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水寒老师经典碑帖分享----宋代郭忠恕篆书《黄帝阴符经(三体版)》

 朝歌淇水悠悠 2022-09-23 发布于河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各位老师、各位书友大家晚上好,今晚咱们继续分享古帖,大家有空一起学习。宋代初期,小篆是篆书的大宗。受唐以及五代影响,篆书家创作多以小篆为主,创作多取法李斯、李阳冰,特别是李阳冰的玉箸篆,在五代末宋初受到衆书家的推崇,以至于李氏小篆成为当时的标准,衆人纷纷效仿。






图片






北代篆书的发展一度还是非常不错的,踊现出释梦英、徐铉、徐错、郭忠恕等篆书高手。宋代篆书的特点是法从唐篆,尤其是唐代李阳冰的篆书,宋代释梦英和郭忠恕学李阳冰,用功极深,其篆法与李阳冰一般无二。这一点在陶毅在其所著《梦英篆书千字文碑序》中有记载:史籀没而蔡邕作,阳冰死而梦英生。可以看出,宋代的这些擅篆的书家,艺术水平还是非常不错的。






图片






而且宋代的一些有影响力的书法家,比如黄庭坚等人,对篆书是非常重视的,黄庭坚认为书者必习篆,不擅篆者,其它书体也难写好。黄庭坚曾说:今士大夫不知(篆籀)十室而九夫,不学篆籀书,真行草都难工,今世书家,都不究其理。宋代的篆书家们对唐代篆书有了很好的传承,但他们却未能再向前迈一步,导致宋代篆书的发展繁荣只是昙花一现,在篆书的艺术发展上未能有所贡献。






图片






所以宋代篆书发展是非常可惜的。那些宋代的擅篆者们,在篆法研习上只停留在对唐人篆书的简单模仿上,未能取法溯源,上追秦汉。所以宋代篆书只能在唐人篆书的传统下蛰伏,未能有所发展。宋人书法多追求意味的表达,讲究诗书情韵,所谓宋人尚意。宋代文人书者这种随性率真的特点也影响了他们在书法艺术的表现。宋代篆书之所以受限于唐人篆,未能在唐人的基础上再向前走一步,原因就是宋代的文人书者们对篆书这种书体的看法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这周咱们继续分享宋代郭忠恕篆书《黄帝阴符经(三体版》。






图片






拓本是石刻最有生命力的衍生物。它为石刻复制与传播提供了巨大方便。从玩赏角度来看,拓本有石刻所没有的诸多便利,便于张挂、卷舒、收藏、携带、交易,几乎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展开、摩挲、把玩、研读,甚至撰写题跋。但是,石刻也有拓本所不可能具有的身份和意义。石刻作为拓本所从出的母体,具有原始性和惟一性,它与它所处的空间环境相互配合,突显位置意义与景观价值。当然,石刻和拓本都可以作为商品,也都可以作为礼品,还都可以当作艺术品。这就是三体阴符经拓本。原石在西安碑林。






图片






郭忠恕《三体阴符经》,大宋乾德四年(九六六)四月三十日刻于《隆阐法师碑》碑阴。碑高一百四十四厘米,宽八十七厘米,碑现藏于西安碑林。此碑大字为小篆,小字为古文(古篆)、八分书(隶书),共三种书体书字。






图片






宋代书法在尚意书风的旗帜下,在艺术上独树一帜,成绩斐然,名家辈出。宋代最著名的书法家就是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的主要成就在行书和草书。在我们关注宋代书法时,也不能忘记篆书,宋代的篆书承前启后,曾在篆书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宋代篆书的主要成就在小篆,其中如今在西安碑林的北宋郭忠恕书《三体阴符经》便是宋人小篆中的名碑。






图片






徐铉在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他带领书坛同仁一并继承李斯、李阳冰之法。他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书风与时代风尚。他在追求『二李』古法用笔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同时代的郭忠和释梦英也继承了李阳冰的古法用笔。《郭忠恕致梦英书》中言:『共得阳冰笔法,同传史籀书踪。』释梦英在《目録偏旁字源碑》碑文《梦英自序》中言:『自阳冰之后,篆书之法世绝人工,唯汾阳郭忠恕共余继李监之美。』另《宋史郭忠》称郭忠恕『尤工篆籀』。清刘熙载《艺概书概》:『忠恕以篆古之笔益为分隶,独成高致。』从以上记载可知郭忠恕在北宋初期的影响及其地位。






