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元谋论脉撷英百条11~15

 曾俊辉中医师 2022-09-21 发布于四川

11、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发汗后,身痛不解反剧,提示有营气不足。第50条“尺中迟”,第62条“脉沉迟”,说法不一样,但反映的精神基本是一样,尺部、沉为阴位,迟为阴脉,阴位见阴脉为阴不足。我在实际临床上没有采用尺寸区分和浮沉区分,而是采用左手和右手以区分。右手诊气分,属阳;左手诊血分,属阴。若其人左手脉比右手脉明显弱,就要考虑是否偏重在营血不足,而尺脉我多用以候下焦的病变,而不是仲景所言的以营不足来看待。

12、第39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35条未讲脉是因其有喘,表证正在入里,在表的闭郁可能随之减轻,脉可能不出现紧脉。此条脉浮缓正是对第35条的补充,是邪由外正在入里,紧脉转为缓脉。从症状上看,“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是表之闭郁已减,但闭郁状态并未解除并有向里转化的情况。这种由外入里又分两种情况,一则是偏向于化热但并不是完全化热,导致三焦气的壅滞而出现身重,但此证是以表证为主,故治疗还是解表为主

13、太阳中风之表郁轻证的代表条文是《伤寒论》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太阳中风当用桂枝汤,若其人闭郁较重,当正气得药力之助外出抗御病邪时,可以出现气血涌盛于表的脉洪大。

14、太阳中风表郁轻证的典型表现为: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再发,汗出,脉浮大。

15太阳表证向愈,在表证现象缓解的同时,伴有脉象由紧束转为从容和缓。

(节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傅元谋著《听名师讲伤寒论》;各大图书平台有售。2021年川派伤寒读书会陈凌云、宋端芳、吕芝丹、姚佳、刘艳、黄韵 整理;曾俊辉 编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