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专注力,做到要事第一的能力(1)

 超强个体读书会 2022-09-21 发布于北京
以我个人经验,要获得长期专注力,保持要事第一,完成最重要的目标,需要两条。

第一条,强烈的动机,确保目标在心理层面上的最优先级。

第二条,合理的行为规划,确保目标在行为操作层面上的最优先级

今天就先说第一条。明天说第二条。

第一条,强烈的动机。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说,如果想得到一个小改变,只需从行为入手,如果想要一个真正的质的改变,请从思维开始。

柯维先生所说的思维,应该包括认知模式、价值观念、人生目标等几个深层次的东西。

以我个人践行的体验,改变的动机,来自两个方面。
1.热爱,由衷的热爱。
2.痛苦,深至骨髓的痛苦。
3.危机,生死存亡的危机。

第一点,热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都知道。但做起来很难。小时候,追逐成绩,抹杀了寻找兴趣的机会。长大后,忙碌的工作,淹没了探索兴趣的间隙。对于成年人来说,兴趣如果不能养活自己,就只能退居二线了。

但是,就因为现实如此,我们才更有必要寻找自己热爱的事物,并投注热情、精力、时间

我最开始做过销售工作,后来去做市场营销,最后进入培训领域,并在培训领域中发现自己最想要做的部分:学习和传播有价值的信息,精进自己,利益他人。

外部一时的压力,可能会让我们保持极高的动力,但是不能带领我们走的更远。只有热爱,由衷的热爱,能带领我们走完一生。

关于如何寻找自己的热爱,这还真是个技术活儿。我另外开篇说吧。

第二点,痛苦,深至骨髓的痛苦。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人被女神拒绝的学习差的高中生,突然发奋努力,考入最好的学校。一个人体检后,发现指标异常,突然严格自律饮食和运动。等等。痛到极点,就会自然想要改变。这一点不必多说。

第三点,危机,生死存亡的危机。通常,年轻人没有危机感。到了中年后,危机感会越来越强。我有一天看着自己头发稀疏的头顶,想想自己连1km都跑不动,工作随时可能被长江后浪拍在沙滩上,而还有背负的房贷,嗷嗷待哺的俩娃娃......,一种危机感,油然而生。

热爱、痛苦、危机,每一个都可以带来强烈的动机,维持长期的专注力,引发巨大的改变。

痛苦,是过去式,没有当然更好。
热爱和危机,却是当下我们可以认真去发现和觉察的事情。

找到动机之后,还没完成。而是应该清晰地写出来:我要成为什么样?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做好什么角色?我要做某角色中体现什么品质?

写出来,就《七个习惯》中的“个人使命宣言”。它是我们人生的宪法、行动的纲领、决策的依据

在组织中也是一样。举例,为什么中国能够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功?

因为能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0年不动摇(长期专注力)。

为什么能坚持40年不动摇?因为这是基本国策(组织的使命宣言)。

为什么定为基本国策?因为热爱、痛苦和危机。

热爱:希望国富民强,复兴伟大中华梦。
痛苦:百年积弱,落后挨打的历史痛苦。
危机:强邻环伺,不发展就被淘汰的危机。

----------------------------分割线-------------------------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微习惯,管理体能精力、情绪精力、思维精力、精神精力四个方面,以全面系统地升级自己的人生。

今天我的精进如下:

一、体能精力
习惯1、正念饮食:早餐晚餐吃的匆忙,午餐吃多了。需要以后注意。
习惯2、少食多餐:加小食2次,黄瓜、香蕉。
习惯3、小口慢喝水:喝水约1.8L。
习惯4、有意识地深呼吸:跑步时深呼吸
习惯5、不熬夜/早起:昨晚10点睡觉,今天5点20起床。
习惯6、每天运动:早上跑步3.8km,爬某地铁的台阶94级,这地铁挖的够深的。
习惯7、挺直脊柱的姿态:今天大部分时间通过
椅背调整坐姿。
习惯8、Break2-3次/天:上午做一遍八段锦,下午无。

二、情绪精力
习惯9、感恩/觉察日记:

习惯10、每天1个拥抱:拥抱家人


三、思维精力
习惯11、每日清单:今天全天会议,未做清单。
习惯12、番茄工作法:今天会议投入度还可以。会前会后,都利用间隙写笔记。
习惯13、手机隔离:吃饭没看,走路没看,娱乐没看。

四、精神精力
习惯14、正念5min。
习惯15、日行一善:捐步数。出于好心做了一件事,结果给别人添了麻烦。


         ”精力管理,系统升级自己的人生”
      
          阅读是鼓励,谢谢你点击“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