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支付,是有行权条件的。 条件分两类: 1.服务期限条件 2.业绩条件 别误会,这里不是2选1的意思,而是both。 绝大部分股份支付都要求高管既要提供X年的服务,又要做出目标的业绩。 既要你的忠诚,还要你的产出,合起来就是高质量的忠诚。 既要还要,咋不上天呢? 其中业绩条件又分为两类: 1.市场条件 2.非市场条件 再一次别误会,大部分情况下,这里也不是2选1,而是再一次的both。 所谓市场条件就是要求公司X年后股价达到XX元; 所谓非市场条件主要和利润相关,比如要求X年后利润达到多少,净资产收益率达到多少blablabla。 有炒股经验的老铁一定秒懂,市场条件主要看天意,非市场条件主要看人为。 如果说利润操纵的难度是10,那股价的操纵难度就是100。 毕竟股市已经用翻来覆去坐山车一般的股价教育我们很多次了。 教材十分应景地编了一道让人十分痛心的例题,告诉我们股市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20×7年1月,为奖励并激励高管,上市公司A公司与其管理层成员签署股份支付协议,规定如果管理层成员在其后3年中都在公司中任职服务,并且公司股价每年均提高10%以上,管理层成员即可以低于市价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A公司以期权定价模型估计授予的此项期权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为6 000 000元。 在授予日,A公司估计3年内管理层离职的比例为10%;第二年年末,A公司调整其估计离职率为5%;到第三年年末,公司实际离职率为6%。 在第一年中,公司股价提高了10.5%,第二年提高了11%,第三年提高了6%。 这个题还算比较善意,高管拿钱的条件并不那么多,只有两个: 1.服务期限条件:服务满3年 2.业绩条件:只有市场条件(股价每年增长10%),没有非市场条件的要求 不过,我觉得高管可能更希望业绩条件是非市场条件。 第一年公司股价提高了10.5%,行权有望: 借:管理费用 180万(600*90%*1/3)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0万 第二年公司股价提高了11%,行权有望: 借:管理费用 200万(600*95%*2/3-18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万 第三年公司股价提高了6%....... 此处应该是一片沉默。 前面付出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根本无法行权。 然而,会计还是要做账: 借:管理费用 184万(600*94%-180-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4万 玩我呢? 都不能行权了,公司一毛钱股份都不用发,还确认什么费用?! 先说结论: 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是否满足在入费用时是区别看待的: 非市场条件影响的是股票期权行权的数量,所以如果非市场条件不满足,高管无法行权,也就是行权数量变为0,就需要冲回之前计提的费用; 市场条件影响的是股票期权的价格(公允价值),而价格只认授予日的,之后根本不会调整,所以即使市场条件没满足,费用照计不误。 凭什么?两个点: 1.在确定授予日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时已经考虑了市场条件无法被满足的可能(也就是股价无法在X年后达到XX元的可能),后续计提费用时不用再重复考虑了。 2.高管虽然没有完成股价目标,但仍然付出了3年的忠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个费用表示对高管苦劳的认可。 当然,别误会,只是认可,不代表给钱给股份。 有老铁问了,那不能行权的话,这些计提的费用和资本公积怎么办呢? 费用还是那个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直接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权当捐给公司老股东了。 |
|
来自: 徐甘木financ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