻佻公子”。

蛇蛇,通“詑詑”,欺诈,欺骗。一说轻率。《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迈迈:不高兴。《小雅·白华》“视我迈迈”。

仇:慢怠、傲慢的样子。《小雅·正月》“执我仇仇,亦不我力。”毛传:“仇仇,犹謷謷也。”孔颖达疏:“《释训》云仇仇敖敖,傲也,义同。

7)心理描写

烈烈:炽烈,形容忧心如焚。《小雅·采薇》“忧心烈烈”。

悄悄:心情沉重的样子。《小雅·出车》“忧心悄悄”。

忡忡:忧愁的样子。《小雅·出车》“忧心忡忡”。

京京:忧愁深长。《小雅·正月》“念我独兮,忧心京京”。

惸惸:忧郁不快。《小雅·正月》“忧心惸惸”。

惨惨:忧愁不安。《小雅·正月》“忧心惨惨”、《小雅·北山》“惨惨劬劳”“惨惨畏咎”。

懆:愁苦不安《小雅·白华》“念子懆”。

殷殷:忧愁的样子。《小雅·正月》“忧心殷殷”。

弈弈:心神不安貌。《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奕奕”。

怲:忧愁貌。《小雅·頍弁》“未见君子,忧心怲怲”。

惴:恐惧而警戒的样子。《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哀哀,悲痛不已的样子。《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厌:一作“懕懕”,安乐和悦的样子。《小雅·湛露》“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三、副词(强调,程度更深)

愈愈:益甚,表示程度更深。《小雅·正月》“忧心愈愈,是以有侮。”朱熹集传“愈愈,益甚之意。”一说为忧惧貌。毛传:“愈愈,忧惧也。”

绰绰:宽裕舒缓的样子。《小雅·角弓》“绰绰有裕”。
以上是《诗经·小雅》中的叠词运用,如果有心的话,收集整理分类,在创作赋时,一篇赋中用三到五个这样的词句,往往能收到很大的奇效。就效果而论,叠词的修辞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叠词可以增强读者听觉上的音乐感;其二,叠词可以给读者以视觉形象,增强诗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作者简介:

张政

荀社成员


徐州铜山人。中国辞赋家协会会员,徐州市诗词协会会员,徐州市徐国历史研究会会员,云龙书院地方文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关注传统文化,潜心文史研究,曾多次登坛云龙书院主讲地方文史讲座,参与点校《寻邬文献丛刊》《嘉靖兴宁县志》《兴宁山志》《沛县旧志五种》《赠别诗草》,参编《寻乌革命老区发展史》《潘明徵家族史》《冯屯村志》等书。多次获全国辞赋征文比赛等级奖,另有作品散见《中华辞赋杂志》《文思》等刊物。


本文作者:张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