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到中年,什么才是竞争力?

 小挢流水人家 2022-09-25 发布于山东

图片商业洞察 丨 作者 /  殷思源

前几天在课堂上,有位同学课间问了我一个问题:我人到中年,应该做哪些事,才能让自己将来获益,并在同龄人当中脱颖而出?

我说:努力成为稀缺的人才。 

他追问:那具体该做点什么?

我说:跟对人,做对事,多积累。

 1 

怎样把自己变成稀缺的人才

未来,谁掌握稀缺的资源,谁是稀缺的人才,谁就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就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那怎样让自己变成稀缺的人才?

首先,要进入一家具有成长潜力的公司,坚持做可以持续积累的事业,选择一个可以持续学习到新东西的职业和岗位。

这样你才有机会变成稀缺的人才,把自己变得更有价值。

我经常和身边的年轻人讲,35岁以前,不要太在意收入,因为只要你足够努力,你将来一定会明白:35岁以前赚到的钱哪怕再多,将来回头看看也会觉得不值一提。

除此之外,35岁以前,也不建议把太多心思放在所谓的副业上。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提高个人能力素质、职业技能、逻辑思维、洞察力和见识上。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一直不理解老师为什么不鼓励我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去快餐店打工,现在想想,一切都明白了。

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在主业上精耕细作,你会发现自己越专注、坚持得越久,收益就越大,这是你的副业永远无法企及的。

 2 
中年,成长就是收入

人到中年,你的身体、头脑、状态、社会责任都处在最佳时期,这个阶段,你的收入很难用金钱量化,大多会转化为成长。 

成长的主要表现方式,就是你会慢慢具备公司内部乃至整个社会里,稀缺的能力。

比如,看过电视剧安家的人,都会感叹原来房产中介还能做成这样;真正近距离接触过电竞选手的人,就会感慨电竞选手每天的训练几乎就是军事化管理;了解了艺人的日常生活,你也会感叹其实真不是靠点关系和颜值就能胜任的。

同样一个行业,不同的人做,差距可以很大,甚至同一个职业做的好与不好,就像是两个不同的工种。

所以,要想以后有更多的财富,有更高的社会地位,那现在,在30岁这个黄金般的年纪,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变得稀缺,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

写在最后的话 

如果你恰好人到中年,又碰巧读到了这篇文章,不妨回答几个问题:

你是否拥有非常稀缺的能力?

你是否在公司最重要的部门?

你是否在部门中的重要岗位上?

你是否拥有最稀缺的资源? 

你现在拥有的稀缺性,未来还是稀缺的么?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大多都不是肯定的,那你一定要警醒了。身在职场,35岁以后特别容易被裁员或者被公司边缘化。

这是为什么?

最本质的原因是,他们不再稀缺了,体力和学习能力又没有年轻人强,要价往往还比年轻人高,所以就很难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祝福你,一直稀缺,一直具有竞争力。

你点的每个,都是提升商业洞察的一小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