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预防心衰的最佳血压找到了!美研究建议:血压在这一范围最安全

 昵称63083482 2022-09-21 发布于湖北

心衰是心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因为心肌功能障碍,又或是心肌丢失,使得全身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和淤血,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全身乏力以及体液潴留等。

导致心衰的高风险因素有很多,包括冠状动脉硬化、肺气肿和心瓣膜疾病,还有内分泌疾病、高血压以及细菌毒素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心衰患者控制血压固然重要,但也不能把血压降得太低,以免增加死亡风险。

心衰患者收缩压小于110毫汞柱,死亡风险增加?

最近,阜外医院多名医生经过研究显示:因为心衰住院的患者,住院时收缩压比较低,一年内死亡风险较高;收缩压跟一年心衰再次住院呈J型曲线。

此研究纳入4564例心衰患者,分别来自于不同的52家医院,这些医院归属于20个不同的省级行政区,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1.8~78.8岁之间,女性占比率达到37.9%。他们住院时测量收缩压,平均收缩压在104.2~144.2毫汞柱之间。

得出来的结果是,一年内全因死亡率达到16.9%,由于心衰在入院率达到32.7%。考虑相关变量后,跟收缩压在130~139毫汞柱的患者对比,收缩压小于110毫汞柱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1%

心衰患者控制血压,120~129是最佳值?

研究表明,心衰患者把血压控制在120~129毫汞柱最佳,此研究结果来自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院。研究纳入4795例志愿者,平均年龄达到73岁,男性占比例达到48%,经过长达16个星期的随访调查。

研究团队分析志愿者的初始血压、用药情况、血压水平和心血管死亡、脑卒中和心肌梗死、心衰住院人数和肾病综合征之间的联系。得出来的结果显示,志愿者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在120~129毫汞柱时,心衰患者入院率和病死率达到最低

心衰患者该如何护理?

1、多休息

急性心衰或重症心衰患者应多卧床休息,随着心功能逐渐好转,再选择缓和的运动,例如做家务活或散步等。活动期间若每分钟心跳达到110下,感觉到心慌和气急等,还需立即停止且休息,防止心衰问题加剧。

2、坚持用药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定时定量用药,了解所用药物的毒副反应。服用药物后若有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看东西模糊和心跳异常等,还需立即就医,必要时需更改其他的药物。

家医君寄语

心衰患者除了控制血压外,还需多观察自己的脉搏、体重、尿量以及面色等,每天在同一个时间段测量体重,若一天内体重突然增加2kg以上,提示心衰病情加重。另外,心衰患者应戒烟戒酒,不能喝浓茶以及浓咖啡,保持心态平和,有充足睡眠,采取少量多餐原则,不可暴饮暴食;避免做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力衰竭问题。与此同时应定期复查,以便于及早发现异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