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吴砦】第002期:我的求学路

 文化吴砦 2022-09-22 发布于福建

打造文化吴砦  推广吴砦文化

文化吴砦
总第002期

王社军

求学之路

        年近花甲的我,偶尔想起当年的求学之路,让人难以忘怀……

        四十多年前的求学生涯深深的留在了我的脑海。记得 ,当时生活非常艰难,吃的是靠国家回销来的高梁、署片磨成的面。署片蒸着吃,春夏秋还可以,一到冬天又硬又冰确实难吃。当时要想吃小麦面比登天还难。缺吃少穿,就那样的环境,在本村上小学。我和同学的成绩都非常好。主要是王耀先老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的结果。

        小学毕业,正赶上老葡萄要建一所附中。我们这班同学都想到别的学校去上学!可人家不收,原因是老葡萄有附中。有谁愿意在一穷二白的学校上学呢!事于愿违,没办法只能来这里。全校就五位老师,李庆祥老师、吕东生老师、马怀生老师、王全州老师和魏处儿老师。

       当时没有教室,借用村里郭新仓家的私人住房做为临时学堂。上午上课、下午建校。挖填教室基础。当时还是生产队,跟队里借的架子车!就这么一铣一车推岀来的基础。因为我们都还小,现在想起来真的不容易啊!

       上初二哪年,已建起了一所教室。老师和同学就到潮湿的新教室里上课,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 ,有那位教师能来这里教书呢?在这里我要向敬爱的五位恩师深深的鞠上一躬!

       老师们!您辛苦了!两年初中算起,学习时间不到一年,若大一个操场就这么整出来了。使人痛心的是 ,这所附中跟着我们初中毕业,而又不复存在了!一道通知,撤了!唉!难道我这些同学的命运就这么不顺吗?

        后来  ,就到了吴砦上的高中。从黄龙到吴砦多日是步行,从毛家庄坐船过渭河,到阎西然后去吴砦。每星期的生活就是玉米面、高梁面馍。衬衣袖口里装一顿两顿的小麦面。就这也是全家人舍不得吃,为培养我而节俭下来的。让我一周改善哪么一两次生活……!

        现在想起来真想哭一场,别说吃上新鲜疏菜了,浆水便是唯一的付食啊!

        由于学习基础太差,勉强读完了高中。考学只能是我的妄想!最终,还是以回家务农而结束了我的读书生涯……

     正是:

儿时小学基础深,

政府有文建附中。

小学毕业黄龙村,

命运不济建校逢。

可怜两班初中生,

上午上课下午工。

教室设在农户家,

老师缺少派不下。

初中求学两年整,

操场教室已竣工。

初中毕业校不存,

人去楼空撤附中。

名为初中毕业生,

数理化学全不懂。

运气不佳实可恨,

亏师误生罪不轻。

我等同学高中混,

咱能跟上其它生。

虽是八O高中生,

百屁不懂回家中。

说起求学运不顺,

是否命运捉弄人。

忍气吞声把地种,

时不运转愿谁人。

难得同学建了群,

老来高兴比啥真。

高贵平贱皆是空,

知足常乐活开心。

珍惜身边每一人,

顺其自然莫比评。

另一首:

农村老人难

王社军

世人都说老了难,

农村老人好可怜。

年老没有退休金,

力所能及耕田园。

在外打工没人用,

勉强地里打转转。

农家杂活干不完,

照看孙孙受熬煎。

不像城里老年人。

精致鸟笼提手中,

牵只宠物溜开心。

农村那有这福份,

人过六十身似弓。

改革开放虽说好,

男男女女城里跑。

留下爷奶守家中,

责任更比务农重。

饮食起居要周到,

尤其安全更重要。

跟小要钱眼干瞪,

家里到底啥费用。

回到家里使不动,

大小活儿从不问。

轻说重劝不顶用,

转眼说那值几文。

虽然花费不算高,

一年几万少不了。

吃喝拉撒电费交,

种子化肥农药要。

老少感冒难预料,

人情应酬得做到。

乱七八糟要钞票,

跟小讨要事不妙。

轻者说说还罢了,

重者开腔狂咆哮。

类似现象很普遍,

生活越好人越懒。

不如人老自已拚,

花多花少心里明,

但求老天风雨顺,

眷顾农村老龄人。

作者简介

王社军


王社军,三岔镇黄龙人,生于一九六三年十月,在家务农,八O年高中毕业。爱好文学写作。

【文化吴砦】第001期:快板书《夸天水》

吴砦中学高八零、八一级的部分同窗好友聚会,欢聚三岔古城。

古城吴砦即将发生的三件大事,第一件大家都知道,第二件部分人知道,第三件鲜为人知。

2018(戊戌)年吴砦古城隍庙文化节精彩连连(图+视频)

吴砦人自创秦腔剧本《吴砦抗金》

关于《吴砦古城杂谈》举行首发式的通知

天水市牡丹书画院吴砦分院与东岔分院举行书画联谊活动

【诗歌】我已花甲/王宏

又是一年花椒红,想起摘椒就头疼,然而只要椒价好,风吹日晒又如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