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小霸郑庄公,中国钓鱼执法的鼻祖,执法的对象是亲弟弟和母亲

 益之道 2022-09-24 发布于湖北

宋代诗人王十朋有一首七言绝句:

                                           《郑庄公》

                                        天地深恩讵可忘,

                                        寤生忠孝两俱亡。

                                        身从何出翻囚母,

                                        国是谁封敢射王。

     说的就是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钓鱼执法打败亲弟弟太叔段、掘地见母以及郑国军队与周王师率领的联合军对抗,在繻葛之战郑大将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肩膀,使作为天子的周王室面子大失的故事。

      本文讲讲其中郑庄公钓鱼之法,打败他的亲弟弟太叔段,并掘地见母的故事。至于繻葛之战,我在后面再单独讲述。

                                  兄弟矛盾的来源

      公元前770年,郑桓公之子滑突即位郑国国君,即郑武公,他是郑国第二代国君 ,也是周幽王的堂弟,也就是本文主人公郑庄公的爸爸。郑国本是伯爵,郑桓公以及后面的郑武公、郑庄公等其实按爵位都该称郑桓伯、郑武伯、郑庄伯。《春秋》就称郑庄公为郑伯。但是当时,将诸侯称“公”是一种普遍的称呼,并不是按爵位来的。

       九年后,即公元前761年(郑武公十年),郑武公娶申国国君之女武姜为妻。武是郑武公的谥号,姜是申国的姓,所以后世称她为武姜,至于她的名字,只在娘家才有用,出嫁之后就没有人叫了,我们现在也不知道。当时的申国在今河南南阳,郑国在今河南新郑。春秋时期诸侯之间常常用这样联姻方式进行政治联盟。

      公元前757年(郑武公十四年),武姜为武公生下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出生时很不一般,他的脚先出来,头后出来,这是典型的难产。这把从没有生过孩子的武姜吓得要死,所以儿子一出来,她就不喜欢,还给取了一个“寤生”的名字。意思是逆生,即倒着出生出来的孩子。(很奇怪郑武公怎么也同意他的儿子叫这么个名字?)

      三年后,公元前754年(郑武公十七年),武姜又怀孕了,当年又为武公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出生很顺利,取名叫叔段。叔应当是排行,即老三(伯、仲、叔、季)。为什么称老三?姜氏是不是还生了其他儿女,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姜氏很喜欢这个叫叔段的儿子,她经常在郑武公面前提出来要将叔段立为世子,将来可以继承郑国国君,但是郑武公没有听她的。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二十八年),郑武公病重了,姜氏仍是要求立叔段为世子,但是武公仍没有答应,当年,武公去世了,寤生即位。他就是郑庄公,郑国的第三代国君。按《史记·诸侯十二年表》记载当年寤生十四岁,叔段只有十一岁。

      寤生当了国君,按照谥号,后世称他为郑庄公。她的母亲武姜见叔段上位无望,就开始为叔段谋求封地。她叫来庄公说:“寤生,你已经当了国君了,也得替你的弟弟段考虑考虑,请将制这个地方封给段?”武姜拿出母亲的权威对庄公说。

      庄公虽然只有十四岁,可他知道国家的轻重,不能轻易听信母亲的话。就回答说:“制这个地方,是一个十分险要的关口,叔段去那里会很危险的。当年虢国的国君虢叔就是死在这个地方的。除了制,郑国其他的地方都可由母亲选。”

      制,就是后来的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传闻周穆王曾在此打猎,命随从掠林惊兽时,突然看见这里有老虎出来了。穆王的禁卫军有一员猛将叫高奔戎的,前往林中,将这只老虎给活捉了过来,献给穆王。穆王也不忍心杀死老虎,就命人做了一个大笼子,将老虎圈养在这里。所以,后来这里就称为虎牢关,又称为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称呼,当时就称制。

      为什么庄公不愿意将制封给叔段呢?是因为这个地方是郑国的发祥之地,当年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是周王朝的司徒,掌管全国土地和户籍。郑桓公在司徒任上,对周民和谐安抚,赢得周民的欢心。但是,因为周幽王这个人不靠谱,郑桓公看到周王朝将要出乱子了,他就预备万一周王朝乱了他可以找个地方逃乱。在周王朝的史伯的建议之下,郑桓公将自己的钱财、奴隶和子女都寄存在虢国和郐国两地,作为他的后路。

