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魂——中国古代玉文化展

 天宇楼33 2022-09-24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玉魂——中国古代玉文化展”以历史时间为脉络,通过410件(套)展品,将中国玉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分为史前(新石器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魏晋南北朝至清代四大部分,将中国古代玉器文化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作为叙事主体,以此展现中国玉器发展历程中所呈现出的神圣化、礼仪化、道德化和审美化等特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虎头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这组玉虎头是肖家屋脊文化中典型的动物形玉器。两件圆雕虎头两侧有穿孔相通,构形精练,圆睛有神,或为辟邪瑞兽,或为通天神兽。片状虎头,以圆雕结合双面阳线勾卷纹、阴刻与镂空表现出虎耳、鼻、眼、微张之嘴部有咬合之獠牙。嘴部的圆孔可系挂穿戴,为巫觋用于沟通人与神的灵物。肖家屋脊文化中出土较多虎形饰,表明这一时期崇虎信仰非常盛行。

图片

獠牙神像玉牌饰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残宽7.9厘米,高4.7厘米,厚0.3厘米 2018—2019年澧县孙家岗遗址M149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透闪石,灰白色不透明,多黄沁。片状,方形。正面阳纹,背面有对应阴纹。顶面正中有钻孔,底面见三个钻孔。此件玉牌饰神人表情夸张,巨目獠牙,是先民心目中“神祖”的形象,与各地出土的神祖形象极为相似,当为同源发展的原始宗教信仰。同时,此牌饰既反映出当时玉器制作工艺水平的精湛,又向世人描绘出先民精神世界的图样。此神像是嵌饰在长杆上,用以招降神灵。

图片

图片

鸟首玉璜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整体宽6.7厘米,高5.5厘米,器身宽1.2厘米,厚0.5厘米 2018—2019年孙家岗遗址M147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质地透闪石,受沁呈鸡骨白色,片状,整体呈U型,一端雕出鸟首与项部,另一端呈尖状,鸟首向外,勾喙,有顶翎,两面对称以阴刻线表现出眼、喙、颈、羽等特征。玉璜多为巫术仪式服务的礼器,作为装饰品挂戴在身上,既可以彰显身份地位,又以此沟通神与人之间的关系,期盼获得神灵护佑,突显玉器的通灵特征。

图片

图片

绿松石小璧 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距今9000—7900年)直径1厘米,厚0.3厘米 1993年澧县梦溪乡八十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略成圆形,较薄,中心穿有一小孔,光素无纹,这是南方地区出土年代较早的绿松石制品,经抛光后散漫出柔润淡雅的光泽,成为从石器中分离出来的精美饰品,是玉质装饰品的前身,体现出玉器、石器分化的最初动力源于古人对美观和实用的现实追求。

图片

图片

球形玛瑙珠 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距今9000—7900年)长1.1厘米,宽1厘米,高1厘米 1993年澧县梦溪乡八十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这件玛瑙球形珠是南方地区出土的时代较早的玉髓类器物。因其自身的颜色与质地的不同,被率先从石质器物中分化出来,被抛光打磨之后,成为彰显地位与审美意趣的人类早期物品。

图片

带穿石饰 新石器时代 通长4.8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 南阳市方城县杨娄庄采集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石质,通体磨光。扁平状,不规则形,上部有一个对钻穿孔,或为穿戴系绳之用。此件石饰磨制、打孔等制作工艺已趋于成熟,属于石器与玉器开始分化阶段的产物。

图片

图片

玉戚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距今6500—5300年)长20厘米,宽13.45厘米,厚0.4厘米 2004—2005年洪江市高庙上层文化遗址M27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整体为玉斧形,顶端两侧有“扉棱”,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带有“扉棱”的玉器。玉戚与玉钺同源,是由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演化而来,属于玉礼器,此玉戚显然非一般部落成员持有,是拥有者军事领袖的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玉礼器的出现,反映出古人精神世界的转变,原始宗教开始萌生,部落成员等级逐步分化。玉礼器既作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又成为敬天事神的圣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玦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距今6500—5300年)直径5.7厘米,边最宽1.2厘米 2004—2005年洪江市高庙上层文化遗址M26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玉璜 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距今6500—5300年)长23厘米,最宽处1.4厘米 2004—2005年洪江市高庙上层文化遗址M26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玉笄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也称后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长15.7厘米,最大径0.72厘米 1991年澧县孙家岗遗址M14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玉笄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长9.8厘米,宽0.86厘米 1991年澧县孙家岗遗址M14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方柱形玉管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长2厘米 1991年澧县孙家岗遗址M14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玉璧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直径4.4、厚0.3厘米 1991年澧县孙家岗遗址M14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圆片状玉坠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最大直径1.85厘米 1991年澧县孙家岗遗址M14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条形玉坠 新石器时代肖家屋脊文化(公元前2100—前1700年)长1.81—1.85厘米 1991年澧县孙家岗遗址M14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石珠管串 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距今9000—7900年)长1.2—2厘米,直径1—1.2厘米 1988年澧县大坪乡彭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此类石珠管串饰在彭头山文化的彭头山遗址出土有56件、八十垱遗址出土有162件,材质为油页岩类,近似墨碳石,质软,外表乌黑铮亮,均呈近圆柱形体,两端对钻孔。两端面不平整,略成七边或八边形。此5件石珠管出土于彭头山M37,放置在盆骨中央,是湖南目前已知最早的珠管串饰,可起装饰作用。

