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汇昆:学生的一份失分报告

 江一写作课 2022-09-22 发布于河北

学生的一份失分报告

文/金汇昆

“怎么,四个诗歌理解选择题你都错了?”在小王问完第三首诗歌时,我平静地问她。

“对啊,老师,但我没有问第三首诗,因为我觉得那个不应该错。”小王笑着说。

“那还有没有你觉得不应该错的?”我又问道。

“有,总是能排除两个选项,在另外连个选项之间徘徊,而恰好选出的答案是错误的。”她又笑着说。

“那你就珍惜你犯过的错误吧,牢牢记住它们。错误也不是无限的,等错误到了极限,它就会往回返。错误的反面就是正确。”我笑着嘱咐她,暗暗夸赞她的心态很好。不过,我说的也有道理,让她珍惜犯过的错误是让她整理、保存错误点,错误点就是考点,考点记清楚了就可以迁移运用到其他方面,这样以后就不容易出错了。

但,关键是珍惜、整理、保存犯过的错误。

学生在作业中犯过的错误也很有价值,要正视这些错误,说破无毒,要大胆地总结出自己所犯的错误。比如小许同学在《与师书》中这样写道:“也有让我烦恼的地方,这一阵子我觉得自己有点儿浮躁,不是情绪上的浮躁,而是学习、做题上的浮躁。不只是是语文这一科,其他科也是,做题做的很快,但一对答案就是不理想。结果呢,我需要重新思考这些题,却发现大多数都是粗心大意,甚至是看错题,很少是知识性的错误,我也老是想改,但效果并不好。这回周考就有很多因此而失利的地方。”这算是一个失分报告。

对于诗歌学习的问题,小樊同学这样写道:“在诗歌学习中发现了以下问题:第一,对题目把握不准确,答案难以精准命中得分点;第二,答案过于冗长,过度分析,不分点作答;第三,诗歌中个别字翻译不准确,对把握诗歌情感造成困难;第四,共情后难以将情感准确地用文字表述出来,词汇贫乏;第五,对于不同诗人的大体诗风没有概念,难以通过对诗人的了解来整体或大体把握诗歌的情感。”

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小樊同学又写道:“针对以上问题,解决方法如下:第一,勾画题目中的关键词,看清题目要求和所针对对象再作答;第二,培养分点作答的习惯,多阅读标准答案,把握好对诗歌分析的角度、深度;第三,日常多积累文言字词,尤其是诗歌中常出现的且没有注释的字词;第四,多阅读标准答案,学习并积累答题术语;第五,日常多进行相关积累,多关注常见诗人以及所处时代,对不同时代的背景多加了解。”

和小许同学不同的是,小樊同学的失分报告写得更贴近学科,更详细一些。虽然这些东西都要让我看一下,但受益最大的还是同学们。

“你们写一写自己的问题,这是很好的,因为在无形中,你们就会往你们所出现的问题那边倾斜。”那天我跟小李同学说道,她很信服地点点头。

榷山

壬寅桂月(09.22)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金汇昆,笔名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现为河北衡水中学教师,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生命的启蒙不断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