      公元前771年,即周幽王三十六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郑桓公也为国捐躯,庄公的爸爸武公即位。武公按照父亲桓公的布置,于公元前769年,即武公即位的第二年,他利用反间计灭了郐国。据说郐国的王后居然是桓公的情人,她不仅给郐国国君戴绿帽子,还帮助情人灭了自己的国家。桓公寄放在这里的财物和人员就都成了郑国的了。郐国是春秋时期第一个被灭国的小国,也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传说在帝喾时为有郐氏,是共工之后。

      郐国的地点约在今河南新郑西北、密县东南。

      又过了两年,公元前767年,即武公即位的第四年,武公进一步攻灭了虢国(其实是东虢),也占领了东虢国的都城,收回了桓公存在虢国的钱财和奴隶、子女。虢国的都城就是制邑,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即前面说的虎牢关。

       因此,制这个地方是郑国的财富和人员的集中地,也是一个险要的关口。所以,庄公不能答应母亲的要求。

      “那就将京这个地方封给段吧,这次你不能再拒绝了。”武姜强硬地说。

      年轻的庄公没有办法了,只得答应母亲的要求,将京作为叔段的封地。其实,京这个地方也是郐国曾经的一个重要城邑,与制和郑国的都城新郑都相距不远(大约七十公里)。也是武公花了很大的力气从他们手中夺过来,又加以建设,城邑的规模十分宏大,甚至超过郑国在新郑附近的新都城。郑桓公的宗庙就建在京邑之中。

                   叔段积蓄力量,庄公胸有成竹

       叔段如愿以偿以取得了京邑这个地方,郑国人们都称他为“京城大叔”,这里的大,通太。因此应该是“京城太叔”。之所以称为太叔,是因为他是庄公的第一个弟弟。

      但这事有人不同意,郑国大夫祭(zhai,音宰)仲就提出异议。祭仲在庄公即位时就任命为郑国的相国,相当于宰相。他对庄公说:“如果一个地方的都邑大过一百雉,那就会给国家造成威胁,对国家是有害的呀。我们的先王就曾经规定过,地方上的大都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只能五分之一,小都九分之一。现在京这个地方不按这个规定来,是不符合袓制的。将来造成的危害,国君您将受不了的。”

      雉,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古制侯伯之城方五里,计每面长九百丈,即三百雉。三分之一即为百雉。京地都邑到底是多大我们不知道,但是肯定大过百雉。

      庄公说:“这是我母亲姜氏要这样,我又怎么能逃避呢?”

      祭仲说:“你母亲姜氏的欲望怎么满足得了?她本来是想把整个郑国都给叔段当家的。您一定要早作预防,不能让这样现象滋长蔓延,一旦漫延成势就难以处置了。野草蔓延都不太好除,何况他叔段还是你的弟弟呢。”

       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就等着看吧。”

       叔段果然没有消停,他在封邑京之后不久,就让郑国西鄙、北鄙两个边境城邑听命于他。

      郑国的大夫公子吕(字子封),他此时掌管郑国的兵权,得知叔段要控制西鄙、北鄙两个边境城邑,感觉事态重大,向庄公说:“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主人,怎么能让边境城邑同时听两人主人的指挥呢?”公子吕还激将庄公说:“主公您是不是想将郑国国君之位让给太叔?如果这样,我马上去听命于太叔。如果不是这样,那就赶紧除去这一祸患,不要让老百姓产生误解。”

       庄公笑着说:“你不用担心,他会自食其果的。”

      公子吕在知道庄公心里有数后,也就不好多说。只是他还是密切观察太叔的动静。

      又过了一段时间,太叔干脆将西鄙、北鄙两个边境城邑收归已有,成为他自己的封地,还将封地的领地延引廩延这个地方,即今河南延津。这里已经到了郑国东北部边的宋、卫、曹的边境地区了。

                                        郑国当时的地形图

       公子吕坐不住了,再次找到庄公说:“现在可以动手对付太叔了,不然他的势力一大,将会争取到民心的。”

      庄公仍是胸有成竹的说:“太叔没有正义的旗号,就不能够号召民众,势力越大反而越容易崩溃。”

      如果说这个时候庄公还没有半点防范,那就太小瞧他了。他虽然没有明面上动手,其实暗地里让公子吕作好准备。因为他知道,太叔段的所有这些动作都是他的母亲姜氏在背后推波助澜,庄公是想把太叔背后的势力连根拔起。

       但是,太叔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并没有什么动作,庄公也没有任何警告或提醒。任由太叔慢慢积累势力,因为他准备钓鱼执法,钓出大鱼来。

