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过年这点事儿(21)

 逸闲堂 2022-09-22 发布于北京

聊聊过年这点事儿(21)

      今儿是大年十三,民间俗称是“灯头生日”,在传统民俗节日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民间也是有不少的民俗活动。

      上灯日。这主要流传在客家族,民俗文化倍儿独特。每年正月十五前后,凡宗族中有“添丁”的,当然必须得是生男孩啊,都必须在祖祠上厅、祖宗灵位牌前挂上一盏新灯笼,谐音“新丁”,以此向祖宗传达喜讯。搁过去,特别是有些地区,都普遍盛行多子多福的观念,男子多、劳动力就多,“有丁就有财”啊!

      这上灯习俗,也叫“挂灯”和“吊灯”。它融合了民族信仰、民俗、礼仪等多方面的元素,在我国赣南、闽西、粤东一带都是广泛盛行,就是现在也有流传。它不仅是制灯工艺的比拼,更是极具观赏和艺术价值,是祭祖的活动一个形式,表达了人们崇宗敬祖、慎宗追远的思想。

        大户家庭有祠堂的,一般在祠堂与祭祖一起举行,普通百姓那就得上庵庙里去上等。过去无论是哪个民族或地区,都对血脉传承十分看重,家庭添了男丁,要在家族祠堂中祭拜祖神,感念祖先,祈福新丁。上灯后,新丁的名字被记载入谱,正式成为宗族的一部分,从此也就有了名份,但新添女婴则是被排除在外的。当然,现在另当别论了,社会进步了,一些文化发达的宗族也让新生女婴在祠堂上灯,将女婴的名字记入族谱,这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点灶灯。民间在今天,要在厨灶下面点灯,称为“点灶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才制好的灯,所以也才有了“灯头”之说。这风俗始于南宋,咱也是有据可查。

          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到正月十八落灯。民间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到了明末清初,城中包壮行家做出的彩灯闻名远近,称为“包灯”。这天,乡下尚有出嫁女请娘之俗。傍晚,农家有煨百虫、放烧火、爆白花之举。人们还要请坑三姑和灰堆婆婆解答疑难问题。到了解放后,这城市元宵活动基本就以灯会为主了。

       “滚龙灯”,繁昌荻港镇春节玩滚龙的习俗已传承了一百多年,一般为期四天。每年正月十三日为试灯,十四日为起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圆灯。试灯这天傍晚,六条老龙和多条滚龙首次上街。龙灯上下穿行,四处盘旋飞舞。街道两侧,家家悬灯,各家各户焚香放炮。接着,滚龙、花蓝、故事灯、走马灯、鱼灯、狮子灯、兔子灯、蝴蝶灯、金瓜灯都上了街。这时路上各色龙灯川流不息,各样彩灯闪烁辉煌,一直要闹到三更以后,方才收灯,次日再接着玩灯,直到十六日圆灯。

       扎彩灯。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老北京的年禧歌谣有“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这也就是说,正月十三日这天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就开始扎彩灯啦!

         吃汤圆。这事大家熟悉,全国各地一般都有这习俗,北方一般是元宵。真正好吃的汤圆那得说是扬州,有道是:“上灯圆子落灯面,正月十五过小年。”这是扬州人的习俗。正月十三晚上全家吃汤圆,寓意“圆圆满满”。其实孩子们的心早已飞向大街,三扒两咽,把碗一推,就一溜烟地三五成群地急着跑到街上去看花灯了。

      祭祀关公。咱们国家部分地区有这习俗,每年正月十三这天,要祭祀关公。而祭祀关公的贡品叫“添碟子”,您听着新鲜吧?其实就是把一粒粒饱满的大黄豆,给排成一溜溜的屋檐,各种彩色的豆子、瓜子、桃仁被用竹棍嵌接起来,一层层码在由几个碟子摞起的造型上,最后形成了一座座精巧的亭台楼阁,这就是现在西安长安区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品“添碟子”。

