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炎?这个方子很关键!

 look912fenny 2022-09-23 发布于山东

导语


按: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也就是说,非生理性的出血性疾患,称为血证。

本文摘自《医道回春:张氏医门三杰秘案录》内科杂症治疗篇第十七则。

01

图片

初诊:尿血

图片

基本信息

图片

【患者】:肖某,女,45岁,2020年7月初诊。

【主诉】:尿血一月有余。

【病史】:近一个月以来尿血,尿频伴尿痛,颜色是深红色,头晕头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心烦气躁,期间在医院住院,做过各项检查,医院打针吃消炎药未见好转!辗转治疗,后经为其诊治的医生推荐,请余诊治。

症见】:患者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精神压力大。

图片

图片

诊治

图片

【西医诊断】:肾炎尿路感染。

【中医诊断】:尿血(血淋)。

【证型】:气虚无力,血溢脉络,肾虚不固,血失藏摄。

【治则】:健脾补气,温阳固摄。

【拟方】:归脾汤加减。

【处方】:党参15克、黄芪10克、山药15克、五味子15克、茜草15克、赤芍10克、白茅根15克,仙鹤草15克、鹿角胶10克(烊化)、黄芩炭15克、小蓟炭15克、生地炭20克、地榆炭15克、生甘草10克。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三次温服,吃药期间暂停其他药物,不适随诊。

图片

图片

二诊

图片

【主诉】:患者反映一直吃到第5天,疗效都不明显,心里压力大,想放弃,我对其进行开导,鼓励患者坚持,终于在第7天患者发来好消息,尿血的颜色变淡,身体其他方面也有所好转,信心大增。効不更方,以原方稍作调整继续服用7剂,密切观察,不适随诊。

【处方】:党参15克、黄芪50克、山药15克、五味子15克、茜草15克、赤芍10克、白茅根15克,仙鹤草20克、鹿角胶10克(烊化)、艾叶炭10、小蓟炭15克、熟地炭20克、地榆炭15克、金樱子10克、生甘草10克。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三次温服。

此疗程在第三天时,患者就发来好消息,尿血不适症状已消失,身体明显好转,会坚持服完疗程,巩固其效。

其后在原方基础上稍做加减,同时配制丸子药一个疗程,配合治疗,经三个月治疗,经随访得知,患者已痊愈,身体各方面恢复正常。

02

图片

学习:辩证分析

图片

早在《内经》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将血证称为血病,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自此之后,血证之名即为许多医家所采用。

《景岳全书·血证》对血证的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挈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该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确实是通治血证之大纲。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

03

图片

注意:治疗经验

图片

本病案由于患者尿血一个月之久,在加上有体倦乏力气短声低,这就是典型的脾气虚的表现。试想患者尿血这么久,肯定是久病必虚。所以我用党参、黄芪、山药补脾气,同时还可以起到益气升阳的作用。

患者腰膝酸软四肢不温小便频数,这就是典型的肾阳虚的表现,所以我用了比较猛的鹿角胶,此药补肾阳比较快,在加上我在开的处方里面偏凉性的中药较多,同时也可以反佐一下处方的寒凉之性。

这位患者同时出现了脾气虚肾阳虚的症状,所以以健脾补气,温肾补阳为本,毕竟患者是尿血,在治疗本的同时也要治标,标就是固摄止血,止血我用的十灰散思路。

在处方中,仙鹤草补血补虚又止血五味子益气又能固涩。我在第一次处方黄芪的用量是10克,第二次处方黄芪用量是50克,为什么呢!是因为气可以速生,血不可骤补,所以我用大量的黄芪补气,气补足后,气可以转化血,也就是说,我用气生血的原理来补血,气血充足,面色自然有神。在这个案例中黄芪和鹿角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4

图片

药知道

图片

仙鹤草

图片

图片

出自《神农本草经》,为蔷薇科植物龙牙草的全草。性味苦、涩,平归心、肝经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

本品味涩收敛,功能收敛止血,广泛用于全身各部的出血之证。因其药性平和,大凡出血病证,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如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可配生地、侧柏叶、牡丹皮等凉血止血药同用;若用于虚寒性出血证,可与党参、熟地、炮姜、艾叶等益气补血、温经止血药同用。

本品涩敛之性,能涩肠止泻止痢,因本品药性平和,兼能补虚,又能止血,故对于血痢及久病泻痢尤为适宜,如《岭南采药录》单用本品水煎服,治疗赤白痢,也可配伍其他药物同用。

本品有解毒截疟之功,治疗疟疾寒热,可单以本品研末,于疟发前2小时吞服,或水煎服。本品又有补虚强壮作用,可用治脱力劳伤之症,民间称之为“脱力草”,常与大枣同煎服,亦殊有功也。

《滇南本草》:“调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红崩白带,面寒背寒,腰痛,发热气胀,赤白痢疾。”

《本草纲目拾遗》:“葛祖方:消宿食,散中满,下气,疗吐血各病,翻胃噎膈,疟疾,喉痹,闪挫,肠风下血,崩痢,食积,黄白疸,疔肿痈疽,肺痈,乳痈,痔肿。”

《本草求真》:“叶蒸醋,贴烂疮,最去腐,消肿,洗风湿烂脚。”

图片

图片

小蓟

图片

图片

出自《名医别录》,为菊科植物刺儿菜或刻叶刺儿菜的地上部分或根。性味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本品性属寒凉,善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无论吐咯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由于血热妄行所致者皆可选用。单用本品捣汁服,治九窍出血;以本品捣烂外涂,治金疮出血;临证治疗多种出血证,常与大蓟、侧柏叶、茅根、茜草等同用,如十灰散。因本品兼能利尿通淋,故尤善治尿血、血淋,可单味应用,也可配伍生地、滑石、山栀、淡竹叶等,如小蓟饮子。本品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治热毒疮疡初起肿痛之证。可单用鲜品捣烂敷患处,也可与乳香、没药同用,如神效方。

《日华子本草》:“小蓟根凉,无毒,治热毒风并胸膈烦闷,开胃下食,退热,补虚损。苗,去烦热,生研汁服。小蓟力微只可退热,不似大蓟能补养下气。”

《本草纲目拾遗》:“清火、疏风、豁痰,解一切疔疮痈疽肿毒。”

《医学衷中参西录》:“鲜小蓟根,味微辛,气微腥,性凉而润。为其气腥与血同臭,且又性凉濡润,故善入血分,最清血分之热,凡咳血、吐血、衄血、二便下血之因热者,服者莫不立愈。又善治肺病结核,无论何期,用之皆宜,即单用亦可奏效。并治一切疮疡肿疼、花柳毒淋、下血涩疼,盖其性不但能凉血止血,兼能活血解毒,是以有以上种种诸效也。其凉润之性,又善滋阴养血,治血虚发热;至女子血崩赤带,其因热者用之亦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