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儒家修身之道

 超强个体读书会 2022-09-21 发布于北京

宗述:真诚,引发生命向上的力量。

读书时念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无太多感觉。那时的想法很简单,对人生成长的理解,就得学本领,然后成家、立业,奋斗成就一番事业。工作多年后,经历了内心的困顿与挣扎,才认识到人生成长还有一条向内的路,即内心的成长。这同样是《大学》中告诉我们的修身之道。

01

人生正途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首,承担着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揭示人生正途。儒学是人伦之学,讲得就是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通过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来实现人生的事业。所以,何谓人生正途是儒家的核心命题。

《大学》中揭示的人生正途,就是开篇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儒家所谓的三纲领八条目中的三纲领。这三者之间是有次第关系的,层层推进。首先是修炼自己,然后影响周边的人,最后达到最高境界。

明明德,首先肯定了人天生具有光明德性,只需要彰显出来就OK了。世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好人、坏人、奸人、恶人....然而在儒家看来,每个人都具有光明的德性,只要努力修炼,就可以走上大学之道,走上人生正途。

在亲民,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亲爱百姓,爱护百姓。二种是亲应作“新”,即新民,使人民弃旧图新。其实在我看来,两者区别不大,你若真爱一个人,就会希望他越来越好。所以这口水仗,不用打了。

止于至善,就是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最高境界。我以前懵懵懂懂地理解为达到最高的善良境界,现在知道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02


本末之道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段阐明了在实现人生正途的修炼过程中,要明白本末之道,不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了。明白这个修行的基础道理之后,再进入下一段,开始按照本末次序,修炼“格-致-正-诚-修-齐-治-平”的八条目了。

这一段阐述的本末之道,是最基础的一套修身方法,即“止-定-静-安-虑-得”的次序。参考网络的翻译如下:知道目标所在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这是深具大智慧的洞见,用现代管理学中的说法,就是成果思维模式、目标导向。人体的能量分配,是有优先顺序的。注意力在哪里,能量就流向哪里。这种规律源自人类漫长的进化历史,是刻在基因里面的。古人类生活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茫茫大草原上,时刻都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因此人类的基因里、潜意识里,对危险、压力、负面状况的处理,是始终处于最优先级别的。因此,当我们面临压力、危险时,注意力的频道会优先被占用,能量随之流向如何处理危机。

更有趣的是,古人类处理危机,只有三种方式:战斗、逃跑、僵住。僵住是我们的身体一动不动,大脑一片空白。其原因我们的恐惧感超出了大脑的承受范围,或者是我们进化而来的一种防御机制——通过保持绝对静止,躲过捕食者的眼球。无论僵住的原因是哪种,最后会转向战斗或逃跑两种模式之一。对这两种模式来说,能量的流向大体是一样的,都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液向四肢的肌肉输送,同时流向大脑的血液量被减少了。因此,注意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认知资源,它可以决定能量的流向。

以下这段话摘自《心理学报》的一篇研究文献,可以作证这个观点:负性刺激在注意资源紧张时可以得到优先加工;而当注意资源充足时,机体可以调节资源分配而使正性刺激也得到充分加工。

因此,当一个人把注意力聚焦于目标的时候,就是在聚焦于未来,人的能量就会流向如何实现目标,走向未来。而不是沉湎于过去的伤痛、纠结于当下的困扰,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

论语:三思而后行。有效三思的前提是知止,知道目标所在,围绕我想要达成的目标去再三思考,才能高效地做出最佳决策。否则,三思就变成了胡思乱想,变成了纠结困恼,想的越多,心越乱,更不知道如何去行了。

对照佛家“戒-定-慧”的修行阶梯,我们可以从身心修炼的角度来理解这段文字。知止,即是知道停下来,停止做一些事情,然后我们的内心才能安定,才能神智清明,才能思虑有得。这种“停下来”,既包括身体层面的,也包括心脑层面的。于身体而言,当我们忙东忙西、手忙脚乱时,就会扰动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混乱,头脑就不会清明,所以佛家有禅坐的修法,儒家也有静坐之说。于心脑层面而言,知止是停止无意义的情绪波动、心思纠结,然后才能安定下来。

