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第五1

 十三人 2022-09-25 发布于陕西

第一节 阴阳生极论

第31页,我们看“阳应象大论"。这一章呢,对应的相,不好懂,就是对阴阳的一个很顶级的一篇,这一篇是对阴阳非常的,比较深一点的。中医呢,一定要懂阴阳,不懂阴阳没有办法看病,帝就说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的纲纪,变换的父母,生杀之本,生命之辅”,治病一定要求本,那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那阴和阳本身呢,慢慢慢慢我们会很多,一套书,这个整本《黄帝内经》从头到尾就在讨论阴阳。天阳,有个想法哦,比如说你在煮水,这个水很脏对不对,你在煮水,你想喝干净的水,那这个水很脏,那你就滚,那你煮滚的时候,蒸汽就往上跑,清阳就往上升,所以清阳在上,浊阴在下,是个常态,正常人。所以我们刚刚讲人体呢,人体呢如果橫膈来说的话,这是人的上焦,橫膈上面呢就是肺、心,这两个脏呢,是属于清阳的地方,清阳之上升。那这个橫膈膜在这边能够分清浊,所以膈的功能呢,最主要把清和浊分开来。

所以浊气的位置呢,最多只能到这里,这是橫膈膜的功能。那下面呢,就是所谓地,浊阴在这个地方,浊阴,那上面是清阳的位置。那如果说哪一天,人病得反过来,浊阴在上,清阳在下,这就是病态,病态。以后你们会看到很多,各种不同的病态。那基础理论基础医学要强,那疾病再怎么改变,或者你哪天碰到一个你从来没有,找遍医书找不到的病,你也可以把它解决掉,因为你的原则是一样的,世界上什么怪人都有,什么怪病都有。那常态呢,“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这就是阴阳之间的互动的关系。“阳化气,阴成形”,这个讲的就是阴阳要平衡,如果说有一个不平衡,就会影响到另外一个,马上影响到,简单讲就是这样子。


那第三行下方,寒和热,“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如果说反过来,“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就是你会下利,洞泄;“浊气在上,则生䐜chēn胀”,就会生鼓胀、䐜胀。我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让你了解,“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我们人呢,这个脚,脚后跟,心脏在上面,离胸腔呢,心阳最远的地方,从心脏一直达,达到脚跟,这个脚跟的地方和手指头,四肢的末梢的地方,就是我们的阴经和阳经交汇点,所以阴经和阳经的井穴是不是都在四肢的末梢?那阳经下来的时候,阳经在表面上呀,阳侧,阴经都在内侧,那阳经到底的时候,就会转成阴经,阴和阳,阴到极的时候也会生阳,阴经下来“手太阴肺经”,对不对? 到了那个鱼际,少商再回头的话,往商阳去的时候,是阴到极点了,过不去了,回头就会生阳,这是本身阴阳的性。

那现在这个人一祥,寒呢,寒到了极点一样会生燥,现在诸位学到了,有阴阳,还有寒热。如果说我们夏天站在台北市,热死了,为什么?很热,对不对,你在地下,你如果往上走,走到,热极什么?生阴,热极生寒了,寒上面是很冷的,所以寒热之间的现象,到了极限了,以后都会回逆回来,热到了极限也会生寒,寒到了极限也会生热。那在最到极点的时候,当发展到极点的时候,我们下手的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敢,比如说,我为什么讲这个话,我举个例,比如说我们现在,中医的过去的原则我们一般的原则,就是看到热病嘛,寒药,看到寒症嘛热药,这种正常谁都会,那有的人呢,热病,你用寒药下去,越用寒药他越热,因为他是热到极了,这个时候下重手下热药,那病人一热,老师你还要热,没有,一吃,他就变成,产生寒症。

