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温百年乡建 | “北碚之父”卢作孚的乡村试验,能给现在的乡村建设什么启示?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2-09-21 发布于山东

回溯历史,广泛存在于20世纪中国的百年乡村建设实践立足国情与乡土脉络,包括卢作孚、张謇、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等在内的著名知识分子或实业家,他们通过回归乡土脉络并整合各种建设性力量,在乡村基层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创新探索,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积累了厚重的历史经验,是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

在众多乡村建设实验中,影响较大的有梁漱溟的山东邹平模式、晏阳初的河北定县模式、陶行知的晓庄师范模式、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模式和卢作孚的四川北碚模式等。其中,唯有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模式持续时间最长、成就最大、保存记录最完整。卢作孚出身贫苦,对农村日益衰败、农民生活水深火热的情形有切身体会。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 “政治上最后的问题是全国的问题,他的基础却在乡村”。

20世纪40年代北碚全景

01卢作孚个人简介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合川人,其于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航运企业。作为著名历史人物,卢作孚常作为“中国船王”而为世人所知。实际上他还是民国乡村建设的重要先驱,早在1929年他就在北碚撰写《乡村建设》长文,从意义、乡村地位的重要、乡村的教育建设、经济建设、交通建设、治安建设、卫生建设及乡村的自治建设八个方面对乡村建设进行完整阐述,该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以乡村建设为名的最早系统论述。

卢作孚(1893—1952),重庆合川人,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自1927年开始以北碚为中心在中国西部开展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被誉为“北碚之父”。

卢作孚撰于1929年的《乡村建设》(图为1933年5月第三版)

02卢作孚“乡村现代化”理念

卢作孚乡村建设的核心思想是:中国的现代化,基础在“乡村现代化”。他认为:“乡村是不断供给城市人口的地方。如因教育缺乏,供给的都是无知识的人口,那不惟于城市文明没有帮助,反而妨碍不小。乡村教育不发达,不但是乡村问题,而且变成城市问题了。“而”乡村经济事业如没有(和城市)同样的速度进展,亦必引起城市原料的恐慌”,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人口无休止地逐渐增多,更会成了城市问题。”

卢作孚这些近百年前说的话,仿佛针对的就是当下的现实。他始终抓住城市与乡村发展的关系,来思考中国的发展问题,从而突出乡村建设的基础意义,抓住了要点。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全图

03“乡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卢作孚就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卢作孚认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要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而这其中以经济建设最为重要。他曾说 :“政府机关是用以管理经济建设的,法律是用以保障经济建设的,教育是用以培养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科学研究是用以克服经济建设所遭遇的困难的。”所以,必须把经济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卢作孚在北碚开展了以采煤、纺织为骨干产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事业,除此之外,还发展了染织、织布业和诸多第三产业。

民生公司办公大楼

以交通运输为先行。作为中国航运界的先驱,中国船王。他把发展交通运输作为实现乡村现代化的突破口。他目睹了列强在中国纷纷修建铁路,抢占内河航运的局面,同时他也明白交通业的发展是可以带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北碚乃至四川发展的滞后与交通事业的发展滞后密不可分。卢作孚在 1925 年集资创办了民生公司,由5万元资本,一条小火轮一步步做到了航运业巨头,独占川江航运。1934 年,卢作孚修建的北川铁路全线通车,大大提升了煤的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民生公司的第一艘轮船——“民生”轮,1926年7月28日首开合川经北碚至重庆的嘉陵江航道。

以乡村建设为带动。在北碚的乡村现代化建设中,卢作孚非常重视北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任伊始,卢作孚便在北碚创办学校、图书馆、医院等。除此之外,卢作孚还注重美化城市环境,清理城市垃圾,拓宽城市街道,在沿河沿湖修建了许多公园、温泉,在道路两旁引进了许多树种,免费为乡民治疗疾病。为了提升北碚市民的文化知识涵养,每年卢作孚都邀请名流到此演出,邀请学者到此演讲。北碚的乡村建设也有力的带动了整个峡区的发展。

