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行合一”:这样提升专业能力才是当下教师所亟需的

 wangzh311 2022-09-25 发布于浙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一直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灵魂,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然而,当下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培训缺乏系统的规划,教师在入职之后需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阶段需要运用不同的培养方式。但无论是职前培训还是职后培训都不太重视这一方面。

其次,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在高校的师范类专业课上,教师学到了各类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业理论,却没能和实际教学紧密结合。而毕业进入学校之后,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学实操上,很容易抛弃过去所学的理论。

而更为显著的一点是缺少系统理论的指导。举例来说,教师最核心的是教学能力,教学能力背后需要有教学思想作为支撑。但如今,很少有教师培训是按照一定的教学思想来做培训规划的。

比如,有学校邀请不同研究背景的专家来给教师作指导,但这些专家所倡导的核心思想往往并不统一,这也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上的无所适从。

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师专业能力培训?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教授及其团队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些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他们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构建了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实训系统。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胡卫平

众所周知,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贯穿教师职业发展的全过程,表现为从新任教师、骨干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不同专业发展水平,不同水平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思维特点、能力水平和发展诉求。而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为不同水平的教师“量身定做”相应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

图片


这一实训模式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从教师专业能力的层级结构出发,在不同的阶段匹配相应的能力训练,螺旋式上升地培养教师的基本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与自我发展能力、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这五大专业能力。

图片


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当下教师培训缺乏系统性规划的问题。

同时,针对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系统制定了“思行合一”的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指导+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自主反思+行为反馈”的五大学习模块。每一个培训专题下,理论讲解占据1/3时间,剩下2/3的时间主要用于案例分析。

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专业能力实训的所有专题内容都是在思维型教学理论这一教学思想的统一指引下,使得教师能够构筑核心的教育思想内核,并用它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

为了有效提升更多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胡卫平教授团队自2010年起就计划编写教师专业能力系列丛书,经过多年的沉淀,终于在2019年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6册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丛书,涉及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提问能力、互动教学能力)、教育能力(班主任胜任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教学反思能力)三个方面。

图片
▲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下的教师专业能力实训丛书

这其中的每一本书都由思维型教学团队的研究者在思维型教学理论的统一引领下,基于深厚严谨的理论研究背景,按照“理论指导+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自主反思+行为反馈”的专题实训模式,结合生动鲜活的教学案例,系统编写了这一专题下的教师专业能力实训指南。

该丛书入围2019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在该丛书涉及的六项教师专业能力中,教学设计是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而课堂提问在帮助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现状、启发思维等多个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教学设计能力与课堂提问能力入手,进行简单介绍。

教学设计能力实训

教学设计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一节课效果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学设计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

陕西师范大学严文法副教授在教学设计能力实训部分,围绕教学设计的环节,共设计了现代教学设计概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情境设计、教学评价设计、教学设计的预设与生成8个小专题。每一个小专题融合理论阐述、教学实操和案例分析,由一般到具体,由浅入深。

图片


严文法对当下教师的教学设计做了敏锐的剖析。比如在教学目标设计这一专题中,他对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容易出现的几类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

1

第一:无教学目标

教师把教学目标的设计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无视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主旨与灵魂的作用,无视教学目标的导向、诊断、调控与评价功能,略过教学目标直接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

图片

2

第二:教学目标过于笼统、含混

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常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目标过于笼统,使用的动词多是不可测、难以评价的,如“了解”、“知道”、“理解”、“掌握”、“运用”等,很难去清晰界定和衡量、评价。另一个问题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过大,与教育目的、课程目标混为一谈。还有一个问题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放之四海而皆准”, 适用于某类课堂的教学目标。

3

第三:教学目标脱离教学实际

有些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相脱离,教学实际不能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服务,教学目标的设计也不能指导教学实际,甚至目标与实际完全不符,是相互割裂的。

图片

4

第四: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提倡以学生为行为主体,教学目标侧重为学生学习的目标。而在部分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中,陈述的主体往往是教师或者教学内容,比如“通过······的教学,使学生······””通过……的教学,培养学生……”等。

5

第五:教学目标缺乏个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照抄照搬教学参考书、网络上教学设计文本中现成的教学目标,内容空泛、千篇一律,并未充分考虑具体课时、教学环境、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教学目标虽然以字面形式呈现出来,但是与实际的教学全然脱离,教学随意,教学目标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与此同时,通过案例的评析,教师能更直观地理解教学目标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

图片

某教师设计的《岳阳楼记》一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逐步加强文言词汇的积累。

2、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

3、概述本文写景抒情、运用对比突出主旨的特点及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4、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 指导学生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读出情感。

2. 揣摩本文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3. 揣摩本文的立意美、意境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思考本文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体现的作者的政治抱负及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意义,激发学生走出自我,胸怀天下,以利民为己任,以强我中华为宗旨,积极进取,大胆开拓,做一个精彩的人,做一个大写的人。