                                一举击溃叔段

      直到公元前722年,郑庄公二十二年,郑庄公已经三十六岁了,而太叔也到了三十三岁。太叔将自己的城郭都修缮完整,还收集了很多粮草,给士兵都配好的铠甲和武器,备好了兵车。太叔正式准备袭击郑国的都城,姜氏也准备作为内应,帮助太叔打开都城的大门。

      所有这些都没有逃过庄公的眼睛,他很快就得知了太叔突袭的时间。公子吕也早已经待命在侧,庄公说:“现在可以了。”

      公子吕毫不犹豫,立即率领二百乘兵车及二千多甲士,主动去讨伐京。正如庄公所预料,京邑的老百姓纷纷背叛太叔,太叔的士兵也不堪一击。太叔没有办法,他向南逃到了鄢地。

      鄢,是鄢国的都城,也是庄公的爸爸郑武公灭掉一个妘(yún)姓小国所在地。在今河南鄢陵北偏西的地方。

      郑庄公亲自带兵攻打鄢城,直到五月二十三日,叔段知道不是庄公的对手,他开始向北逃跑,逃到了共这个地方。这里是卫国的所在地,是卫国的一个别邑。在今河南省辉县。

      具体的战争细节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公羊传》《穀梁传》都认为庄公将叔段给杀死了,其实没有。因为在庄公打败叔段的十一年后,公元前711年,庄公在打败了许国后还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可见依《左传》记载,叔段没有被庄公杀死,只是被赶出了郑国。因为叔段曾居共,所以也称他为共叔段。

      从上面记述我们知道共叔段之乱发生在郑庄公二十二年,也就是即位后二十多年,搞一场叛变造反为什么要拖了二十多年,当时人类平均寿命也不过是四十岁左右,为什么不早一点,非要一等二十多年?

      如果说共叔段够果断的要取代郑庄公的地位,根本不需要等那么久,很有可能是叔段根本不想要造反,再不然是叔段没办法造反,那么过了这么久为什么非要挑在那时间造反呢?这很显然说明必定有所理由让叔段造反突袭。这个理由我们现在不知道了。

                                    掘地见母

     对于叔段的造反,郑庄公迁怒于母亲姜氏。他将母亲送到远离郑国国都的西边城颖去居住。这里是登封的嵩山山脚,即今河南临颖。不仅如此,庄公还对母亲发誓说:“不到黄泉,我们母子就不会相见”。

      春秋时期,孝道还是主要的价值观,庄公虽然恨母亲,但也觉得这样对待亲生母亲有些过分。所以不久庄公也有些后悔了。

      第二年,郑国有个大夫叫颖考叔的,他是登封颖谷人,是个管理、镇守郑国边疆官,正在姜氏居住地附近。他听到这件事后,也觉得庄公做得不对。他就准备了一些礼物,赶到都城,要去敬献给庄公。

      庄公很高兴,就赐饭食给颖考叔。颖考叔将食物中的肉都挑出来,放在旁边不吃。庄公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吃肉。颖考叔说:“小人有母亲,我孝敬她的食物她都尝过了,但是她没有尝过国君赏赐的肉食,请让我带给她老人家尝尝。”

      庄公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就叹气说:“唉,你有母亲可以送东西给她吃,独独我没有呀。”

      颖考叔故作惊讶地问:“敢问国君,这是什么意思呀?"

      庄公将前后经过讲给颖考叔,并且说:“我现在很后悔呀。”

      颖考叔说:“这有什么为难的?您如果挖地,挖到泉水,再开一条隧道相见不就可以了吗?谁能说这样就不对呢?”

      庄公听从颖考叔的话,让人到城颖去挖地,挖到泉水后,在旁边开一个隧道,他终于在隧道中见到了自己已经满头白发的母亲。母亲姜氏也知道自己错了,都是自己的儿子,不该偏爱小儿子,造成兄弟反目成仇。因此母子俩和好如初。

      不过后世史家可没有对庄公客气,纷纷用各种笔墨来批评、讽刺庄公的钓鱼执法,指责他作为兄长不去教育好自己的弟弟,非要等到弟弟陷入不义之境再出兵打败他。虽然最后与母亲和解,可当初对母亲处置也不算是孝道。

      当然还有之后与周王师对抗,不把王命放在眼里,还让大将射伤周天子的肩膀,更是不忠。

      庄公在政治上的成就也就只能是小霸而已。

     当然这场战争还有很多迷,比如姜氏的娘家申国为什么没有帮助她,其他诸侯也没有趁郑乱来分一杯羹等,史料记载都不很详细。我们也无法得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