成立于1927年6月的峡区地方医院

以文化教育为重点。青年时期的卢作孚曾主张教育救国,后来,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由教育转为实业,但是发展教育,卢作孚却从未忘记。1939 年,他在《乡村建设》一文,论述了教育建设的重要性 :“乡村第一重要的建设事业是教育。因为一切事业都需要人去建设,人是需要教育培育成的,所以努力建设事业的第一步是应努力教育事业。”

卢作孚注重学校教育事业、社会教育事业、科研和文化服务机构创办。例如:卢作孚每年都会从民生公司的盈利中拿出一部分来发展教育和公共事业。1928 年 2 月,卢作孚在北碚创办第一所高级小学。在北碚设立了一个“民众教育处”,组织青年白天工作,夜晚定时学习。另外,还为民生公司举办了护航队、茶房、水手等训练班多期。创办中国西部科学院、图书馆,博物馆等。这些成果更多代表的是我们现代化城市的标志,而在近百年前,在北碚,却已经实现,不得不令世人赞叹。

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实施民众教育,先后办有民众学校十一所,如挨户学校、力夫学校、船夫学校、场期学校等,图为女子职业学校。

重视乡村金融服务。卢作孚认识到,农民要发展生产,最缺乏的就是生产资金。为此,他把建立农村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两项重要事业。1928 年,卢作孚在北碚创办第一家农村金融机构———峡区农村银行,并附设消费合作社。1930 年峡区农村银行发展为北碚农村银行,消费合作社改组成为峡区民众消费合作社。通过农村银行和信用社,卢作孚以向农民贷款的方式,使缺乏资金的农民能够购买新型农机,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北碚朝阳镇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合影(1940年代)

04当代启示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

从卢作孚的乡村建设实验可以看出,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带动,增加乡村的经济收入,并为乡村其他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的“富力”。值得注意的是,卢作孚乡村建设实验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开展经济建设工作之前,对北碚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做了详细调研,以本地资源丰富的矿业和当时需求量大的纺织业为支柱产业,带动北碚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村各地客观条件不尽相同,农民需求日趋多样,在制定乡村产业政策和发展计划时,各级政府要深入调研,把握实情,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而不是搞“一刀切”,对某一标准模式照搬照抄,对某一成功经验盲目引进。乡村社会的特殊性就在于其乡土性,乡村产业必须紧密结合乡村特色,既能留得住乡愁,又能提高经济收益。

为乡村提供金融与财政支持

卢作孚在乡村建设实验中,其着力打造的乡村金融系统对乡村资金的流通、农业生产的促进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有明显效果。当前,我国乡村资金需求与金融支持存在巨大反差,大量农村资金依旧通过储蓄流进城市,而乡村经济自身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要重视农村金融系统的完善,放宽放活农村金融政策,鼓励与支持乡村企业贷款。要提供对乡村的财政支持,扩大用于乡村建设的财政预算,建立乡村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

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

其一,提高基层干部思想认识,增强服务意识。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完成乡村振兴事业需要依靠基层领导干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大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基层干部要干好这份事业,必然涉及很多繁杂工作,需要像卢作孚一样,不怕困难,埋头苦干,激流勇进,主动承担重任,努力推进国家乡村振兴各项措施的落实。

其二,提高农民素质,启迪民众自觉。当前,我国村民素质依旧参差不齐,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不曾掌握专业技能,身上依旧因袭传统的陋习。要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增强农民自力更生的本事; 让农民意识到乡村发展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自觉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卢作孚在乡村建设实验中不仅为北碚配套了通信、交通、学习、医疗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还试图保持北碚安定的社会秩序,美化了市容市貌等。因此,在乡村建设重需保障乡村交通、电力、水利、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同时,要尊重广大农民的意见,发挥他们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决定性作用。

来源:乡村建设研究《卢作孚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内容、总体评价与当代启示》、《浅析新时代下研究卢作孚乡村建设理念及启示》、开放时代杂志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