图片






郭忠恕存世作品极少,《三体阴符经》是其代表作。此碑用笔古朴圆通,安详典雅,含蓄劲挺。在继承李阳冰的用笔之外,结构更加舒展,笔势方向清晰可。空间流动、腾挪及其整体感,兼融玉箸篆和古文篆书的意趣,嬗变成具有郭忠恕特点的篆书面貌。
郭忠恕(?-977),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的画家,〔北宋〕字恕先,又字国宝,洛阳(今属河南)人。兼精文字学、文学,善写篆、隶书和“八分体”,以楷书最为著名。尤其“界画”为世人推重。“界画”是随着山水画发展而派生的一科,主要是画与山水画中有关的亭台楼阁、舟船车舆。《圣朝名画评》中评他的界画,为“一时之绝”,列为“神品”。






图片












图片






工书,诸体皆能。曾有人得鸟迹篆,忠恕一见辄诵如宿习。清刘熙载《艺概.书概》称:“忠恕以篆古之笔溢为分隶,独成高致。”其画风画技在当时和后世有较大影响。
郭忠恕7岁时能诵诗作文,通“九经”,熟读《论语》《尚书》 ,举童子及第。
弱冠之年,郭忠恕投入后汉相阴公刘赟麾下,做了一名推官。可他年轻气盛、锋芒毕露,与同僚董裔发生争执。后董裔被杀,郭忠恕为避免被迫害辞官逃亡,结束了第一次政治生涯。






图片












图片






几年后,郭忠恕被后周政权召去担任宗正丞兼国子监书学博士,宋太祖赵匡胤代周之后改易学博士。生性直率的郭忠恕根本不懂得为官之道,竟然喝醉了酒与监察御史符昭文在朝堂上发生争执。不久,符昭文指使谏官弹劾郭忠恕。不料,郭忠恕竟抢走弹劾他的奏折,当着皇帝的面撕了个粉碎。宋太祖赵匡胤龙颜大怒,遂将其贬为乾州(今陕西乾县)司户参军。在乾州与从事范涤发生争执,因痛打同僚、擅离贬所,郭忠恕因此被 “削籍配隶灵武”。他的第二次政治生涯仍以失败告终。
宋史郭忠恕传记载:建隆初,被酒与监察御史符昭文竞于朝堂,御史弹奏,忠恕叱台吏夺其奏,毁之,坐贬为乾州司户参军。乘醉殴从事范涤,擅离贬所,削籍配隶灵武。






图片












图片






此次官场失意对郭忠恕打击较大,他从此无意仕途,心寄林泉,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绘画中,“纵放岐雍、陕洛间”,天天饮酒作乐。他轻视礼法,蔑视权贵,遇到人无论贵贱都称呼对方为“猫”。他的酒友大多数是贩夫走卒之流。
河洛一带最有名的教官聂崇义是连宰相赵普都要登门拜访、执弟子礼的大儒,郭忠恕却不以为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聂崇义,竟没大没小地拿聂崇义的姓开玩笑,说“近贵全为聩,攀龙即是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讥笑对方老迈愚蠢,气得聂老夫子胡子乱颤,拂袖而去。






图片












图片






《谈苑》记载,岐山有某富家子喜爱郭忠恕的画,每天好酒好菜招待,预设几案,摆好文房四宝,多次恳请郭忠恕作画。“忠恕先取纸一轴,凡数十番”,于开头画一丱角小童手持线车,其中引线有几丈长,最后才画一只风鸢。富家子看他虽然名气很大,所画却又如此敷衍,大不高兴,从此便不再请他了。
《宋史·郭忠恕传》载:“多游王侯公卿家,或待以美酝,豫张纨素倚于壁,乘兴即画之;苟意不欲而固请之,必怒而去,得者藏以为宝。






图片












图片






后周广顺年间被召为宗正丞兼国子书学博士。宋太宗继位后,被授国子监主簿,曾奉命刊定历代的字书。因其为人不羁,疾恶如仇,议论时政,被流放到登州,死于临邑道中。
关于郭忠恕的去世,史料有详细记载,但出生年月不详。对其寿命的考证有多种意见,但普遍认为他最多只活了60岁。与众多高寿的书画家相比,郭忠恕的寿命不算太长;但对于他这样一位恃才放旷、命运坎坷的人来说,死亡应该算是终极解脱吧!






