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树一花一念长安

 新用户10656616 2022-09-22 发布于新疆

一地一城的历史一久,连对草木的记忆都深入到了时间的深处,无法探究其落地生发的脉络缘由,就比如西安城。


七月,入西安的第二天清晨,在唐延路上行走,曲径之上,满是细碎浅色青白的花朵,抬头就恍然,路边一列列绵延的高树,正是西安的市树国槐,而此时,正是槐花盛放季的末尾。

槐植于西安城的历史无从考证,但起码从现如今照样存活于小雁塔的那七棵古槐年岁可见一斑。七棵古槐,最年轻的一千岁,最年长的一千三百岁,而大唐立朝至今,也就一千四百年。从这一概念推断,最起码从唐起,槐树就已经遍植于长安城的大街小巷。甚至就连清慈禧,西逃驻留西安之时,都不忘在大慈恩寺门口,种植两株槐树。

为什么是槐呢?

网上看到有人说,槐树一身都是宝,槐花蜜是关中最早的蜜糖类来源之一,槐花可食用,槐树皮,槐树叶,槐树花,槐树果,都可入药,因此得长安青睐。

但我更愿意相信,在大唐那个时代,上上下下自发选择一种树木做一座都城的代表之一,一定是源于另一种考虑,那就是槐的寓意:吉祥富贵,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在当年全世界最繁荣的城市中,没有什么比这个寓意更能体现长安的内涵。

当然,只有槐,还是不足以表现长安的尊贵的,但加上梧桐,就达到了完整。因为梧桐所代表的祥瑞,没有任何一种植株可以代替。世界之城,帝王之都,用梧桐和槐来修饰,完美而当之无愧。

那梧桐在长安起于何时呢?

同样不可考,但以我的理解,梧桐在长安落地生根,也不一定晚于槐。有零星资料表示,长安的梧桐,应为鸠摩罗什从遥远的印度带来。在大唐立朝两百年前,鸠摩罗什就已经在长安草堂寺留驻十二年至去世。至于怎么解释鸠摩罗什,我的能力达不到。

相传鸠摩罗什进入长安草堂寺歇足时,倒出芒鞋中的泥土,土中从此长出一棵树来,被人称为净土树,也即为今天的梧桐。而这一棵草堂寺中的净土树,据确切记载,一直生长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

对于专家来说,这样的说法过于神幻儿戏,正确一点的应该说长安梧桐始于晋。但我还是偏执于相信梧桐和鸠摩罗什的缘分。


于鸠摩罗什来说,梧桐代表净土,气韵独具。于中国传统来说,梧桐代表祥瑞,所谓凤栖梧桐。但于长安来说,梧桐代表气度,代表可以包容四海的胸怀,代表让所有的远方向往的远方。

无数的人来,无数的人走。在千年前的长安,所有的送别,都用一支柳枝来表达心情。因此,梧桐和槐之后,柳,就成了长安能给离别的人最柔软和最深切的惦记与抚慰。

只有长安柳可以。

只有离别长安可以。

除长安以外,所有的柳就只是柳,所有的送别就只是送别。

就因为长安,长安的柳就自带了情感和情怀。

梧桐,槐,柳,少了任何一样,长安就有了缺失。

如今西安了,三树还在,就意味着长安的魂魄照样保留。毕竟,在现在任何一个城市里,都有这三种树的身影,但只有在西安,三种树不分主次,不可替代,不可改变,在城市的古老和现代交错中,浑然天成。

谁是谁的历史?谁是谁的证明?长安和长安的这些树注定是不会回答的,我们也没法回答,因为在这样的历史中,我们都只是过客。

踩着唐延路也叫长安城遗址公园的一路落花前行,手边,是隋唐长安城和平坊遗址标识,再往前,是永和坊标识,再往前,是常安坊标识。回一下头就很恍惚,一千余年前,这里是不是也有这么多的槐树?这个季节是不是也有像我这样的人,从这些落花中走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