       做“圣虫”。正月十三,在山东即墨农村有制作“圣虫”的习俗,这一天,村里的妇女们三五家凑在一起,一起和面、裁剪、雕刻、蒸煮,继续忙着春节的尾声这点事儿,以迎接元宵节,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圣虫”便在这些扛得锄头摸得铁锨的巧手下巧夺天工。

       祭海。农历正月十三,相传这一天是海龙王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渔民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海活动,祈盼全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按照传统习俗,这天供桌上摆好祭品,有猪头、鲤鱼、大馒头等。供桌前,人们焚香化纸,纷纷朝向大海行叩拜礼,震耳的鞭炮声响彻天地,璀璨的烟花更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同时还要放海灯。民间传说这天是海神娘娘生日,渔民和村民沿袭着传统习俗,把制作精美和写满祝福的船灯放入大海,祈求一帆风顺幸福平安。

          正月十三这天习俗不少,各种各样的,说法也多了,咱只是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说说,其实这一天最突出的习俗特点,那都是围绕灯来说的。

          习俗说了不少,还有禁忌呢!

         正月十三,也被看作是一年中最不吉祥的“禁忌日”。在传统习俗的这一天,人们不走亲戚,也不外出,也没有婚丧嫁娶,更不能动土、搬迁。总之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占农历十三这一天,人们就得呆在家里,农村人自由啊,也讲究,就更是不下地干活了,担心遇到不测。

这正月十三,忌做活,忌出行,到底为什么呢?您别说,还真有出处。

      有种说法是说,从正月十三日始,以后每月提前两天为百事禁忌日,也称“杨公忌日”,或“杨公十三忌”。世传这是唐代一个叫杨筠松的风水宗师定的。这位杨筠松,乃是中国四大堪与明师之一。其一生用堪与之术为无数贫民百姓造葬作福,深得民心,人们尊称他为杨救贫。但有恶人、歹徒和政客要挟杨公点吉祥地,他从来不从,故一生遭十三次被害,因其救人无数,吉人天相,善德必昌,福德深厚,故总有惊无险。后来其三千弟子变把那十三次受害的日子定为“杨公忌日”。

        关于“杨公忌日”的传说,我查了查资料,还真有不少的说法,归结一下,我觉得认可度比较高的除了上面所说,应该还有两个说法:

        其一传说,古时有杨姓老人,人们尊称他为“杨公”。他有十三个儿子,且家境宽裕,按现在说是人财两旺呗。日常这爷也是倍儿狂,做事粗莽,口无遮拦。一日,他跟人放狂话说:“我有十三个儿子,就算是每月死一个,一年还能剩下一个呢!”

      您想啊,这灶王爷是干什么的?再说了,这地面的神仙是无处不在啊,杨公这番狂言,偏巧被一位到人间巡查的神仙听了,随即报告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当即勃然大怒,人间竟敢有如此肆无忌惮,口出狂言之人,实在气愤。传令下去,让阎王爷每月收杨家一个儿子,可巧当年是润七月,一年下来,这杨公死光了所有儿子。从此,人们就把正月十三等这些日子,看做是很不吉利的日子,也就有了“杨公忌”之说。

      其二传说,宋太宗赵光义中了辽国计策,前赴北国会谈,杨家将在杨继业的率领下,七郎八虎闯幽州,前往保驾北征,行兵到两狼山前,遇到了埋伏,兵败金沙滩。大郎替了宋王死、二郎短寿一命亡、三郎马踏肉泥浆、四郎流落在番邦、五郎出家当和尚、七郎乱箭一命亡、李陵碑前碰死了杨老令公,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杨六郎。杨家将兵败这一天,恰是正月十三日。后来,人们为了祭奠保国忠良,就把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日”,也有叫“杨公祭”的,意思就是说,这天是一门英烈杨家将、保国忠良“杨令公”英勇就义的祭奠之日。

        我所以认可这两种说法,一是这两个传说倒是挺有现实意义,至少告诫人们从大了说,得热爱祖国,面对外敌得有铮铮铁骨勇气;从小了说,那得是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甭净整那没用的,到头来还不是害己。

         您说呢?是不是这理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