图片












图片






《三体阴符经》为道家经文,版本众多,文字差异较大,此碑由郭忠恕用古文、篆书和隶书书写而成。据《宋史》记载,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阳人,七岁能诵书属文,举童子及第,尤工篆籀。郭忠恕主要活动在五代末北宋初,精通古文,道术高超,因此他所校定的《阴符经》,远较其它版本更为可信。






《黄帝阴符经》原文













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图片












图片






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也;万物,人之盗也;人,万物之盗也。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所以神也。
日月有蔽,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不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图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余,至静则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图片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所谓三体,是指碑文由小篆、古文、隶书三种书体写成,每个小篆文字下分别书以古文和隶书书体,为后人研究字体和字形的变化提供了重要资料。《阴符经》是《黄帝阴符经》的简称,《黄帝阴符经》是假托黄帝之名而作,为道教经典,实际撰者不详。经文有文献记载为384字,而此碑为397字。内容涉及“黄老神仙之说,炉火修炼之术”,以及兵、法、术、数等内容,有所谓“百字言道,百字言法,百字言术”之说。






图片












图片






宋代许洞评价其“论心术则秘而不言,谈阴阳则散而不备”,以此说明其艰深难解。因此,历来为此书作注者众多,旧传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而唐代的张果,宋代的朱熹、胥元一、夏元鼎,元代的王道渊、俞琰等人也都曾为之作注,对其内容的释义则各有侧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不同时期哲学思想的流变。
郭忠恕一生对仕途并无追求。他生性狂放不羁,难以融入官场,行事全凭兴之所至。他蔑视求取他字画的权贵,嘲弄皇帝亲信,却与役夫小民饮食交游,纵酒跅驰,一再被贬黜却始终不以为意。被人评价为“沉湎纵驰,凌薄权贵”,亦是中肯。就连他的死亡,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图片












图片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他在流放途中死去。在流放途中,他对押送的人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于是在地上挖了一个仅可容下面部的小坑,俯身下去,将脸埋于坑中就死去了,草草被葬在道旁。数月之后,朋友想取其尸体改葬,却发现他的身体已经如蝉蜕般只剩下一具空壳。他生性狂放,死亦洒脱,给后世留下了无尽遐想。
郭忠恕对古文字颇有研究,著有《汗简》《佩觽[xī]集》。他曾校定《古今尚书》,并撰有《释文》。他书画皆有盛名,在当时画名盛于书名,尤善画宫室建筑。明代文徵明赞其宫室画作:“独郭忠恕以俊伟奇特之气,辅以博文强学之资,游规矩准绳中而不为所窘,论者以为古今绝艺。”宋人评价其书画“俱为当时第一”“可列神品”。他的好友梦英曾言:“自阳冰之后,篆书之法,世绝人工,唯汾阳郭忠恕共余继李监之美。”而欧阳修赞其所书《说文字源》称:“世人但知其小篆,而不知其楷法尤精,然其楷字亦不见刻石者,盖惟有此耳,故尤可惜也。”






图片












图片






郭忠恕所书《三体阴符经》也见载于《集古录》,这既是他研究古文字的成果,也是他唯一的传世石刻。欧阳棐《集古录目》、陈思《宝刻丛编》等皆有著录。关于此碑书法,我们不妨引用赵崡《石墨镌华》中的评价:“忠恕《三体阴符经》,其二大、小篆,其一隶也。忠恕篆笔匹徐铉而诮英公,又兼工小楷,画品入妙,其后又能仙去不死,真异人也。余不得见其小楷与画,而于是碑亦足以窥其一斑矣。”
郭忠恕,着有《佩觿(xī)》和《汗简》,在中国文字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据《宋史》记载,郭忠恕寒暑不侵,不饥不渴,死后“其体甚轻,空空然,若蝉蜕焉”,必得尸解之法,为道门中修炼有成的高人。






图片












图片






《阴符经》自唐以来,此经备受青睐,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欧阳询亦有写本。宋代道教南宗祖师紫阳真人张伯端在《悟真篇》中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古今上仙无限数,尽于此中达真诠。”一下子就把《阴符经》提到了与《道德经》并列的地位。






图片












图片






《阴符经》素称“古今修道第一真经”,是道教经典之一。紫阳真人《悟真篇》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铨。”这已经把《阴符经》跟《道德经》相提并论了,甚至还排在了《道德经》前面,足见其重要性。《阴符经》文字简练,用语奇特,见识超卓,可谓字字珠玑,深含至理。书中有易、老、兵等诸家思想,既可当哲学书,也可当修身书来研读。朱熹称其“非深于道者不能作”,诚哉斯言。






