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类人才的加入,给予中小学广阔的视野和多样灵活的工作方法

 渐渐见见 2022-09-23 发布于四川

前言

中小学校无论是优化管理人员构成还是增强其素质能力技能都需要培养专门化教育管理人才管理本是交叉学科同样也需要多类人才的加入才能给予中小学广阔的视野和多样灵活的管理方法可是中小学招聘又缺乏管理岗位的名额因此对于人才补充不仅要增加人才供给更要扩充人才需要革新中小学校管理人员结构引入专门管理人才是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完善和有效实施的必备基础也是改善现有绩效工资实施困境的重中之重

推进学业成绩标准分制标准

分是以测验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基点表示该原始分数在总体中相对位置的量数它具有可加性可比性就是把不同科目的分数换算为标准分数所以可以进行加减和比较标准分数还可以看出个人得分与平均分和标准差的关系所以能看出在整个群体中自身的位置方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原来数学满分的第一名也可以和语文非满分最高分的学生拥有同等评分学生考核比传统方式更加公平在考试成绩标准分后不仅后进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学优生也可以看到自己的波动学生也能从中获得进步的反馈并且理解正态分布情况后可以不以分数增减懊恼反而重视群体中相对位置来决定下次测验的目标原始分数经过转化成为标准分数后因其运算方式所以更不容易产生唯分数论”,而更倾向于掌握目标

期中期末或者月考成绩作为教师绩效评价指标在同一批试卷考试成绩转化为标准分后可以进行加减也不会受到学科性质和试卷不同的影响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每次比较需要在同一群体中进行例如本次在班级学业成绩转化的标准分数那么下一次比较也应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转化标准分统计和转化并不很复杂只是解释和普及需要一定的时间随着近些年智慧校园建设考试成绩的收集和标准分转化已经没有那么困难即使没有统计基础的教师只要把每个人的成绩输入到系统中就会有成绩分析结果出现国家提倡的三通两平台中的学习网络空间人人通也可以收录个人测验成绩并予以反馈因此评价可以结合智慧校园的建设进行

将多维数据的增值评价

作为评价的一部分期中期末的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显然没有体现教师工作的过程很多成熟的评价体系也强调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联合使用既要注重结果也要注重过程结果是阶段的成果反映过程才能体现发展中的问题教师的增值性评价一是关注增长值即关注学生成绩相较于以前或者预估值的进步二是关注净增长即将教师的贡献与其他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分离开对教师纯贡献部分加以评价所以建议将增值评价引入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以消除现有评价体系中以结果为主和对教师贡献评价不准确不公平的弊端增值性评价还可以解决学生成绩相对教师授课滞后的问题采用多次测验结果考察学生的净增长就可以解决某个节点延后的问题

只要一个教师教授一定的时间就一定可以测出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学业的变化情况增值评价需要大量过程数据包括家庭班级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相关数据增值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的体系所以需要大量数据支撑改进这就需要建立大规模数据网络需要从多维度记录学生学业情况从而分离出每科教师在其身上的影响当然增值评价指标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什么数据作为增值评价指标也需不断探索研究并借鉴国内外经验还要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在收集各种对于教师工作绩效有用的信息时还要注意不应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切勿像企业管理一样让教师给所有工作内容留痕增加教师的厌恶感和职业倦怠感但是目前我国国内增值性评价理论研究尚且不多就更不必说实证研究和应用实践了所以还需要借助大数据才能把增值评价快速推行起来

注重教师成长保证评价相对公平

学校作为培养学生成为服务社会的人才储备库完成学生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场所因此绩效评定指标需要考虑教师的自身成长和职业发展中国自古有面子”“人情”“关系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是社会文化形成的标志是很难变革的保证绩效体系相对公平绩效工资分配要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也是教师绩效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评价指标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因现实中影响因素较多很多隐性成分考虑不到无法进行量化或者性质分析所以要做到相对公平绩效主要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组织中会由于组成结构特点不同形成很多非正式群体让非正式群体与学校组织正式群体发展目标相同是学校绩效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教师本身对于教育事业是充满热情的这时物质奖励不一定能满足其需要相反精神的奖励能使其得到满足因此应注重教师的需要时机给予团体物质和精神奖励把教师的发展放在绩效工资实施的中心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如阶段性旅游假期和精神褒奖可以与绩效工资奖励结合起来

增强学校自主管理权和管理人员能力

学校两自一包管理模式可以给予学校极大的自主管理的权限这是引入绩效管理人才的基础保障两自一包中的两自是学校自主管理和教师自主招聘一包是经费包干两自一包制度是教育局向学校下放人事权财务权等权利通常也会伴随校长年薪制的方式对校长进行管理因此校长会享有更多自主权来招聘和设置绩效考核制度校长负责制和法人责任制给予校长权力的同时也有相应的问责机制经费包干分为项目经费和日常经费日常经费由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人头经费组成几乎就是按学生年均费用进行统计最终一所学校有多少生源费用就固定为多少而具体配备多少教师由各个部门给出每年的预算计划需要核心团队进行审核教师也都采取合同制这样使校长能够根据学校情况更加灵活地应对人事变动

项目管理由学校打包公开征集执行团队学校主要就是监理执行团队并记录工作量最终给予绩效奖励学校核心团队由教育局选派更倾向于管理部门而不像以前既管理又执行此举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进行绩效管理时的人员设置也可以更加合理无论是数据库建设还是绩效评价制度的完善都需要相应的管理人才把管理强加于教务部门不仅会加重教师负担也会增加管理难度

结语

中小学的中层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和能力使得绩效工资实施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和存在人情权力方面的异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