那我们那个美国临床有个太太,那么大,300快接近400镑,很胖,嘴巴拿起来就冰的,加了一大堆冰块的水,喝下去,胃口大,一直很强,怎么吃都没有办法减肥,那我们用石膏八两、十两、十二两、一斤,越用是胃口越大,越渴,火大了,生附子一剂下去,吃完第二天打电话来我怎么那么冷啊,因为夏天了,全部人都在吹冷气,她一个人还抱着穿厚夹克坐在里面受不了,太冷了,那谁敢用?只有我敢用。她是,因为是热极嘛,会生寒,那其实中医有这个原则,学了这些很清楚呀,可是很多中医不敢用,吓死了。

人是一个圆形的,所以方剂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医生不敢用,怕在这里。最后本来目的要减肥,她人很胖,我们一直用寒凉的药下去,越吃越胖,胃口就越大,她还问我说你开错药,老外不懂呀,我一改生附子下去,她一吃,你开对了,好冷呀,从此她的胃口也减了,人一直痩一直痩,一直痩痩下来,寒的人形比较痩嘛,热的人形比较胖,结果她是里边是寒的,外面是胖的,真寒假热,这种现象都有。以后会举很多例子来告诉诸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待在身上太久就会生浊,所以我们人体里面呢,如果有寒气出现的时候,有寒气的东西才会生浊,才会生累积。寒生浊,所以,所以呢,所有的肿瘤癌症都是寒。热,你看那个水,你放那边,你不煮滚,那个水在那边不动,你一煮滚,水就开始循环对不对,所以热它会有动能,会动,它不会累积在一个地方,只有寒会累积,这里就是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热就出来了。所以说,你今天如果说你看一个重病的,你用,那个肿瘤癌症,我们开那个寒凉的药下去,病人就死得很快,因为他本来就冷嘛,你越开寒凉,那肿瘤就越来越大,那脸色由青色变成黑色再变白色,然后走掉。那我们动手治的话,这个变成白色的,这个病人变成青色,变成红色了,回家了,不一样。这就是治症的原则,你看他几个字讲的,全部中医的治症通通在这里。

那“清气在下”,我刚刚讲我们正常人应该清气在上嘛,清的气在上面,上就是讲橫膈以上,橫膈以上,那现在“清气在下”,就会泻利;“浊气在上,则生䐜胀;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所以这是清阳为天,这是正常的人,浊阴为地,地气往上走,讲自然界的也是一祥,当地气往上走的时候就是云,天气一下来就是雨,雨出于地气,云出于天气。那比如说我们人身上流汗,流汗人的汗,天地之间的雨就是人身上的汗,是一样的东西。所以我们正常人呢清阳出上窍,浊阴要出下窍,所以呢上窍,眼泪出来,清的,你有没有看过眼泪出来是一个痰?对不对?很少,都是清的,那哭的都是清水,那这个因为清阳出上窍嘛,浊阴出下窍,小便出来大便出来,都是浊,所以不能接近,很臭,对不对。“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因为清阳的性本身就是往外走的,阴会往五脏里面走,腠理呢就是我们的肌肉。

那“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就是我们后来讨论的,四肢为阳,身体里面为阴,身体为阴,我们如果阴阳来区分的时候,四肢就是阳,身体就是阴,那以脏腑来区分的话,消化系统就是阳,这个内脏呢就是阴,所以阴阳随时可以在区分的。

那“水呢,是阴,火是阳,阳为气,阴为味”,所以这个你闻到,比如说你的烤肉,一闻,哎呀,好香的烤肉,这就是阳,那你把它拿起来,哇,味道真好,阴。那个“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这个怎么讲?比如说蔬菜跟肉类,你吃蔬菜它是食气,因为蔬菜味淡,是属于气,那肉类呢,它是属于味厚,它是属于形,人的精神呢,要,精神要吃淡味的东西,那形体要有,我要炼得很壮,对不对?我们要吃厚味的东西,所以你看日本的摔跤选手,吃那个火锅,吃得味很厚,吃得很大一个,因为他要那个形嘛。