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在中国玉器史上,经过史前、夏商、西周三个阶段,礼玉制度逐渐完善。史前各区域文明中,均已有玉礼器出现,如玉璧、玉琮、玉戚、玉钺等;夏商时期是礼玉制度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至西周时期,已形成一套非常完备、等级森严的制度规范。在这一时期,玉器品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兵器、工具礼仪化特征非常明显,玉礼器空前繁荣,祭祀礼器、仪仗礼器、丧葬礼器俱全,即使是起装饰作用的佩饰,也承担了礼仪的功能。“以玉载礼”,成为时代风格。

图片

玉牙璋 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300—前1550年)通长25.7厘米,宽6.2厘米,内宽5.2厘米,厚0.4厘米 南阳市桐柏县月河镇左庄村M1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玉质受沁呈黑褐色,局部微透,体狭长扁薄,柄部有一单面钻孔。阑两侧饰牙形脊,一面刻有十五道凹弦纹,刃端改制后为平齐状,一面稍磨。牙璋为古代祭祀所用的礼器,用途广泛,也是王权社会持有者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图片

玉鸮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长7.8厘米 1964年洛阳市北窑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图片

玉鸟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长7厘米,宽2.1厘米,厚0.2厘米 洛阳市林校M10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图片

玉鸟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长5.4厘米,宽2.4厘米,厚0.2厘米 洛阳市机瓦厂M418出土 洛阳博物馆藏

图片

玉蚕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长4厘米,宽1.2厘米,厚0.7厘米 洛阳市机瓦厂采集 洛阳博物馆藏

图片

玉玦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直径3.4厘米,内径1.3厘米,玦口0.2厘米,厚0.4厘米 2012年南阳市宛城区夏响铺村M5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玉璜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通长11.2厘米,宽2厘米,厚0.2厘米 2012年南阳市宛城区夏响铺村M5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玛瑙串饰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管:长0.7—1.4厘米,直径0.6—0.9厘米;珠:长0.2—0.6厘米,直径0.4—0.9厘米 2012年南阳市宛城区夏响铺村M20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龙形玉佩 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通长5.4厘米,宽3厘米,厚0.3厘米 2012年南阳市宛城区夏响铺村M5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君子之仁,比德于玉,温润而泽。春秋战国,风云激荡: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玉器被儒家学者人格化,赋予道德内涵。管仲提出“玉有九德”,孔子增为“玉有十一德”,荀子则主张“玉有七德”。及至汉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丝绸之路畅通,优质玉料涌入中原,玉器空前繁荣。此时,“玉德”被进一步凝练,刘向提出“玉有六美”,许慎认为“玉有五德”。古之君子必佩玉。至此,玉德内涵更为完备,成为汉代贵玉思想的理论依据。

图片

云龙纹玉环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直径3.6厘米,孔径1.8厘米,厚度0.35厘米 南阳市桐柏县月河镇左庄村M1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龙纹扁长条形玉饰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长7.6厘米,宽2.2厘米 南阳市桐柏县月河镇左庄村M1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龙纹管状玉玦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直径1.95厘米,孔径0.9厘米,高2.55厘米 南阳市桐柏县月河镇左庄村M1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龙纹玉韘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长4.1厘米,宽2.65厘米,内径2.1厘米 南阳市桐柏县月河镇左庄村M1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片

管状玉玦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高2.75,直径2.2,孔径1—1.2厘米 南阳市物资城M1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这2件玉器为贵族的佩饰用玉。扁长条形玉饰双面纹饰相同,两端皆饰龙首纹,身饰云纹。管状玉玦器表用阴线刻兼浅浮雕的手法刻有兽面纹和云纹。两器线条圆曲婉转、造型构思巧妙,为春秋佩玉之典型器。

