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史丨清朝大儒尹嘉铨为何差不点被乾隆帝处决?

 人文之光 2022-09-23 发布于辽宁

尹嘉铨,是清朝乾隆时代的名儒。不过,这位名儒,险些被乾隆帝凌迟处死。那么,尹嘉铨到底因何得罪了乾隆帝,导致自己险些落下个被处决的危险?

这一切,还得从乾隆四十六年(西元1781年)说起。

1、老糊涂的尹嘉铨

早在乾隆四十五年,尹嘉铨就不在乾隆朝廷做官了。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西巡五台山,而后在保定驻跸。当时尹嘉铨居住地距离保定不远。对于乾隆帝驻跸保定这一消息,尹嘉铨有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虚荣心这玩意,人皆有之。尹嘉铨和其父亲尹会一,都是清朝的重臣,而且也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名儒”。因此尹嘉铨觉得:对于尹家来说,实利已经不缺了,但是虚名这块,还是希望可以更上一层楼的。

于是尹嘉铨便给乾隆帝上了一份奏折,希望乾隆帝能赐给自己的父亲尹会一一个谥号,并且还希望乾隆帝能让自己的父亲和孔子一起得到祭祀。

其实尹嘉铨的诉求很明显:就是像满足自己家的虚荣心,同时也让家乡人见识一下自己的能量。毕竟,千古名臣千千万,能和孔子一起被祭祀的能有几人?而且,自己向皇帝上奏请求,就能得到皇帝恩准,这也说明自己有面子。

其实从尹嘉铨的这个行为,不难看出,当时已经七十高龄的尹嘉铨确实糊涂了:历来帝王心术,都是以猜忌群臣为主。甚至宋高宗这样的帝王,猜忌岳飞远胜于防范金兵南下。尹嘉铨的行为,无疑让乾隆帝深感不爽。

乾隆帝觉得:谥号和从祀资格,属于皇帝主动赐予,而非大臣主动申请。尹嘉铨这样做,是不是太没有界限感了?

于是乾隆帝怒斥一番尹嘉铨,认为尹嘉铨的行为是在犬吠。

其实正常来说,皇帝如此愤怒,尹嘉铨也该知道进退。但偏偏老糊涂了的尹嘉铨自作聪明,认为自己再写一份奏折就好。于是尹嘉铨又上了一份奏折,并希望能给李光地等康熙朝的大臣一并赐予谥号。

于是乾隆帝怒不可遏,宣布严办尹嘉铨。

2、严办尹嘉铨

不过,乾隆帝也知道,单就尹嘉铨的这两道奏折就像办了尹嘉铨,倒也不会有太大的罪名。于是乾隆帝命人查阅尹嘉铨的著作,并从中罗织罪名。果然,在这种鸡蛋里找骨头的筛选下,负责查办尹嘉铨的官员,还真查到了尹嘉铨的不少“违禁言论”于是,乾隆帝按照清朝法律,定尹嘉铨“谋逆罪”。

按照明清时候的法律,这个罪名,当事人被凌迟,而且还株连九族。不过,乾隆帝为了营造圣天子形象,于是表示只追究尹嘉铨一个人,不追究家属,还表示,可以对尹嘉铨采取绞刑。

3、猫捉老鼠

不过,判处完尹嘉铨以后,乾隆帝又让人把尹嘉铨押解到自己面前,想听听尹嘉铨有啥遗言。尹嘉铨见了乾隆帝,就表示自己对不起皇家,确实罪该万死。同时还表示,余生这几天,他会不断为皇帝,为大清朝祈福。

看到如此状态的尹嘉铨,乾隆帝会心一笑:其实乾隆帝搞了这么一出猫捉老鼠的游戏,与其说是为了杀人,不如说是为了诛心。

看着当世大儒如此狼狈,乾隆帝欢喜不已:这说明,在皇权,尤其是明清皇权基础上,什么大儒,都经不起考验。于是宣布赦免尹嘉铨。就这样,尹嘉铨捡了一条命,回家养老去了。

不过,连续好长时间的惊恐、惧怕,也让七十高龄的尹嘉铨健康受损。所以被释放没几天,尹嘉铨就病死了。

从尹嘉铨的悲剧,我们不难看出,封建皇权的可怕性,以及帝王心术的难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