那“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之阴”,那气厚气薄,味厚味薄这个都是以后,我们的本草,都在用这些来做取舍,来做取舍,取药。所以以后介绍哪一个多,这个药气很厚很厚,那个药气很薄,那个药味很厚,那个药味比较薄。“气薄则发泻,厚则发热”,那我们一般用这个发汗发表的药啊,什么,都是气比较薄。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旺”,我们人如果身上里面火很多,就是比较热,太热的人呢会伤到气,所以“热伤气,寒伤血”。热太盛会伤到气,寒呢会伤到血。当然了,这是指长年累月在一个环境里面才会受伤,那你如果跑到“三溫暖”里面进去,你在那边烤了半天,你再烤20分钟,这个不会伤气的了。常年,你就是厨师,在火旁边烧那就伤气的,知道我的意思吧,所以你们不要想那么多,那老师“三温暖”烤一下热一下再出来,跳到冷水里面,不是气血就伤了,不会的,那个短,对不对,很短它不会,知道我的意思吧。那跟常年,我今天是屠夫,那我在冰库里面工作,杀完了放进去一直在里面进出,一两次没有关系,一两天没有关系,经年累月这样子就有问题了,一定要一段时间。

人体非常的精密,就是因为人体很精密,它不会瞬间发生问题,这就给西药有可乘之机,因为他的西药的剂量很小,它就慢慢慢慢进去你就感觉不出来,这就蒙骗很多人,可是蒙骗不了中医,为什么蒙骗不了中医?很简单嘛,因为我们知道什么叫正常人嘛,今天我吃药之前身体手脚是热的,越手脚越冷,这就是吃错药呀,对不对,本来很好睡,但吃了药就不好睡了,对不对,你马上就知道。那“少火之气壮”,所以这个火就是我们这个里面的热,热。那要壮火的食气,气食的少火,也就是说如果你平常身体比较热,比较壮热的人,你吃清淡一点的,那气比较少的可以吃味比较厚的,这是一个大原则。

这个是我刚刚利用经络来介绍,还有呢,我们可以用气来讲,用气来说。比如说这是肺,这是心脏,心脏这边,那心脏呢,是阳中之阳,是火,很热;肺呢,是阳中之阴,胸是阳嘛,里面的阴,所以肺法象天,好像天上的天幕一样,所以当你火产生的,心脏不断的搏动产生的热以后,这就被定义成火,心脏的搏动。那因为天阳在上,上面很冷,所以它会把热气呢,往下,进入小肠,进入小肠。那当我们的水在膀胱里面的时候,这个是人体的极限。

我们不要讲四肢,讲身体的底部,身体的底部,阴之极嘛,阴是极,对不对,阴之极在这里,我们不是讲“阴极生阳”嘛,生阳,那男人呢,下面是摄护腺,女人呢,好,阴部这边,前面呢是膀胱,当我们这个膀胱里面的水呢,累积到一个阶段以后,因为膀胱的水跟小肠的火呢,靠在一起的,所以这个水被汽化,汽化以后膀胱的水呢就进入肝脏,所以我们水会去生木,那肝脏有水进去清理它,你防止,洗厕所都要水去清的,清完以后残渣从这边出来,从这边出来,这是一个。阴极会生阳的一种现象,阳就是气,气。那昨天我们介绍了大肠的津液、食物呢,残渣从那边走的时候,往上升,大肠会回到肺里面去,所以我们肺跟大肠会成为表里,表里,这是简单再跟诸位,再讲一下这个阴极生阳的。

33页呢,这里呢,就是讲,开始讲了最初我们本草的药性出自这里,33页最后一行,所谓气味,我们在讲草药类的时候,气味还有形色,所以是我们是以形色气味为主,那这里讲的是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那辛味和甘味,这两个放在一起的时候,这就是阳气,就会产生阳;酸味的药和苦味的药这就是涌泄,为阴;阴和阳我们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这就是以气和味来决定药的阴阳的使用。阴和阳应该平衡的,当阴太过、太盛的时候,阳就会生病。比如说我们现在讲了,酸苦涌泄为阴,你辛甘甜的什么都不吃,辣的也不吃,专门吃酸的吃苦的,你就伤到,阴太盛了嘛,对不对,你知道我的意思吧,阴会太盛。那你就是说,我就是不吃酸苦,我就喜欢吃辣的跟甜的,你也会伤,所以“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我们这堂课我们暂时到这里结束,休息一下。

