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通9国语言的辜鸿铭,不剪长辫钟爱小脚,提出一个著名“茶壶理论”

 谈芯说科技 2022-09-25 发布于重庆

辜鸿铭在国内被看成是食古不化的老迂腐,但是他从10岁起就在西方受教育,学成后才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他见识过欧美的上层社会,也精通他们的历史,他的经历和他的学识很好的体现了整个中国变化期的缩影。

最典型的是他坚持不剪掉辫子,在当北大教授的时候没少受到学生们的嘲笑,但是他说: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随时可以剪掉,而你们的辫子在心里,看你们怎么去掉!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辜鸿铭这辈子没有谁不敢骂的,慈禧过生日,他写对联“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袁世凯“驾崩”,举国哀悼三天,他请了个戏班,在家里唱了三天堂会;胡适作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用英语念诗,他说:“英国下等人的发音”。

但是也有尊敬的人,他说:中国只有2个好人,一个是蔡元培先生,一个便是我。

当时的中国,洋人是被供起来的活菩萨,唯有辜鸿铭不屑一顾。他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六国饭店用英文讲演“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他自译为《春秋大义》),还收费,门票两元,概不还价。

当时京城里最红的角儿梅兰芳,唱一堂戏也只要一元两角,听辜鸿铭的演讲比这还贵,但仍然座无虚席。

作为一个坚定的守旧主义者,辜鸿铭坚持男人就要多讨几房小老婆,认为这才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还提出了著名的“茶壶理论”: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壶就得配几个杯子。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到今天《中国人的精神》仍是西方一些主流大学,汉学系里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到今年为止100多年过去了,辜鸿铭一直在影响西方人,让西方人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中国。

1877年,20岁的辜鸿铭获得文学硕士学位,接着奔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究文学与哲学,后来北大校长蔡元培去莱比锡求学时,辜鸿铭已经是声名显赫的人物了。

40年后,一代文豪林语堂也踏进了莱比锡大学的校门,而辜鸿铭的著作,早已经是学校指定的必读书籍了。

他曾经给伊藤博文讲孔学,和托尔斯泰手书交流,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泰戈尔来华也要见他,毛姆到北平也是上门拜访。

辜鸿铭说:“许多人笑我愚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实非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

辜鸿铭无疑是个爱国者,他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从骨子里深爱着。他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推介中国传统文化。在他身上,体现出中华文明的优越与自信。可惜,这种观点,在欧美文化甚嚣尘上的民国时期,已经成为了绝响。

震瀛在《记辜鸿铭先生》中评价道:“他是中国唯一的文人最给外国人崇拜的,因为他能够把中国固有的文明,宣传到外国去。不像别人只说外国的东西好!”

在重拾文化自信的今天,当我们回望辜鸿铭清瘦的身影,想起一百年前那个桀骜不驯的固执老人,想起他一生都不遗余力地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的壮举。我们应该心存敬畏。

《辜鸿铭讲论语》这可是光绪二十四年绝版,林语堂自美国国会图书馆抄录,辜振甫赴台北崇圣会出版,喜欢的可以自行入手好好读一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