戒之后,要定。定是指心神的定,不是身体的定,因为身体已经在戒了。心神如何才能安定呢,方法是定于一。将我们的心思专注在某一个事物上,就不会分散,不会被干扰,不会摇摆。例如在打坐冥想时,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身体某部位上、或呼吸上、或是某种意象上。因此这种方法亦称:一念代万念。当然这种定于一,并不容易。当我们试图定于一时,总会有各种念头蹦出来,引导我们去思索。这种思索是有很强大诱惑力的,我们通常都是无意识地跟着一些念头走很远,然后才发现:哦,我又胡思乱想了。

03


修行次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一段,就是修行次第的“八条目”。对这一段的理解,历史上也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朱熹为代表的,把格物致知理解为分析世间万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这种理解有2个缺陷。第一,就是吾生也有涯,而万物无穷无尽,我怎么可能穷究天地万物之理呢?第二,如何与下文衔接,穷究天地万物之理,与“意诚”有何关系?难道要诚实做人,就必须当科学家,当了科学家才能诚实?这解释不通。可惜了,宋明以降几百年的莘莘学子,天天都要背诵这个才能考试做官。

历史上对这段话的另一种理解,是王阳明式的,认为格物不是向外格,而是向内格。格物,是指观察、反思所发生的事情,以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致知,就是认识真正的自己,以及自己内心所蕴含的智慧。儒学是人伦之学,不是研究认知物理世界的学问,所以没有发展成西方的科学体系。既然是人伦之学,所谓“格物”必然指向与人有关系的事物,才合理。所以,我更认同王阳明式的解读方式。

这里我们可以稍作延展,联想到古希腊神殿上的一句话:认知你自己。这句话极富智慧的洞察,与孔子所代表的东方儒学思想不谋而合。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当我们越来越深入的认识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内心所具备的智慧。这种智慧指引我们走向人生正途。这里澄清说明的是,虽然我们的内在智慧指引我们择善而从,走向人生正途,但是并非必然。因为这种指引只是提供一种选择而已。而人的最大本质特征就是具有选择的自由,而非必然走上善途。即,并非人性本善,而是人性向善,人性有选择走上善途的内在指引和选择自由。这一点在西方现代心理学中可以得到佐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最高一层就是人有走向“自我超越”的需求,正是这种内在需求,成为指引我们走向善途的明灯、坚持下去的力量。

既然仅仅是具有选择的自由,而非必然走向善途,作为修身次第的指引,大学的下一步解决方案是什么? 

答案是“意诚”。只要我们真诚,就会觉察到这股指引人生向善的力量,就会遵从它,坚定地走向人生正途。诚意在《大学》下文有解释,就是勿自欺也,就像见到美女就会动心,见到恶臭就会反感一样,一切都是最直接、最原始的反应,才是真诚的。相反,当我们看到一件事物,经过我们的大脑思考加工一下再做出反应,里面加入了我们的意图,就不是内心的真实反映了,就变形了。所谓“诚于中,形于外”,自在通达,内外一致,凡事以本性而行,不拘泥,不做作,让生命能量自然畅达地流动起来。这种意诚的福报就是“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活得潇洒自在。

当我们鼓足勇气践行“诚于中,形于外”时,可能会受到外部世界的阻碍,让我们情绪波动、内心起伏、思前想后,然后在行动的时候可能走偏。这就需要下一步的修炼:“正心”。正心,是不为情绪所困扰,把心放在身上,放在当下,心思端正。

当我们诚意、正心之后,就可以力行前面诚意时所体察到的内在指引,进行“修身”的部分。修身是知的行动,如果把前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当作是知的部分,那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行的部分了。两者连起来,就是知行合一。心里明白是一回事,真正去干是另一回事,所以才有《中庸》里“力行近乎仁的语句。

以上,对《大学》修身之道的肤浅理解,请各位批评指正。


从当下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走路,吃饭,笑出声来
 

从当下起
关心身体和情怀
我心中有一个院子,面朝山谷,野花盛开

身心脑灵合一,做最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