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格拉底的哲学智慧

 哲寓图书馆 2022-09-23 发布于广东

──摘自梁缺《天人互泰》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雅典)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古希腊思想文化的开山鼻祖之一,他与其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他善口头辩论而不事笔耕,其言论及思想均是由他的学生记录下来的。苏格拉底一生为追求真理、捍卫真理,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其智慧之光,照亮了雅典、照亮了希腊、照亮了欧洲、照亮了世界,实现了“灵魂不朽”。

 苏格拉底自幼刻苦勤奋,才华出众,富于想象,善于雄辩,其思维方式独辟蹊径。据载:一天,他与柏拉图等弟子出游,当走到某市场时,他突然拉住一个中年男子的手,说:“劳驾!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特向你请教:大家都说要做有道德的人,但什么是有道德呢?”男子回答说:“做人要忠诚老实,不能欺骗人,这是大家公认的道德行为。”苏问:“你说道德就是不骗人,但当与敌人交战时,我方将领为了取胜,总是施用骗人的诡计,你能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男子答:“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了。”苏问:“在和敌人作战时,若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危难,士气低落。将领为了鼓舞士气,于是欺骗战士说,我们的援军快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吧!结果,士气大振,最后突围成功。将领这样欺骗自己的士兵也是不道德的吗?”男子答:“那是战争中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不能骗人啊!”苏又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这样的情况,父亲拿药给生病的小孩服用时,小孩不愿意吃。于是,父亲骗小孩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好吃的东西。你能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男子只好承认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苏接着再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么,什么是道德,不能只用是否骗人来说明问题。究竟用什么才能说明呢?还请你告诉我吧!”男子在苏的再三追问下,只好回答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苏听后十分高兴地说:“你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告诉了我关于道德本身的知识。从此,使我懂得了一个长期弄不清的问题。”这种“诘问式”的哲学辩论方法,是苏格拉底一生最擅长运用的。它的表现情形归结为:一方面,自己在对问题不解或未知时,不耻下问,体现自己每事必问的谦逊品格,使自己从中受益;另一方面,自己在对问题已知的情况下,通过与对方的互动思辨,对他人是一次智慧启迪的深刻过程。因此,它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又启发了他人,使自己和他人达到了“无知而知”的目的,这实质是一种最早的辩证法形式。苏格拉底曾说:“我的母亲是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经典名言,它被永久镌刻于古希腊德尔斐神殿中。这句话的“自己”,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指人类这个群族的自身,二是指每个人的自身。认识你自己,意味着要研究人类历史,探讨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等关系,从而真正认识自己的灵魂。他的逻辑思维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灵魂,人的一切行动由灵魂主宰,而“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与精神,现于外就是“德性”。人如果认识了自己,就知道该怎样正确生活、怎样正确取舍,这一实践行为就是德行。他说:“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他强调,人应当要有正义、善良、诚实、勇敢、节制等美德,对事物做出善的选择,这种理性选择才是对事物本质合目的性的选择,也就是把握了事物的善。他要求人们从反思自己中寻找自身内在原则与自然本原的相合点,再进一步认识外部世界,明确自己在世界中存在的意义。因此,他常常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对方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中揭露矛盾,从而帮助对方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和审视自己,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最期望的是什么?最反对的又是什么?最终达到认识真理的目的。他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此外,苏格拉底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只有最高存在的本体──神,才是智慧的,即是善,将“无知”视为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他以自己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他与人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被誉为“西方的孔子”,是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学说的奠基人,其思想学说是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在他之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从他以后,希腊的哲学研究开启了“心灵转向”的新时代,从注重于对自然的研究转向到注重于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在他的灵魂学说中,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区别的精神实体,使物质与精神的两分化更为明朗。鉴于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命运的关爱,他强烈主张:哲学应当要以研究人类自己为主,即要着重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正义与非正义、道德与非道德、善良与邪恶、诚实与虚伪、勇敢与怯懦等问题。

 苏格拉底出身清贫,生活俭朴,从不顾自己生活的艰苦,只致力于教育事业。他说:“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当我们的需要越少,我们就越接近上帝。”在传道解惑的生涯中,他教无定所,做到有教无类,既不在乎物质报酬,也不专门设馆授课。当时,他被认为是最有智慧之人,社会各阶层家庭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的住所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他大部分时间是室外教育,如选择在市场、运动场、街头巷尾等公共场所,与各方人士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尤以讨论战争、政治、友谊、幸福、知识、真理、美德等问题为主。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论,开创了“伦理哲学”教育的新领域,其思想成就对世界哲学史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