图片






阴阳相胜之术:是阴阳相推之术的更进一步,阴阳相推之术是说阴阳两面这对矛盾势力运动都能推动事物前进,采取渐进、扩散、推动、渗透其细微组织而后消灭它;阴阳相胜之术却是指敌我双方都运用阴阳相推之术来争取自己一方胜利。所以阴阳两面这对矛盾势力运动,不论是用阴的一面,或者是用阳的一面,不论白昼行动或夜晚行动,不论进攻或防御,都可取胜。这就是阴阳相胜之术的特点。






图片






通过阴阳相胜之术可以取得战争必胜的道理。昭昭:光明,谓明辩事理。《盂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意谓:贤能者以他的明辩事理,使人也明辩事理。这里是指奇门遁甲这个神秘的《易》学,不仅仅用于战争,而且也被那些明辩事理的贤能者用于卦象测算中去了。






图片






《阴符经》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瑰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被历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智谋之士所重视。《阴符经》中有养身修心之道,有富国安民之法,有强兵胜战之术,有明哲处世之方。是黄帝总结宇宙自然之道,物质阴阳调和矛盾,守静之法则,奇门遁甲之测算来取得自身调节,富国强民,战争取胜的目的。






图片






它与后来的老子的《道德经》为道学的双璧,《阴符经》和《道德经》成就了我国历史许多纵横家,军事家,谋略家。有鬼谷子和他的学生苏秦、张仪、孙膑等,又有范蠡、张良、诸葛亮、郭子仪等,他们学习《阴符经》取得了事业上的辉煌成就。《阴符经》是值得研究探讨的一部思想哲学文化极品之作。






图片






《宋史·本传》中称郭忠恕“尤工篆隶”,并参与了当时官方《嘉祐石经》的篆书刊刻工作。郭氏还与当时篆书名家徐铉、梦英交往密切,曾师从徐铉篆法。梦英《十八体篆书碑》称郭忠恕与其共同学习李阳冰篆书,“于夏之日、冬之夜,未尝不挥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无下笔之所,方可舍诸,及手肘胼胝,了无倦色”。可见其于篆书用力颇多。
《历代名画记》言“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意也”,“书画同源”之论点则呼之欲出。从技法角度看,同源首先是同法。检阅北宋绘画,擅长于线描创作的画家以郭忠恕、李公麟为最显。郭忠恕的线描成就与题壁有关,《宋史·本传》称郭忠恕作画往往是酒酣淋漓,醉意醺然时“乘兴即画之”,“多游王侯公卿家,或待美酝,豫张纨素倚于壁,乘兴即画之。”《宣和画谱》又载,郭忠恕“画屋木,超越前人”。“屋木”就是以“亭台楼阁、殿宇宫廷”为主的建筑,该画种即界画。






图片






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因此,宋元之际的金石学成为一门新型学问。
宋代是文人书法的成熟、繁荣时期,而金石学的兴起、成熟也是当时的重要现象。欧阳修的《集古录》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金石学著作,收录周初至晚唐五代金石拓本数千篇,编为一千卷,规模庞大。
宋代书法不仅是帖学发展的时代高峰,也是最早碑帖结合的成功实践和典范。






图片






从物质文化角度来研究古代石刻,可以推而广之,为整个古代文献的研究特别是古代文献文化史的研究开启一个新的论述视角。石刻是物,书籍也是物,都可以使用物质文化研究的思路。作为物质,石刻有其特殊性,它游走于写本、石本、拓本与印本之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献形态。这四种文献形态之间产生的复杂关系有待深入研讨。另一方面,把西方的物质文化研究理论引入中国传统石刻学研究,有助于我们沟通东西方学术,沟通古代学术资源与现代学术资源。






图片






谢谢大家,这周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一起学习。如果我们把对石刻的研究,从文物、文本和文献的角度扩展到文化的角度, 就不仅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而且能够加深对石刻文献的理解,也能够深化对中国古代文献文化的理解。晚安,周末愉快。疫情期间大家都注意身体,注意防护,让我们一起用艺术的力量,致敬广大不平凡的坚守,致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抗疫英雄![抱拳][抱拳]






易水寒老师经典碑帖分享汇总





图片

易水寒●空谷幽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