图片

双凤出廓玉环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高7.2厘米,宽8.3厘米,厚0.4厘米 南阳市拆迁安置办公室M164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组玉佩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玉管:直径1.8—2.2厘米,孔径0.8厘米,通高3.1厘米;玉环:直径6.3厘米,孔径4.4厘米,厚0.4厘米;双首龙形玉佩:长9.7厘米,宽4.2厘米,厚0.4厘米;青色玉璜2件:长5.3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褐色玉璜2件:长5.6厘米,宽1.7厘米,厚0.4厘米;蜻蜓眼玻璃珠3件:直径1.4厘米 1985年澧县新洲M1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战国时期佩玉盛行,特别是组玉佩,它是由丝绳串联多件玉器成组悬挂在身上的佩饰玉。其作用为标榜步态和表明身份,体现佩戴者如玉般纯正贤德的高贵品格。其社会地位越高,所佩戴的组玉佩串饰俞多、俞精美、俞繁复。此组玉佩以玉管、玉环、龙形玉佩、玉璜、蜻蜓眼玻璃珠为主要构件,多成组对称使用,系于胸腹下。工艺精湛,造型生动传神,体现了这一时期高超的琢玉技巧和崇玉、尚德的社会风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葬玉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双面透雕长条龙形玉佩2件:长18.8—19厘米,宽6厘米,厚0.4厘米;玉璧2件:直径5.6—7.3厘米,孔径2.4—3.3厘米,厚0.4—0.5厘米;扁条形玉佩2件:长5厘米,宽1.5厘米,厚0.35厘米;“几”字形透雕龙形玉佩:长13—14.4厘米,宽3.8—4、厚0.4厘米 1991年澧县新洲M1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此组玉器出自湖南澧县新洲一号战国墓,包括谷纹玉璧、玉琥龙和扁条形玉器,器型较大,属随葬玉器。玉琥龙是一种楚式葬玉,被认为是引导亡者升天的器物,活人不能使用,多见于楚人墓葬之中。玉璧本身具有殓葬功能,用于表明身份和殓尸。多将其置于墓主胸背处或周围,玉璧亦可镶嵌于棺木的头挡之上,以引导死者灵魂升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玉贝带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透雕兽纹玉带扣:长8.8厘米,宽4.4厘米,厚0.5厘米 玉贝:长1.6,宽1.1厘米 1975年长沙市咸嘉湖陡壁山长沙王后曹女巽墓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此组玉器出自长沙王后曹(女巽)墓中。两件玉带扣均呈长方形,框内单面透雕一兽,器两端有圆而缺的穿孔。玉贝两边琢成齿状纹,玉质洁白,两端各有一穿孔,是连缀在腰上的装饰物。三者组合而成为贝带。贝带是以胡式带为原型,以中原流行的贝类饰物进行装饰的一种腰带,多见于汉代贵族墓葬之中,用于彰显王侯威仪。

图片

玉琮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高4.2厘米,宽6—7厘米,内径5.5厘米 南阳市物资城M1出土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青色玉,通体磨光,部分受沁呈黑漆古色,系旧玉改制而成。玉琮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代表器,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礼制衰微,玉琮的形制已不再严谨,大多短小,光素无纹。这一时期玉琮作为礼器的功能虽有所减弱,但仍然具一定的祭祀神灵和敛尸的作用。《周礼?春官?典瑞》“疏璧琮以敛尸”即指此。

庙堂灵物入人间烟火,王权之玉成凡尘雅玩。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社会动荡,民族之间大融合,加之西风东渐,玉器发展迎来大唐盛世,脱离礼制约束,走向世俗,在造型与纹饰上极富异趣。宋代日用器与陈设器增多,花鸟装饰品清新典雅,随着宋人尊古思潮的风行,上追商周,兼仿汉唐,开玉器制作新气象。辽金元玉器民族特色鲜明,风格雄奇豪放,与宋玉相映成趣。时至明清,随着帝王的喜爱、文人的推崇、产销市场的昌盛、玉料的畅通、名匠的涌现,玉器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随身佩戴、生活实用、把玩陈设,无处不在的珍玩雅物。

图片

图片

琥珀兽形饰 晋(公元265—420年)长1.4—2.6厘米 1958年长沙市王公塘M1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图片

炭精兽形饰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长3厘米,宽1.7厘米,高2.5厘米 重庆市宝轮院出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基本已不再蕴含商周时期玉器神秘庄严的政治和宗教气息,虽仍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沿袭自汉代的神仙思想,但已逐渐贴近生活,走入平常百姓家,是中国玉器从神秘化走向生活化的过渡时期。

小型动物形玉雕件常见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中,呈趴伏或蹲跪状,常以琥珀和炭精作为原材料。这些小兽器型虽小,却也雕刻得颇为细致,与其他材质制成的珠、管类饰物一同穿绳后系于颈部或腕部,是西汉史游《急就章》中记载的“系臂狼玕虎魄龙”、“射魃辟邪除群凶”的辟邪消灾之物。

