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晓锦源: 浅谈《逍遥游》大小之辩到无己无功无名的立论

 QDLF888 2022-09-25 发布于山东

浅谈《逍遥游》大小之辩到无己无功无名的立论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的总体论纲,系统的阐述了庄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庄子将鲲鹏的转化和飞行作为隐喻,表达了一个“大小”的时空模型。《逍遥游》的中心是无所待,即不需要任何依托和外力而自由自在的于自然和社会中畅游。也是文中“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的神人。而庄子从开篇的鲲鹏到后文的“无己”“无功”“无名”的立论过程也是妙趣横生。

庄子在开篇提到了鲲鹏,是交代一个气势磅礴的时空。像鲲鹏这样巨大的生灵,都能遨游于天地之间,足以说明天地的的广大,更不可言状。第二段又写道鲲鹏的起飞过程——鲲鹏飞,万物起,其愈飞愈高,最后消失在天际,这也是庄子将视野从地面引向无限的宇宙。

庄子对宇宙无限提出假设,也不忘记反思质疑自己提出的所见所感。第三段是庄子对地面事物的审视,通过“杯水”、“拗堂”、“草芥”来证明了只有“培风”才能背负青天,而后图南。

至此,庄子一直在强调大,有大必有小。所以第四段蜩与学鸠的讥笑到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庄子对小与大的论证,也引出了第五段汤与棘的对话。这也是庄子第三次提到了鲲鹏。

鲲鹏一直是庄子参天地的媒介,借以勘悟宇宙的无穷。鲲鹏在无尽的宇宙中一直飞,飞到绝云气,负青天,才达到无所待。它不需要任何风和气的托举,自由自在的在宇宙中遨游。这才是庄子理想的逍遥。

在这个语境中,庄子又回到了地面,将宇宙中的大与地面上的小做对比,这才有了大小之辩的结论,即无大未见其小,无小则未见其大。

庄子又将这种大小引到思想境界,即无己无功无名。在一些人的人生中,即便他们已经通过才智胜任一官之职,行为获得一乡人的认可,德行也符合国君的心意,但是他们一生所需的不过是一个名而已。宋荣子则有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已经定乎内我和外物的分别,即便这样还是有所依托。列子放下一切,御风而行,但这还不是庄子所表达的逍遥,因为列子还是要依托风才能返回。

庄子表达的逍遥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与鲲鹏的绝云气负青天一样,不依托外物,自由自在。那么思想如何自由自在,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