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时,一抗日县长陷入包围,伪村长当着敌人的面道:还不去耙地

 青史如烟 2022-09-24 发布于山东

1940年3月25日,清晨。

孟乡屯白庄村村口,拾粪的张有三从村口草窝内直起了身,然而,下一秒,他的身子便不由地僵硬了起来。

眼前的这一幕,令张有三不禁头皮发麻。

只见几十个“黄皮狗”(抗战时民众对伪军的蔑称)簇拥着一队戴头盔的日军,正沿着村头的小路,向着村内急速奔来。

“坏事了!”

张有三来不及多想,心里低呼一声,当即便背着粪篓,猫着腰向村长白九福家的方向跑去。

白九福家昨晚来了“客人”。

而这个客人的身份,张有三也知道,枣强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兼统战部部长——郭鲁。

郭鲁

白九福这个村长,虽然明面上给日伪军办事,替汉奸政府维持乡村秩序,整日里对过往日伪军、汉奸头目迎来送往,甚是殷勤。

但实际上,白家后院就设有一个地下党秘密交通联络点。

白九福平日里经常秘密搜集敌方文件、情报消息,然后派人悄悄送往附近各联络点,是个名副其实的“白皮红心”村长。

抗战时期,不少抗日人员经常悄悄来到白九福家,了解敌情、住宿,对于大家来说,夜宿在白九福这个“汉奸村长”家里,是再安全不过了。

毕竟日伪方面肯定是做梦也想不到,像白九福这种“大大的良民”,竟然会是一个私通八路的主儿。

昨天晚上,郭鲁来白九福家中了解敌情,夜里便住在了白家。

清晨,张有三拾粪的时候,从白九福家经过,瞥见了郭鲁的身影,因此,当他看到村口的日伪军时,下意识就想到了——郭县长,有危险

“哗啦”,白九福家的院门被猛地推开,气喘吁吁的张有三,带来了日伪军已经进村了的消息。

郭鲁一听,顿时急了,他扭头对白九福说:

“敌人来得这么急,也不知道是得了情报还是有别的原因。我不能继续留在这里了,万一我被捕了,就把你给连累了。”

说罢,郭鲁便要离开白家,准备稍后设法强行冲出白庄村。

“先别急,”白九福走上前,拉住了郭鲁的胳膊,“郭县长,这会儿再走,恐怕已经来不及了。你沉住气,相信我,在我家你就听我的。”

随后,白九福将院门后的扫帚扔给了郭鲁,让他去扫院子。

白家在当地是个富裕大户,仅田地就有五十多亩,平日里家中雇些长工,干些农活家务,也很正常。

郭鲁拿起扫帚,才扫了几下,就听见门外一顿嘈杂声响,几名日伪军紧跟着便冲进了院内。

白九福一见众人,赶紧上前迎接,脸上堆满了笑,不停地躬身点头。

“他的,什么的干活?”领头的日军扫了一眼院子,然后指着正在扫地的郭鲁问道。

“皇军,这人是给我扛活的。”白九福赶忙回答道,随后,他扭过头,催促郭鲁道:

“还不去饮牲口,杵在这里像个木头棍子似的。”

“东家,饮过了。”郭鲁微微低头,配合着回答道。

“饮过了,那你咋不赶紧套上车去村西耙地?”白九福有些埋怨道。

“东家,我倒是想出去,但他们把村子都围了,不让出去呀。”郭鲁眼睛撇了撇眼前的一众日伪军,为难地说道。

白九福听罢,一阵冷笑,他大声斥责道:

“哎呀,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开窍呢!我整天为皇军东奔西走办事儿,他们不让别人出村,还能不让咱家人出去呀!”

白九福看了看旁边的伪军队长,点着头道:

“您说是吧?”

那伪军队长平日里收了白九福不少好处,此时也自然不好当着众人面,驳了对方的面子,当即点了点头。

白九福一看,登时高兴起来,赶紧招呼众人进屋内去喝茶,当他走到屋门口处之时,白九福扭头看了看还站在院内的郭鲁,大声道:

“快去吧,万一有人问,你就说皇军在咱们家正喝茶呢,谁也不敢拦你。”

郭鲁随即答应了声,然后赶着牛平静地出了家门。

当天上午,几名日军、伪军头目,被白九福引入了内屋,进屋之后,一名日军伸手比了个“八”字,问白九福:

“你村有这个的?”

白九福跟着比了个八字,然后说道:

“要有这个,我还不是早就给您汇报了,咱们皇军整天来这儿,八路军谁敢过来呀!”

听了白九福的保证,一众日伪首脑也就放松下来,大家随后品茗而谈,其乐融融。

然而,日伪军众们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刚才,大家眼睁睁地看着一名抗日分子,堂而皇之地走了出去。

而此时,当日伪军众坐在屋内喝茶之时,郭鲁已经通过了敌人的哨兵,离村子越来越远。

随后,当他看了看后面再没动静之后,便拐弯朝孟屯村而去,最终逃出了生天。

一场危机,彻底化解。

       在那个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