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吗

 施训洋 2022-09-22 发布于安徽

眼见着一周即将结束,孩子们似乎开始意识到初中学习的紧张。的确,课程增加是摆在面前不争的事实。

我在开学后不久在班级图书角放了一个本子,留给孩子们吐槽,命名为“心里话留言本”。

三周了,本子上留了不少,都是很幽默的语言。过于真实的才是难得,毕竟他们还是停留在小学思维。

“老师,能不能少点作业。”其实,作业多吗?我看,一点也不多,只是孩子们不能合理地安排时间而已。

“老师,我想当班长。”这,很好啊。虽然上周没有兑现“竞选班长”的承诺,只是将时间向后推移了而已,有能力就上。

孩子们的真心话,让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讲台上的几盆绿植真心养眼,我在课堂上表扬了几句。孩子们一下子情绪高涨,开心起来,说是天天按时浇水。我顺势告诉他们,学习也应如此,只要用心就能成功。

课间,孩子们还是有点吵,喜欢相互打闹。计划好的课前一首诗亦或是一首词还是没能搞起来,不过调整了一下就是课前读对应课程的知识点。

设想好的事,也不是一定能推,推行的也不一定会见效。这,都是正常的。但凡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就应该坚持,反之就要调整。

数学教学推进有点快,其实也不快,毕竟课时在哪。很多家长添加了我私信,我都接受了。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鞭策和信任。有如我自己,我两个孩子的老师都是我微信好友,我对他们的敬业精神无比崇敬。

有家长对孩子出现的困难感到焦虑,总问我可有什么好办法?其实,一开始就是适应,适应老师。初中数学有别于小学,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而是模型建构、思想方法、解题策略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有人说,老师应该主动适应学生。这点,我是不大赞同的,说句真话,无法做到。一个班四、五十人,老师不可能用四、五十种方式来组织教学以适应所有人。那么,就只能是孩子适应老师。

当然,程序化的教学是一致的,关键在于知识点呈现的过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对相关法则的理解。当然,单纯理解还不行,会用才是关键。

例如:数轴上点A表示-4,点B到点A的距离为5,求点B表示的数。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理解在数轴在到某点距离为a(a>0)的点分左右,即能解决。再利用左减右加的思想,答案就出来了。-4+5=1,-4-5=-9。

孩子们会的人真不少,但算错的人也不少,会出现-4-5=9。那个负号就这样消失了,让人莫名其妙。

有些计算,总停在小学思维,一步一步按顺序,殊不知这样反而容易出错。如:-3ⅹ(-4)ⅹ(-5)÷2,先定符号,再将绝对值乘除即可。

但,这些都是老师的思维,换作我在学生时也不能做到。这样一想就正常了,学生有学生的思维。

中午,儿子很认真地书写拼音,边写边问我好不好看。这也用问,当然好看,不过,这是真的。他在写时,先是认真仔细地看那书上的示范。确实,比以往好看多了。

数学作业本上得了一个“优”,很是高兴,把本子举得老高。

连着一个多小时,他都沉浸在喜悦当中。破天荒地没有要我陪他玩,而是写字、读书。很长的课文,也能熟背。比我小时优秀多了。

我真心希望小家伙能一天更比一天好。这几周变化是明显的,从不愿写字到主动写字,从吵着玩到静下心来读书。这些变化,得益于学校教育,得益于班主任何老师和数学张老师的用心。

教育的本源是启智,而后便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是一切努力的根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