图片

花卉纹玉梳背 宋(公元960年—1279年)长9.1厘米,宽3.4厘米,厚0.2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扁平片状,呈半月形,浅浮雕折枝花卉纹,花叶以短阴刻线装饰。宋代的梳篦较前代更为宽大,不仅仅是梳头的工具,也是固定女子发髻的装饰物,所以制作得尤为精致。

图片

嵌宝石金戒指 明(公元1368—1644年)直径1.9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随着玉料及宝石来源的广泛、工艺的进步,明代贵族对玉器的要求之高不仅体现在大量使用和田玉上,而且利用各种宝石进行繁复的镶嵌是该时期用玉特征之一。美丽的猫眼石、珍贵的红宝石、蓝宝石等被大量镶嵌在各类贵重金属制成的佩饰上,尽显雍容华贵。

图片

桃形玉带饰 明(公元1368—1644年)长6.1厘米,宽6厘米,厚0.7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片

叶形玉饰 明(公元1368—1644年)长7.5厘米,宽3.1厘米,厚0.4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片

缠枝花卉纹玉佩 明(公元1368—1644年)直径5.8厘米,厚0.4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片

凤鸟形玉佩 明(公元1368—1644年)长7.1厘米,宽4.7厘米,厚0.4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片

螭衔灵芝纹玉饰件 明(公元1368—1644年)长6.9厘米,宽5.4厘米,厚0.5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片

人物纹玉扣 清(公元1644—1911年)宽5.4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片

镂空龙纹玉带扣 清(公元1644—1911年)长6.1厘米,宽7.1厘米 长沙博物馆藏

图片

船形玉摆件 明(公元1368—1644年)长8.8厘米,宽1.2厘米,高3.7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春水秋山玉一组

图片

①镂雕松下双鹿纹玉饰件 宋(公元960—1279年)长6.3厘米,宽8.3厘米 长沙博物馆藏

图片

②镂雕鹅穿花玉饰件 金元(公元1115—1368年)长9.5厘米,宽4.8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片

③镂雕龟鹤纹玉饰件 元(公元1271—1368年)长8.4厘米,宽4.4厘米 长沙博物馆藏

图片

④镂空雁穿荷叶纹玉饰件 元(公元1271—1368年)长6.2厘米,宽5.1厘米 长沙博物馆藏

图片

⑤镂雕大雁穿荷枝纹玉饰件 元(公元1271—1368年)长8.3厘米,宽6.6厘米 长沙博物馆藏

图片

⑥鹘啄鹅玉饰件 明(公元1368—1644年)长6.1厘米,宽4.8厘米,厚0.4—0.7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这组春水玉、秋山玉表现了北方草原、山林天高地阔、飞禽走兽自由驰骋的自然风貌,是契丹和女真弋猎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一题材也受到汉人的喜爱。它源于北方的捺钵制度,即皇帝每年春季和秋季的围猎活动,最早出现于辽代,盛行于金元时期。这两种玉器的背面都有穿孔或系环,可作为随身的配饰,或为玉绦环,与带钩相配使用。

图片

谷纹玉璧 明(公元1368—1644年)直径7.5厘米,孔径3厘米,厚0.5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图片

玉蝉 清(公元1644—1911年)长5.8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蝉形玉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商代至战国墓葬常作为佩饰品随葬。玉蝉作为葬玉中的口琀,最早见于西周早期墓,但直到汉代才发展成为普遍习俗,并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明清时期常以汉代玉蝉作为仿古的对象,有片雕和圆雕两种。清代玉蝉纹饰多样,写实手法与仿古纹饰同用。

图片

折枝牡丹纹玉带扣 明(公元1368—1644年)长12.6厘米,宽4.9厘米 长沙博物馆藏。玉质佳,碾磨精细,钩头作龙首形,钩面上浮雕折枝牡丹纹。带扣是连接革带的工具,早在春秋时期便已产生,起初为北方少数民族使用,由带钩和扣件两部分组成,可分为固定扣舌和活动扣舌两种形制,以金、银及玉质多见。

图片

饕餮纹玉鼎 清(公元1644—1911年)高17.5厘米,长15厘米,宽11厘米 湖南省博物馆藏。青铜鼎本盛行于商周时期,是国之重器,其基本形制有两种:一种是圆鼎,一种是方鼎。玉鼎是仿商周青铜彝器而成,汉代已出现玉鼎,但其后各代几乎没有发现,清代又开始成为仿古玉最重要的品类之一,清代玉鼎材质优良,造型大气厚重,雕工精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