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散文| 卢氡瑚:藏地游记(外二篇)| 中外文学艺术

 世界文艺图书馆 2022-09-24 发布于江苏

藏地游记(外二篇)
卢氡瑚

   雪域高原的神秘、两大活佛的传奇、五彩斑斓的经幡、藏人礼佛的虔诚…使我对探寻藏地有了不二的心愿,这也成为坐上火车去拉萨的直接动能。
进藏的天路目前规划的有五条铁路线,分别是新藏、滇藏、青藏、甘藏、川藏。从新疆出发选新藏线既便捷又直接,但从里程上讲甘藏全线740公里(不含共线)是最近的,关键的问题是这些线路都还在建设当中,只能走青藏线。当下决定从兰州驿站奔赴西藏,在当地游历一天,再从兰青线转入世界上海拨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线。
到达兰州后必须来碗正宗的牛肉面,它汤汁浓郁、小菜丰盈、面条精道,果然名不虚传!兰州大学也是必去的,这个985大学在西北排名第三,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精英。黄河母亲文化公园位于市区河的中段,高达108米的母爱山主雕塑寓意着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雕塑的背后便是浑浊奔流的河水,兰州也是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亲眼看见黄河,你就会明白其名字的由来,也可以想见它在奔跑的路上带走了多少泥沙!
坐上火车,已是上午十一时。我看了一眼路线图,分别经过西宁、德令哈、格尔木、安多、那曲、当雄6个地方。对面床铺是一个年轻的藏族女人带着两个孩子,怀里抱一个婴儿,旁边还偎着一个2岁多点的小男孩,吵闹是难免的。索性到车厢里走一走,乘客中藏民为数不少,其他乘客基本都是去旅游的。我逮着乘务员问:“到了那边地界,会不会有强烈的高原反应?”她笑嘻嘻地说:“正常情况会有些不舒服,但都是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如果难受的厉害,车上配有简易氧气瓶,可以应急。”好勒,有这样的准备咱就不怕怕了。
第二天清晨,刺眼的阳光硬生生的把人照醒,果然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啊!听到火车广播在讲:下一站那曲…我的个天哪!这里平均海抜4500米,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突然觉得头好痛。想想高海拔生长的冬虫夏草和素未谋面的牦牛,开始有了安慰。
抵达拉萨,第一站必定是布达拉宫。雄伟的宫殿依山而建,海拔3700米,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也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17世纪重建后,便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整座宫殿外部由黄、白、红三种颜色构成,完全的藏式风格,高200余米,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殿外梵音呗唱声声入耳,一番佛系氛围氤氲弥散。
为了保护文物,这里每天控制游客数量。我们拾级而上,在高海拔的地方,每向上一步都会气喘吁吁。步入白色宫殿,看见一众喇嘛正在礼佛,齐声颂经的场面很是宏大。连廊的地面上镶嵌着珊瑚、玛瑙、蜜蜡等饰物,五彩炫丽却十分低调。导游让大家闻一闻脚下黄色珠宝的味道,当真有人趴在地上率先垂范;我用手指搓了搓,闻起来果然是香甜的味道!真实的蜜蜡就是这么神奇,化为垫脚石400多年,依然芬芳犹在。
昏暗的宫殿内,酥油灯随处可见。因为布达拉宫建造时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加上明火处处,所以这里不但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级防火单位。听闻立柱上白色的点状物都是死人的牙齿,不禁有些毛骨悚然。据说藏民们结伴前来朝拜,一路五体投地嗑长头,风雨无阻。遇上身体不济丢了性命的,同伴就会带上他的一颗牙齿继续前行,到了布达拉宫把它钉在牙柱上,表示死都要完成朝圣的愿望。
白宫是达赖喇嘛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红宫便是供奉历代达赖喇嘛佛塔的殿堂。除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未建灵塔外,其他达赖喇嘛都有供奉的佛塔,这实际上是佛教特有的最高级别塔葬。来到金光闪闪的五世达赖喇嘛灵塔前,不由格外震惊!灵塔高14.84米,分塔座、塔瓶、塔顶三部分,经过处理的五世达赖喇嘛真身法体保存在塔瓶之内。塔身用金皮包裹,珠玉镶嵌,极其豪华壮观。
 仓央嘉措没有灵塔,不禁让人对这个多情多才多舛的转世灵童扼腕叹息!他在青海陨落时,几多信徒悲悯万古。他却在诗中轻轻抚慰…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
他在布达拉宫里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的街头,却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永远的仓央嘉措,被王命耽搁了诗文,却被人们千古传颂。
实在吃不惯藏餐,中午我们又跑去八角街吃了转转火锅,基本上都是四川人开的店,生意非常火爆。
大昭寺外,信徒密密麻麻,旁若无人的做着各种朝拜动作,我们只好绕来绕去,兜了个圈子才得以进门。其实小昭寺和大昭寺同时开工、同时告竣、同时开光,而且寺内都供奉着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
因为高原缺氧和睡眠不足,我们都像喝高了似的头昏脑胀,实在是吃不好睡不香啊!
第二天一早,我们乘车赶赴日喀则。西藏分前藏后藏,达赖喇嘛在拉萨布达拉宫,班禅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所以,这里也是我们的打卡点。
远处风马旗猎猎飘扬,山洼里偶然可见藏民手摇转经筒在放牧,牦牛在夕阳下奔跑。虽然时值仲秋,但雪线很明显,基本看不到什么植物,呈现在眼前的是完全的雪域风情。
扎什伦布寺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融合了西藏传统建筑特色和佛教的特点,历任班禅灵塔庄严肃穆表现的很得体。
拉萨贡嘎机场规模不大,我们将从这里飞往珠江三角洲。虽然连续六天因身体缺氧倍受折磨,但这块神秘的土地却让人深深地领略到另一种文化盛宴!

