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馱夫 2022-09-25 发布于福建

台北故宫简介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我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颐和园等多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以及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其中,最为名贵的有翠玉白菜、毛公鼎、散氏盘、东坡肉形石、《快雪时晴帖》、《富春山居图》、国子监刊本《尔雅》等。


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


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由一块半白半绿的翠玉为原材料,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白菜上还有两只昆虫,看上去栩栩如生。工艺采用玉雕中的“俏色”手法,大小与真实的白菜近似。


毛公鼎


毛公鼎是周宣王时期的“国之重器”,因刻器者为毛公而得名,它的贵重在于上面所刻的铭文,这篇铭文是研究西周政治史非常珍贵的文献,同时也是我国“造字时代”最经典的作品。因此,毛公鼎可称得上是价值无双的瑰宝重器。


散氏盘

散氏盘又名“矢人盘”,是西周历王时期的重器。在陕西凤翔出土,与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盘并称四大国宝。其铭文铸于盘内底上,书法浑朴雄伟,敦厚圆润,其内容是研究西周金文的重要材料。


东坡肉形石


东坡肉形石似一块肥瘦层次分明,皮肉肌理清晰的东坡肉,甚至连表皮上面的毛孔都隐约可见。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为台北“故宫”的三大镇馆之宝。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是行楷书短简,其内容为:“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此帖多用笔圆钝,结构平稳匀称,流露出质朴内敛的意韵。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富春山居图》由元代画家黄公望所作,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可惜这幅名画因故被分为两段,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是《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该卷长逾六公尺,画卷笔墨堆栈层出,山石勾勒变化多样,具有丰富的山水型态美。这幅画是黄公望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


国子监刊本《尔雅》

此刊本由南宋最高学府——国子监刊印,是南宋时期仅存于世的孤本,也是研究五代刻书规模的重要物证。这部《尔雅》字体端庄有力、版面宽大疏朗,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台北故宫的文物历史


1948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蒋介石下令将故宫博物院的部分贵重文物用军舰转运台湾,先后共运送各类文物6796箱。
1965年9月20日,台北故宫以“中山博物院”的名义正式成立于台北外双溪,开始展出这批来自北京故宫的文物精品。


这些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的顶级国宝,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与艺术的光芒。我们期待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大家都能一饱眼福,共赏国家的文物菁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