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与漳州

 南方的海 2022-09-24 发布于福建

王阳明(1472—1529),本名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元1472年10月31日)生于浙江余姚,明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元1529年1月9日)卒于江西大余,享年57岁。因早年曾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读书,创办阳明书院,故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一生文治武功,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号文成,从祀孔庙。

明正德年间,漳州的詹师富与广东的温火烧集聚6000多名“山贼”,在闽粤交界的漳州南部山区一带占山为王,并和江西南安的谢志珊、蓝天凤,广东的池仲容等沆瀣一气、结成联盟,与朝廷分庭抗争,致使“三省骚然”。明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王阳明由南京鸿胪寺卿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并于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十六日抵达赣州开府上任,正式巡抚包括漳州在内的“八府一州”(江西的赣州、南安两府,广东的韶州、潮州、南雄、惠州四府,福建的汀州、漳州两府及湖广的郴州)。正德十六年(1521年)六月十六日升任南京兵部尚书,是月二十日离赣,结束了他巡抚漳州四年多的任期。

王阳明受命巡抚南赣汀漳期间,曾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一月底至四月初,大约2个月时间,亲率2000精兵入闽平漳寇,打响他建立功业的第一仗——漳南战役,攻破了盘踞在漳州南部闽粤交界山区数十年之久的40多座山寨,肃清了以福建詹师富、广东温火烧为首的山民暴乱,得了巡抚南赣汀漳的第一场胜利。并分别于正德十二年(1517)五月二十八日、正德十三年(1518)十月十五日,两度向朝廷上书《添设清平县治疏》、《再议平和县治疏》,析南靖县清宁、新安里,添设平和县。平和县成为王阳明立功的第一站。也可以说,在当时巡抚的“八府一州”中,漳州府是王阳明立功的第一站。

“漳南战役”一仗,对于王阳明来说,在军事上,检验了其军事理论在实战中的运用效果,进一步完善选练民兵机制,调整指挥系统,特别是“行十家牌法”、“挑选民兵”、“预整操练”等措施成为其立功的不二法宝;在政治上,推进巡抚制度的改革,申明赏罚制度,让朝廷改命提督,授予兵权,给予令旗令牌,使得便宜行事;在社会管理上,析里置县立治,巩固地方政权,强化基层治理,尝试探索了一条“添设县治控制贼巢,建立学校移风易俗”的长治久安之策;在理学发展上,开始体悟“破心中贼难”之所在,兴倡礼义之习,做足“正人心”功夫,萌发“致良知”的学说,逐步完成了心学体系的最终建构。“漳南战役”让王阳明在建立功业上有了更多的理论自信、军事自信、指挥自信,成为其从“五溺”走向“真三不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对于漳州来说,因王阳明的两度上疏奏请朝廷,析划里图,添设平和县,才让一个“远离县治,政教不及,民众罔知法度”的盗贼强梁之区,变成“百年之盗可散,数邑之民可安”礼义冠裳之地,这对稳定漳州地区的社会秩序有定鼎之力。王阳明巡抚期间的所有施政决策、问政理念、治理方法覆盖当时的漳南道(下辖漳州、汀州两府)全境,并在漳州府留下深深的阳明问政风格,影响着漳州的长久发展。同时通过推行“十家牌法”,举“乡约”、兴“社学”等措施,规范乡村管理,规范乡民道德,维系秩序,化民成俗。实行建学校、易风俗、强教化等安民政策,告谕百姓要勤农业、守门户,爱身命、保室家,孝父母、养子孙,形成了“读书无论贫富,岁首延师受业,虽乡村数家聚处,亦各有师”的尚儒景象,收到了“盗将不解自散,行且化为善良”的“散盗安民”的功效,使平和成为“弦诵文物,著于郡治”“人为诗书,家成邹鲁”之地,这对完善漳州的社会治理有奠基之功。王阳明通过“漳南战役”,让中国版图有了平和县,开创了平和县、乃至漳州市一个的全新时代。

明崇祯年间,与王阳明同为浙江人的施邦曜知漳州府、王立准知平和县,将阳明心学在漳州的传播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施邦曜(1585—1644),字尔韬,号四明,浙江余姚人;万历癸丑进士。施邦曜在知漳州府期间,将隆庆谢氏刻本《王文成公全书》进行分门别类,条分缕析,按理学、文章、经济三帙归类整理,汇编成《阳明先生集要》,共三编十五卷(其中《理学编》四卷介绍阳明的哲学、《经济编》七卷介绍阳明的事功成就、《文章编》四卷介绍阳明的文学成就),并授梓于平和知县王立准督刻,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秋肇工开刻,崇祯八年(1635年)夏末竣工,学界称其为崇祯施氏刻本。

这部刊刻于平和的《阳明先生集要》崇祯施氏刻本,成为后来多家翻刻的底本,与隆庆谢氏刻本,并称阳明著作两个极为重要的版本,是研究阳明学术的人不可不知,不可不查的基本资料,为阳明学的传播发展做出贡献。1916年,美国学者亨克将首刻于平和的《阳明先生集要》之《理学编》翻译、出版为《王阳明的哲学》,使阳明心学的著作向欧美等西方国家传播。从这个意义来说,漳州是阳明心学向西方国家传播的首发地。

正如阳明后学兴化府推官曹惟才在崇祯七年(1634)为施邦曜的《阳明先生集要》所作的序文中赞叹的:“此清漳一块土何幸,宋有紫阳,而明又有(阳明)先生也。则从此之聿新,不独漳之山水灵也,凡诵紫阳而仰先生者,皆良知灵也。”

作者简介:

张山梁,男,1967年1月出生,福建平和人。“闽中王门”学者、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研究分会理事、福建省地方志中青年学术研究骨干、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县直某机关单位。出版《心灯点亮平和》论著,主编出版《平和年鉴》《阳明平和》4部,曾在《福建文史》《福建史志》《闽南风》《福建日报》《厦门晚报》《闽南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00多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