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建议

 昵称u0qvu 2022-09-25 发布于河北

周洪宇2016年人大议案建议

关于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 引导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培养创新人才,争创一流的建议

案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529所,其中本科院校1202所,高职院校1327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9万人,毛入学率达到37.5%。按照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4.5%,2014年37.5%,年增3个百分点的速度推测,2015年已经达到40%。换句话说,我国已提前五年实现《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预定的40%目标,完全可以说,我国现在已经是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但从总体上判断,“大而不强”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大实际。推动高等教育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做大做强特色优势的一流学科,在不同层次争创一流。

案据:

第一,推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有两个发展规律,一个是外部规律,一个是内部规律。高等教育的外部规律强调,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正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多样化、多层次的经济发展结构必然要求多样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与之相适应。但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 、政策引导不到位, 我国高等学校存在分类不清、定位不明、 发展方向趋同等问题。大多数高校还是一个模式 、 一种发展路径 ,按照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学生 ,造成“千校一面”、“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一方面严重违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另一方面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中梗阻”,因此,加快高等教育强国迫切需要我们构建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管理体系。

第二,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 , 欧洲教育部长会议就组织了一个“第三级教育多样化专题调查组”, 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挪威、瑞士、瑞典七国经过六年的调查与试验,提出“第三级教育多样化”的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高等教育多样化逐步成为国际共识。1998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提出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强调 :“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 ,定当全力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了传统大学系统以外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它们一般都把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分为学术理论型、专业应用型和技术实用型三大教育类型,每种类型都有相应的高等学校系统,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第三,国内一些省市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实践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分类发展试点,比如安徽省按照“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方针,有效解决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后出现的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特色不够明显等问题。目前安徽省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为龙头,以8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6所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和20所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结构基本形成。2015年7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明确规定,“按照高水平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实现分类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建设2—3所国内高水平大学,着力建设7—10所特色骨干大学,加快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加强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建设。”河南已启动分类发展实施工作。

建议:

教育部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推动研究型大学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推动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水平高职院校。对每所高校确定服务面向、确定办学规模,实行高校职能、财力资源、学科专业、人力资源、招生和高校评估等方面的分类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推进协同育人,推进高等学校与中学教育衔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体而言:

1. 协调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一是在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考核和资源分配办法。建议国家教育资源合理地向高等教育优势明显、资源密集的地区倾斜,强化“三扶”即扶优势学科、扶特色学科、扶有需求的学科,强化资源竞争,不搞平均主义;

二是强化高校一流的师资队伍。设立“人才特区”,探索有利于吸引战略科学家、高端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杰出学科带头人的多元人才选聘与薪酬制度,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标准的考核制度,鼓励学科交叉,跨部门、跨学院、跨领域组建创新团队,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三是强化高端创新平台建设。瞄准全球最高标准,在大科学计划、高科技工程、高端智库等领域建设若干国家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加强原创性研究,抢占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制高点,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支撑。

四是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协同育人、实践育人,建设一批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验区,通过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和扎实的专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五是强化一流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需求融合发展。使一流大学成为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文化创新中心。

2. 推进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一是推动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校内与校外培养并重,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度融入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治理结构、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地方紧密结合,在教育教学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现共建共享。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积极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是落实转型高校专业调整自主权。加大转型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自主权。推动转型高校及时围绕市场需求增设新专业,对于培养规模已趋饱和、就业又十分困难的专业,果断作出调整甚至停办。紧紧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改造传统专业,推动专业调整向特色化、应用性方向拓展。对具有一定优势、关联度高的专业进行优化整合,构建与地方产业链紧密对接的专业集群。

三是推动专业教师队伍转型。建议通过“专、兼并举”、“培养与引进结合”的方式,重点建设好一支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逐步使大多数专业教师既具有较高的学科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逐步达到50%以上。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3. 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建设一流高职院校。

一是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度对接产业发展,加快构建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组建一批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和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制度、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践制度、订单培养制度、企业技术技能人才从教制度。

二是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工程。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一批具备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的综合示范性实训基地。加快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开发一批数字化教学资源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三是建立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职业院校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推动行业、企业和社区参与职业院校治理,职业院校普遍设立理(董)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扩大办学自主权,实行职业院校机构编制备案制,学校可依法依规自主确定教学、科研、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建立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允许社会力量通过购买、承租、委托管理等方式改造办学活力不足的公办职业院校。

4.实行高等学校分类管理。

一是实施高校职能的分类管理。研究型大学的科研以基础研究为主,引领社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人才培养以学术型为主;应用型院校的科研以应用研究为主,围绕社会产业的需要主动去适应,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技能型院校以社会科技服务为主,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以技能型人才为主。

二是实施高校财力资源分类管理。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按照不同的政策与机制分别进行资源配置。

三是实施学科专业的分类管理。将学科专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科点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有的可以采取优先发展规模的策略,有的可以采取以质量提升为主的策略,有的可以采取规模与质量协调发展的策略。

四是实施高校人力资源的分类管理。研究型大学教师应突出学术性职业特性,应用型高校教师应突出知识性职业特性,高职院校教师应突出实践性职业特性。

五是实施高校评估的分类管理。按照各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评估。

5. 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此建立质量标准,评价体系,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修订教学管理制度,为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政策环境。

二是促进协同育人。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从事高层次创新性研究为目标,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政法机关以及行业、企业开展协同育人,由协同单位的人员任课和担任导师,每年从大一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建协同育人试验班,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管理、考核机制,将部分优秀学生直接保送攻读硕、博学位研究生。

三是推动高校与中学教育衔接。在普通高中探索开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大学先修课程”,为拔尖创新人才开拓发展新空间。

建议人: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