我找到北了
卢氡瑚
    中国的最北点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村,是我向往多年的地方。借着在吉林挂职学习的机遇,一直谋划着自驾走一遭。真正成行,已是2017年秋天。
进入大兴安岭地界,满眼青翠,完全没有秋天的萧条。
加漠高速,从大兴安岭地区首府加格达奇到漠河县,沿途均是林场、矿区,万里林海尽显雄浑,景观不输独库。因为路面沉降呈现在面前的是浪个里浪,一“浪”接着一“浪”,我们赶紧减速,否则就会体验被爆炒的感觉。
加格达奇感觉很神秘,实际上是鄂伦春语,意思是樟子松生长的地方。在这样的秘境中穿梭,奇秒的事情必然发生。我们的车辆正在高速路上“冲浪”,动物世界里的一幅剪影映入了眼帘。没错!野猪别动队正在横穿马路。猪妈妈领着5个小宝宝,优哉游哉地晃荡,根本不理会人间杂音。近距离看到长嘴獠牙的野猪,没有感到害怕,只感觉到它那深沉的母爱!
走进塔河,犹如步入人间仙境。云蒸霞蔚的月亮湾,景致优美的栖霞山,别具匠心的滴翠园,一个个景点令人目不暇接、赞叹不已。在大街上抬眼四望,几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看到莽莽苍苍的大森林。九曲十八弯距漠河12.5公里,位于加漠公路485公里处,此段正盘旋于半山腰上,有一个人工观景台,大约五六层楼高,登上观景台的最顶层,就可以俯瞰整个九曲十八弯,美景尽收眼底。那蜿蜒崎岖的九曲河水,如蛟龙过境迂回向前。那浓绿泛青的岸柳,挺拔俊秀的钻天杨缀满其间,真个是美不胜收!
驶入漠北高速公路,两侧翠绿的树木扑面而来。这条漠河到北极村普通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声名在外,不仅因为它是我国第一条县城通往乡村的高速公路,也是我国跨越冻土层最多、纬度最高(北纬52度)的高速公路,同时更是2009年大兴安岭人民谱写的一曲雄浑壮歌。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林带,快进入北极村时,高速公路变更为双向两车道,这是护林人的深情大爱。
心心念念的至北点踩在脚下的时候,我只想说:“终于找到北了!”
“北”字广场,各种造型通通上阵,没有一些书法造诣万万不可颂读成声,否则必会贻笑大方。到人们休憩的树林里荡了会秋千,竟然荡出了心旷神怡的感觉;找到了“北”,果然很靠谱。
神州北极碑是北极村的超级地标,背后就是浩浩荡荡向东流去的黑龙江,它也是我国最长的界河,河的对岸就是俄罗斯。大江东去浪淘沙,今朝还看风流人物!
用过午膳,前往北红村。却是天公不作美,突然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车子在风雨中飘摇,我握紧方向盘,透过密实的雨线,在窄窄的土路上谨慎地会车,生怕一个侧滑给大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北红村相比北极村冷清了许多,没有门庭若市,只见零星的茶馆酒肆在招呼客人。我们匆匆吃了些当地的饭菜,转身绝尘而去。

