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伏的习俗

 逸闲堂 2022-09-22 发布于北京

二伏的习俗

      明儿就是二伏的头天,十天结束,进入三伏。至于来历,在头伏时,所发小文已经聊过了,今儿咱只说习俗。

炸酱面

       说到习俗,自然就是这二伏面了。伏天为嘛偏有这吃面的习俗呢?说起来话长了,这一习俗的形成,至少从三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据古籍《魏氏春秋》上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说的是,人们认为何晏肌肤洁白是涂粉掩饰的,敢情是自然的,是伏日食汤饼的缘故。这“汤饼”说白了就是热汤面,这也仅是从记载来解释,到底吃热汤面能不能美白,咱不较真儿啊!

打卤面

       除了美白,还能“辟恶”。您听着新鲜吧,我也纳闷呢!不过这说法,咱也有依据啊!说南朝时,梁宗懔著《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这是什么意思呢?

       过去讲,五月是恶月,六月和五月挨边儿呀,所以得“辟恶”,吃面就辟恶了。您兴许说这是迷信,其实我也是这样认为。不过据《礼记·月令》上记述,“五月为阳气最盛之月,同时,阳到极处必转阴,阴气也于此月开始滋生。阴阳交侵,易致毒虫出没,瘟疫流行,于人于物均有害”。这一看是不是也有道理,您说呢?

热汤面

       再按《易经》上的说法,五月初五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阴恶从五而生,恰逢这个时侯,也是五毒活跃的当口儿,您知道这五毒吗?蜈蚣、蝎子、壁虎、蜘蛛、毒蛇啊!这时节人也最容易得病,所以这五日,就为恶日,自然这五月就是“恶月”了,再自然就有了避邪除恶的说法了。

       这么听着,还算顺理成章吧!嘚,咱接着说吃面的事儿。

       这二伏天吃面,特别是热汤面,一碗下肚,您要是不出一身的汗,那才怪呢,而发汗正可以驱寒去病。您看我要是这么一说,您是不是也觉得,这六月天食汤饼还是有点科学道理的。

花椒油面

       聊了二伏为嘛吃面的事,咱再说说这面条的事儿!

       面条可是有好多种做法,咱们常吃的有汤面,像鸡蛋西红柿面、红烧牛肉面、酱油汆面等,太多了!这都是带汤一起吃的。还有捞面,这是把面条煮熟沥干后,加上调料、菜码,再来点醋、青蒜物的,这么一拌,倍儿地道!像凉面、炸酱面等,如果要是来碗过水面,把面条在凉水里过上两回,拌上面码,浇上芝麻酱,外面就是骄阳似火,这面进到嘴里,就甭提多痛快了!不仅刺激食欲,还“败心火”呢,面条一下肚,就一个字,爽!

芝麻酱面

       除此之外,还有炒面、焖面等做法。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这到真应了老话了,药补不如食补!

       嘚,二伏面咱就就聊到了,我倒是喜欢吃面,百吃不厌啊,不过这头伏的饺子还没人请呢,您瞧这人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