点评:

该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从教学目标维度的设置上来看,目标设计不完整。

(2) 行为主体为双主体有些目标行为主体是学生,而有些目标行为主体是教师,比如认识、背诵、概括等行为动词的主体是学生,而指导、激发等动词的行为主体是教师。

(3) 目标过多,有些可以整合。

(4) 如果不是情感目标里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其他目标中我们看不出这是范仲淹《岳阳楼记》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不具备课时特征,指向不明确。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般没有具体结果,比较适合选用体验性动词,“领悟”一类的内化的体验性目标,其完成的前提应该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课堂提问能力实训


课堂提问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课堂互动能力,与学生的思维发展密切相关。好的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图片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韩琴,深耕课堂提问研究领域近20年。在课堂提问能力实训部分设计了课堂提问概况、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教师提问的技巧、教师提问的误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5个小专题。从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地培养教师的课堂提问专业能力。

在实践部分,韩琴将每个知识点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案例来讲解,更易于教师理解。

例如,教师提问的技巧这一专题中提到课堂提问要把握两个“度”,第一个是设置梯度,第二个是难易适度。

图片

设置梯度首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上设置疑问,在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先从简单的问题问起,然后一步步问到核心问题。有些问题是由局部到整体组成的,可以先从一个一个小问题入手,然后把各个小问题的答案综合起来,概括出核心的内容。

其次,设置问题的时候把握梯度之间的跨度和衔接,梯度之间的跨度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像走台阶一样,必须是一步一步走过去的,而且“台阶”还不能太高。跨度太大,学生思维够不着;跨度太小,失去挑战性,学生不感兴趣。梯度之间的衔接则使学生“走台阶”时迈步更稳,有利于保持思考的连贯性。

针对这一要点,以一节数学课的为例:

图片

课堂背景:教师先复习了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从一连串相同数的相加得到类似“3个5相加”这样“几个几”相加的算式。为学习乘法的概念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
5+5+5是3个5相加,那么4个5相加怎样列式?5个5、100个5、1000个5相加呢?大家发现什么了?列的式子越来越……

问题2:
乘法是指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那加法与乘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是如何转换的呢?

教师又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引导:

(1) 教师:你们看,这是几朵小红花?
学生:2朵
教师:我们把2朵小红花看成一组。
(然后教师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 教师:一共摆了几组小红花?
学生:3组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板书:2+2+2=6)

(3) 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
学生:相同加数是2
教师: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 再写乘号“x”

(4) 教师: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
学生:3个
(板书:3个2)
教师:乘号后面写“3”, 这个3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板书算式:2 (相同加数)x3 (相同加数的个数)=6)

当学生学会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时,教师再提出问题3。

问题3: 
看来大家都学会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了,那么老师再提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能用乘法计算呢?

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呈现出算式“4+6+9”的式子,提问能否改成乘法算式?为什么?

教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以后我们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要用乘法计算。

图片

针对上述案例,韩琴进行了解析:

教师在复习加法的基础上,引入乘法的概念,说明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乘法是一种简便的方法,是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的新方法。通过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得出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推出为什么要用乘法(动因), 乘法的列式方法(归纳总结思维), 以及乘法的适用条件(变式练习,提供应用和迁移)这三个主要问题(问题1、问题2、问题3可归为同一个大问题)。

这三个问题涵盖了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原有知识导入一呈现新知识一规则练习(正例)一规则应用(正例和反例), 在逻辑上具有层次性,又分别具有启发性,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教学目标逐步推进,对子目标的达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的分析归纳思维也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发展。

包括《教学设计能力实训》和《课堂提问能力实训》在内,六册书都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操和案例相整合的方式进行编写,为一线教师提供系统又深入的专业能力实训指南。相信教师们通过这一系列丛书定能获得启发式的专业成长。

当然,教师要想获得更具实质性的专业能力提升和阶梯性发展,更需要接受系统规划下的专业能力实训。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独家 | 林崇德:思维品质的训练对学生有多重要?

独家 | 胡卫平——要培养孩子的各项核心素养,先决条件是培养孩子的思维

独家 | 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需要提升思维能力

独家|著名心理学家张梅玲——将哲学思维渗透到数学教育中

【寻道】以思维为“核心动力”,这所学校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独家 | 湖南湘潭九华和平小学丁素平:“学思维”课程正在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

国际数学大赛集体失利,只是因为我们缺了这样一种教育

改变我们的下一代,从思维教育开始

“学思维”开学第一课来了!看看这些“玩”high了的课堂都是什么?

图片

图片

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任何感悟和案例都可以向我们投稿,

若经录用,我们会给予适当的报酬与奖励。

我们期待思维的碰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