我是“东”到主
卢氡瑚
 
北极村之旅达成心愿,下一个目的地自然是中国东极黑瞎子岛。这个座落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抚远地界的黑瞎子岛镇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因为它位于祖国的最东端,更重要的是事关我国的领土主权,这也是14亿华夏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
从黑河市驱车前往黑瞎子岛千余公里,路途顺利的话也得16个小时左右,只能把同江作为驿站了。我们早起在黑龙江边散步,不时会遇见穿着时尚的俄罗斯人,他们当中有很多是在中国工作,毕竟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
品尝了当地百叶豆腐、大烩菜等特色小吃,我们踏上了国道331边防公路,这条路的起点是辽宁丹东、终点是我家乡阿勒泰的哈巴河县。依着秋风,花儿正芬芳吐艳;中俄大界江,驿路好风光。
达时夜幕已临,这个因松花江和黑龙江交汇得名的县级同江市在璀璨的灯光下显得十分妩媚。小城拥有国家一类口岸-同江口岸,同时是中国南北公路大动脉的北端起点,“六小”民族赫哲族主要生活在这里。
点了大碴子粥、干煎大板黄鱼、同江黑豆等美食,大快朵颐!不曾想,这竟然是一劫。同行者当中,我犹爱海鲜,干煎大板黄鱼基本收入我的胃中。偏偏午后高温,天出奇的热,估计这海鲜就变味了。夜里,肚子阵阵绞痛,甚至开始担心自己不要“躺平”于此。折腾了一宿,上吐下泻后又是一条好汉!看来中毒不深,还可救药。
翌日,照常赶路。好多路段都在维修,不是很顺畅,但风景的确不错。大多是沃野良田,偶尔路过一些村庄。抵达黑瞎子岛,已近午时。
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满语为“魔乌珠岛”,意为“马头”。岛屿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地黑熊比较多,熊在当地方言又被称为“黑瞎子”。
或许是过了旅游高峰期,这边的游人比想象中的少很多。在纯木搭建的票房门口,几个人正在排队买票。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我们穿过迂回的栏杆,登上了摆渡车;景点自选,随时上下。需要登岛,穿过抚远水道之上1606米的乌苏大桥即到。
这片中国最大的熊园里面,现有130多只带有“白色围脖”的东北特色野熊和其他动物。每遇到熊,大家都会和它拍照合影,毕竟黑瞎子岛是它的地盘啊!
东极宝塔非常壮观,建筑细节彰显了地标特点。广场直径171米,代表黑瞎子岛回归的171平方公里领土,上刻太极图案;塔高79米,寓意黑瞎子岛79年后回归祖国,目前是中国最高的塔;塔身为汉唐风格,周边的56根浮雕柱代表中国56个民族。
湿地公园2256米的漂浮式木栈道较为独特,两侧的乌拉草成簇成片,一派繁荣。
中俄交接仪式旧址,在临近国境线上矗立着一块大背板,上面同时用中俄两国文字书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不远处是259号界碑,这是“一岛两国”的标志,印证着半个黑瞎子岛在被俄国侵占79年后正式回归祖国。
站在中国东极的土地上,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卢氡瑚,女,汉族,公务员。在报刊杂志发表工作信息和散文200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