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的两首绝句,不着一个惜字,却句句都充满惜别之情

 新用户40828904 2022-09-22 发布于福建

送别是诗歌里常见的体裁,生活中聚少离多,人们时常感慨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分别时刻,浓浓的迷雾透着凄凉,依依的杨柳含着悲伤,忧郁的心情似乎可以凝成水滴,融入诗行、洒落足迹。

打开新浪新闻

李白送别亲朋时就曾感叹,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如此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如何不令人感到难舍难分。晚唐的一位才子为了生计,经常四处漂泊,与家人几乎很少在一起,所以心中也一直怀有愧疚之情。下面介绍李商隐的两首绝句,不着一个惜字,却句句都充满惜别之情。

打开新浪新闻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一)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谈起惜别的话题,读者马上就能想到很多优秀作品,除了李杜和元白,与义山经历相似的莫过于杜牧。樊川居士年轻时风流倜傥,留下了很多惜别之作,最著名的佳句就是“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商隐的这两首诗与杜牧名句的意境类似,也是抒写他与一位佳人分别时的感受。诗人在离亭驿站与她告别,咏叹折柳送别的风俗,表达难舍难分之情。

打开新浪新闻

生活就像一本百读不厌的图书,人生也如一幕跌宕起伏的话剧,总希望有情人可以终成眷属,可是老天爷却喜欢拆散恩爱的情侣。“暂凭尊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主人公借酒浇愁、派遣无聊和寂寞的心绪,却不舍佳人独自伤心,又安慰对方保重身体,本来已是眉愁腰细,如何再经得起损伤?作者先表达惆怅之感,又在次句采用反跌手法,看似稍微放松,其实更显沉郁。

打开新浪新闻

后两句承接前面,又令人惊诧,“人世死前唯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诗人似乎有些看破,他高声地说,人世间除了死亡,没有什么比得上离别更痛苦;春风也不因为爱惜柳枝,而不让离苦之人去攀折。义山以柳叶比喻弯弯的眉毛,又用柳条比喻纤细的腰肢,非常贴切形象。而一个“惜”字,与次句的“损”字相呼应,传达出浓浓的怜惜与珍爱之情。争拟,指为了惜别,不想爱惜柳条。作者将春风拟人化,又显得情真意切。

打开新浪新闻

离亭赋得折杨柳二首(其二)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第二首诗侧重于描写杨柳的情态,先展现其娇柔的风姿,“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茂密的柳条笼罩在烟雾中,万千枝条在日暮里拂走斜阳,更显得依依不舍。这柳条就像佳人的化身,歌哭缠绵、心在流泪,而婀娜的身姿随风飘摆,又像在无声地倾诉。“含烟惹雾”,更加朦胧地彰显出分别时的愁怨与凄楚。

打开新浪新闻

后两句更是如水银泻地,显得一气直下,“为报行人休折尽,半留相送半迎归。”为了告诉行人,不要因为忧伤而折尽枝条,柳条送走行人后,又欢迎来客。杨柳非常多情,不仅惜别离人,而且欢迎归客,让人更不忍心随便攀折柳枝。北宋的晏几道曾有“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虽然非常著名,却没有义山写得周祥,杨柳在人们送别、迎归时都要照顾到,可谓一往情深。

打开新浪新闻

纵览李商隐的这两首绝句,比喻生动,炼字考究,更抒写了惜别时的深情。第一首诗抒写惜柳之意,却是传达离别之情,弥漫了苦涩和忧伤,令人不忍卒读。第二首含蓄委婉,构思奇特,既有依依送别,又显深情盼归,富于变化,更是余味无穷。诗人虽然不提一个惜字,也没有嘱托和珍重的话语,却句句深情、字字惜别,更显构思精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