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和堂:秋分至,已进入调养黄金时期,不要错过了

 洛洛森林盐氧护 2022-09-23 发布于浙江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南方的气候从这一节气开始才算真正入秋。

秋分有两重含义:一是秋分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

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秋分饮食防凉燥

秋分被称为“地门闭”

阳气消散耗尽,阴气逐渐强盛

天气越来越凉

饮食方面需注意以下3点

防凉燥

凉燥一般指中秋节之后的燥。此时深秋,肺主皮毛被束缚,津液不能滋润全身。

凉燥的孩子有口鼻咽干,喝水感觉也不能解渴,汗不多,有些怕冷等表现。

这个时候要少吃梨、香蕉等寒凉的食物。可选择偏温、偏平性、祛燥益脾肺的食物,如糯米、莲藕、银耳等。

  

补充营养

“春吃芽,秋吃果”。除了苹果、石榴、葡萄、猕猴桃等时令水果,花生、杏仁、板栗等坚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

适合孩子生长发育的多种需求之外,又不受肥甘厚腻的积滞之扰。

  

多喝水

秋季空气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水分的摄入,多喝水,多喝粥,避免干燥。

  

秋分预防阴暑

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在空气不流通、温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引发的,而“阴暑”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

秋分之后,空调的使用要得当,建议室内外温差保持在5℃左右,以防生病。

白天只要室温不超过30℃就不建议开空调。经常开窗通风,避免门窗紧闭,导致空气混浊、潮热。

孩子代谢旺盛,出汗多,更容易发热,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很重要。注意不要赤足和露肚脐,预防受寒引发阴暑。

  

秋分睡好子午觉

子午觉是指子时(23:00-1:00点),体内各器官功能都降至最低点的时候,以及午时(11:00-13:00点)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

这两个时段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可以防燥解秋乏,让孩子的身体得到休息,增强记忆力,恢复夏季消耗的体力,对生长发育尤为关键。

  

秋分耐寒锻炼

秋季适当进行耐寒锻炼,能提高孩子对冷的适应能力,以良好的身体素质应对之后的秋冬寒潮。

耐寒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洗手、洗脸、擦身,然后逐渐降低水温。洗完后迅速用干毛巾擦干,以免寒湿入体着凉。

  

秋分运动要“收”

秋季锻炼不能离开“收”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以“不累”为标准。

如果出汗过多,耗气伤津,不仅达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反而还有损健康。

早晚户外运动有益血液循环,旺盛精力。中午气温偏高,尽量不要外出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