我们看“阳胜则热”,33页最后一个字,然后翻过来34页,“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所谓重就是很严重到了极限的时候,反而会产寒症,他会回头的,不会说无限量一直到底的,不会,那无限量到底的时候,人寒症,到时候你去看那个病人的时候呢,全身结满冰的,没有这种事情的,不会全身都是冰块这样子,那是当然被冻到了,那是在野外才会,那个在山里面才会,否则的话不会,重到,阴到极限的时候就会产生热症,重热则寒。寒呢,太冷了会伤到形。

所以这个形呢,有两种,一种是极痩的人,一种是极胖的人,你千万不是说老师,胖子嘛,对,没错,胖子绝大多数呢都是热症,但是也有寒症,也有寒症,因为太胖了嘛。那“热伤气,气伤痛”,气受到伤的时候就会产生痛症,所以如果有痛,就是气通不过去了。那形呢,受到伤,我们所谓这个气和形,形受到伤的时候,病人就会肿起来,比如说我们运动脚扭伤了,脚踝如果肿起来,就是形伤了,那又肿又痛呢就是形气都伤。

那气会痛,如果我们扎针,扎完针呢,他痛去掉了,代表气通了,可是形还肿在那边,对不对,要两三天才会消。所以说我们人呢,如果先痛后肿者的,就是气先伤,后来才伤到形,气伤到,伤到形了,那如果先肿而后痛者,是形伤到气,那至于气伤形,形伤气,我们治症没有说区分那么多,因为《黄帝内经》嘛,他要把它解释得很详细,这个病因怎么来的,病因怎么来的。

我们所有的风症,风太过的时候,就会产生动症,风太过。“热胜则肿”,人会肿起来都是热太盛;“燥盛则干”,太燥了;“寒盛则浮”,浮就是颜色很淡,颜色很淡,清淡,表面上看起来颜色就很淡黄,很淡,这个是寒,清清淡淡的;“湿胜则濡泄”,湿太盛的话大便就会有洞泻的现象;那这里呢,有一个“风胜则动”,刚刚我们讲的东南西北,如果说,我们刚刚,刚刚是把一个人形状放在这边,对不对,东南西北,如果我们把它缩小,所以天地可以缩到很小,六合给它变得很小,就变得很大,如果这是肚脐,肚脐,因为你们学过针灸呢,我就讲了,叫做什么?神阙,如果肚脐在这边,肚脐的左边呢有动悸,我们就知道是肝风,肚脐的下方有动悸就是心脏,肚脐的右边有动悸呢,就是肺脏,肚脐的上方有动悸呢,就是肾脏。大小随意。

  所以念中医不可以说,很死,我们介绍到这个病,脐下有动悸,老师脐下,心,已经讲完了,知道我的意思吧,我们人可以把他放大,也可以把他缩小,跟自然界都是脱离不了关系。那产生动的时候,就是,我们就是知道,只要一看到动,那不管被定的形,形就是命名,可能是帕金森或者是怎么样,反正他好动来动去的,那我们只要看到动症,有的人晃头,有的人呢,很好玩,看你的时候眼睛在动,就是眼珠子在动,他不是刻意要动,你刻意要动还没办法,就很自然的在飘动,而且有时候飘动的时候一个眼睛在飘,当然两个眼睛在飘动不是好人了,小人眼晴会飘,那一个眼睛在飘,我们知道他是动症,那眼睛是肝啦,就是肝风内动,当你晓得病因的时候,处方就出来了。因为我们到时候介绍药物的时候告诉你,这些是祛风的药,这些是入肝经的药,入什么入什么的药,这样子分开来。所以呢,这一段中间呢,这个风,风胜则动,那这个我们有祛风的药。

那热胜呢是肿,燥盛是干,那我们有润燥的药,有去热的药,寒胜呢则浮,我们有祛寒的药,湿症,湿热呢会有泄痢的现象,那我们有祛湿的药,这些都是药物的取舍,药物的取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