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灶前的母爱 | 记我亲爱的母亲

 张小妞历险记 2022-09-23 发布于广东


2015年,厦门鼓浪屿

大家好,我是张小妞。

无意中翻到QQ空间里的这篇日记,一看时间,写于2012年,已然过去了7、8年……

再读来,仍然感触颇多……

2012年12月,我在深圳这座城。南方的冬季终于姗姗来迟。某日清晨,被子滑到地上,从梦中冷醒。脑海里突然冒出多年前母亲在冬日天尚未亮的早晨、早起为我做饭的场景,忆起无数个夜里母亲帮我拉被子的画面,一刹那间,竟是泪流满面。

求学16载,竟足足有12个年头,折腾母亲早起为我做饭。彼时年幼无知的我,竟觉一切似乎都理所应当。

我依然能清晰地记起那段苦涩的求学路。说它苦涩,是因我想起那段日子,有个人吃的苦、受的累远甚于我,却从未一丝一毫抱怨过。每每想起那个佝偻朴素的身影,都难过心痛地止不住湿了眼眶。


初中时,家里尚且住在窑洞。北方的窑洞,做饭的灶和睡觉的炕是挨着的。母亲每日5点多便起来为我做饭,记忆中母亲常用一根很粗很长的擀面杖,在冬日寒冷的早晨为我做热气腾腾的面条,外加一个荷包蛋。

叮叮咣咣擀面的声音回响在耳旁,定格成此生再也无法忘怀的声音,此时想来,那真是这世间最温暖的音乐。那时尚为小女孩的我好似还因不爱吃面,每每不满撇嘴。

可惜现在窑洞已没人再愿意住,当年令我艳羡不已的楼房渐渐将它取而代之;母亲亦不会再于我被窝旁的灶边切菜了。

我曾心心念念想逃离的“原始居所”,真的有一天被我疏远开来,再也回不去。此刻,坐在南方没有热气的床上,开始无比怀念故乡土炕曾带给我的那份温暖。

冬日的早晨,炕头被捂得暖乎乎的,母亲快做好饭了,三催四喊之下,我才从被窝里不情愿地爬起来。吃饭的间隙,为了让我不迟到,母亲会拿着院门钥匙,去为我提前开远处的大铁门。

我上学的中学,步行过去要一个小时,途中会经过一段荒无人烟的小路。胆小的我每每没等到同行的伙伴,心里便开始发怵。曾经聊天时和母亲说过在黑暗的早晨一人独行的恐惧,自此母亲便每日送我到大门口,目送我离开。

从起,我便很少再那般恐惧。因我知道在这天色未亮、黑蒙蒙的清晨时分,在所有人都在香甜梦中时,我不再是一个人上路。

北方的冬日,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母亲手上的冻疮,应该就是那个时候被冻起的。自此,年年必犯。

我亲眼看着母亲的一双手慢慢变得老茧丛生、变得丑陋粗糙,变得让我心痛万分、不忍目睹……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每天早起、做饭、提前去寒冬的室外为我开门……一晃,十几年便就这样过去了。

我之前有我姐,我读完尚有我弟,为着我们上学,母亲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她这大半辈子,仿佛从未为她自己活过。我曾经还一度觉得母亲不会享受生活,只知省钱、做饭,买衣服永远挑便宜的,剩饭舍不得倒永远留来吃,几乎没怎么远行过……

我不知道的是,我眼中所谓的享受生活,母亲怎会不知、怎会不想,只是她永远都委屈自己,成全着她的孩子,想把一切好东西都给我们。每思及此,便觉得我们亏欠母亲的,怕是一辈子都还不上了。她的付出、她的牺牲、她的甘心情愿、她的默默成全……

母亲最向往的城市是北京,她活了大半辈子,尚不知她自小到大、生活了50余载的国家首都是什么样子。我第一次坐飞机时,暗自在心里发誓,有一天一定要接母亲飞过来,住最好的酒店、吃最美味的食物,来到我所在的城市、走我曾经走过的路、看我曾经向她说起的风景……

每每想起这个梦想,便热血沸腾,所有的奋斗目标都变得清晰而坚定了。

世间千千万万母亲,每一位背后都有太多难以言说的感动。

有智者说,“父母前世皆欠了儿女的债”。只愿此生尽我努力,让我的双亲后半辈子幸福、安好。

——2012-12-5 晚

此时再看,感触颇多,当年的笔触多么青涩啊,却看得让人再度难过、心疼母亲。

文中提到十几年前的场景,一切都历历在目,仿佛只是发生在不久的昨日。

时光,真的过得太快太快了……

后来,也真的实现了当初的梦想,母亲去了北京、浙江、桂林、南京……

18年的时候,带着父亲母亲来深圳过年,带他们住五星级酒店,吃各式美食,去深圳、香港、广州看不同的风景…

近一年来工作变得异常忙碌,对他们的关心又少了一些,真是惭愧。只能平时多买一些水果、吃的穿的寄给他们。希望疫情结束之后,能带着父亲母亲去国外逛逛,带他们看看更大的世界。

珍惜、感恩还有他们在的日子……

作者:张小妞,爱保险、爱摄影、爱阅读、爱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