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2篇文章讲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划分依据: 那问题来了,如果被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负债,那后续该如何计量呢? 有老铁说了,那还不简单,就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样,随波逐流,公允价值变高/变低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可。 话是没错,适用于90%的情况。 比如大聪明公司发行了1000万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发行时的市场利率是5%: 借:银行存款 1000万 贷:交易性金融负债 1000万 时过境迁,市场利率上涨到6%。 当时买大聪明公司债券的投资者们坐不住了,买其他家债券可以有6%的收益,而自己手里的就只有5%的收益,部分人开始抛售,大聪明公司发行的债券价格下降到900万。 于是: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 100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万 有老铁可能有疑惑,账面价值下降了100万,为什么是产生100万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有这种疑问的老铁就是搞混了资产和负债。 对于资产来说,账面价值下降是坏事,因为日后想出售的话,收到的钱会变少; 对于负债来说,账面价值下降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发行人背负的债务降低了,回购债券时需要付出的成本降低了。 所以,当大聪明公司发行的交易性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下降100万时,对应的是100万的收益。 然而,还有10%的例外。 各位老铁可以设想一种新的情况, 大聪明公司发行了1000万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然后大聪明公司的老板大聪明觉得自己有钱了,可以浪了,可以会所嫩模了,开始疯狂扩张,被人忽悠收购了一堆垃圾公司。 结果鸡飞蛋打,账上的资金几乎被掏空,大幅亏损,老板都要上失信人名单了,更别提还债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二级市场对于这些信息也非常敏感,大聪明公司的信用评级被大幅下调,投资人开始疯狂抛售,踩踏出货,很快,原本1000万的交易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跌到了100万。 这不是腰斩,而是直接膝盖斩了。 如果还是按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话,大家会看到神奇的一幕: 借:交易性金融负债 900万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00万 也就是说,大聪明公司自身的财务状况恶化后,发行的债券还产生了900万的巨额收益,还赚钱了。 也就是说,把公司搞得越烂越赚钱?? 一群快要破产的老板仿佛看到了致富秘诀! 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显然不能被认可。于是,会计准则打上了一个补丁: 交易性金融负债,因企业自身信用风险提升引起的公允价值下降的部分,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永世不能翻身,生是其他综合收益的人,死是其他综合收益的鬼,永远不能重分类进损益。 |
|
来自: 徐甘木financ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