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性与理性的辩证法的历史考察

 淘沙金 2022-09-25 发布于湖北

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是认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早在古代希腊的哲学家那里就开始对它进行探讨。恩格斯指出: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 胎、萌芽。”近代认识论的各派争论,如果追溯自己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就必需回到古代 希腊那里去,列宁在《哲学史讲演录》摘要中,对这个问题也作了 较多研究。

文章图片1

由于对于感性与理性的辩证法本身,前面已有专门探讨,这里主要从历史考察的角度,研讨列宁这方面的一些主要思想,以便从历史和逻辑统一的基础上,加深对感性与理性辩证关 系的理解。

列宁首先注意了黑格尔关于毕达哥拉斯的哲学与音乐的和谐 的论述。“毕泰戈拉是第一个洞察到音乐关系的人,他洞察到这些可以听见的差别是可以用数学来说明的……那主观的、在听觉中的简单的感觉,本身却是在关系中的东西,毕泰戈拉把它划归理智的范围,并且凭藉确定的范畴加以理智的说明。”

列宁摘了后半段,指出这里已表现了 “主观对客观的关系。”因为毕达哥拉斯把人们关于 音乐和谐的主观的听觉,看作是由客观的数的比例决定的,主观 感觉包含有客观内容。撇开毕达哥拉斯对数的唯心主义解释,他这里提出了主客观关系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

文章图片2

在伊奥尼亚学派那里主要是考察世界和自然界的本原问题,而毕达哥拉斯则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主观对客观的关系问题,涉及到认识论问 题。关于感性和理性的关系这里实际上也已提出,他把音乐的感觉看作包含着一定的比例关系,看作由客观的数的比例决定的,这 就用确定的范畴对音乐进行理智的说明,把对音乐的感性认识提 高到理智即理性认识。这可以说是希腊最早的一种比较明确的素朴的认识论思想。

埃利亚学派已发现了本质与现象的对立,他们否认感觉的可靠性,强调思维在概念中的运动。这些思想从其积极意义来说, 不但对古代辩证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在认识论上也前进了 一步。但他们又开始了走向割裂感性和理性的歧途。列宁在这部分摘录中吸取了黑格尔关于“理解就是用概念的形式来表达”的思想,同时提出了思维和感觉对客观事物运动的描述,总是粗糙 化和僵化的辩证观点。

赫拉克利特在感性与理性关系问题上,比埃利亚学派更为高 明,正如他的辩证法比埃利亚学派的辩证法更高明一样。他认为 感觉认识的是个别,理性认识的是必然性、普遍性和本质,感性 认识中没有真理,理性认识中(必然性的认识)才有真理,但理性是从感性中来的。这是素朴的辩证认识论,列宁研究时不但注 意了上述思想,而且注意了黑格尔关于概念的辩证思想,批评了 自然科学家形而上学地看待和运用概念。

文章图片3

毕达哥拉斯

德谟克利特把认识分为“意见”(感性)和“真理”(理性),他强调理性而不否认感性的作用,并认为二者都是原子流射 造成的影象。黑格尔歪曲这种素朴的反映论,认为把冷、热等作 为“为他的存在”,也就“向坏的唯心主义洞开了大门”。因为黑格尔认为冷、热等“为他的存在”,是依赖于主体的存在,于是 就引向把与意识相联系的对象都看作“我的感觉、我的。

列宁注意了黑格尔这里对夸大感觉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析和批评: “这样就肯定了一种感性的、没有概念的感觉的多样性,在它里 面毫不存在理性,而这种唯心主义也不去理会它。” 列宁认为马赫主义也是这种片面夸大感觉的而否定理性的唯心 主义,所以说:“黑格尔反对马赫.. .... ”黑格尔反对“坏的唯心 主义”是可取的,但说德谟克利特为它“洞开了大门”则是不对 的。德谟克利特在“原子论”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了对象流射影象造成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的反映论,是古希腊素朴 唯物主义可喜成果。

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论或“同素体”论,其实是“原子论”的先驱。他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认识论,也有了类似德谟克利 特的观点。黑格尔对这些观点同样也不太满意,但也作了介绍和 评论。对于他强调意识掌握本质的思想是赞赏的。黑格尔说;“但这里意识对存在的关系开始了一种更确定的发展,认识性质 开始发展为对真理的认识。”列宁对于“认识的性质的发展”很注意,这是因为,认识的真正任务是反映本质达到真理,以便正确指导行动。认识论的辩证法也就是 要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诡辩学派(智者派)中“本质完全向意识方面转化。”他们强调人的意识的作用,转向主要进行认识论研究,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一切都依赖意识而存在的,把事物看作 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中,从主观主义、感觉主义、相对主义走向 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列宁非常注意黑格尔把诡辩学派同康德联系起来分析和批判,并指出马赫式的现象论也是一丘之貉。列宁还结合分析“不能把存在物表达出来”的思想,指出:“感觉表明实在,思想和词表明一般的东西。”

文章图片4

赫拉克利特

苏格拉底也把一切交给意识决定,但不像诡辩学派那样把意识只看作主观性,而且还看到客观性(即精神的普遍性)。同 时,他也不像诡辩学派把人理解为感性的个别的人,而是把人理 解为思维的人(即具有普遍本质的精神的人),提出“思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黑格尔在论述苏格拉底时实际上说出了他自己的思想,其中也有不少合理的内容。

如说:“我所认为是真理和正义的,就是我的精神产生的精神。”是“作为普遍者而活动的 精神中产生出来的”不是从欲望和兴趣等感性中产生出来的,这些感性的东西“只在自然的方式下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列宁称赞这些为“说得很好!!”因为他强调理性和思维才能掌握本质达到真理,而感性意识中不能达到真理;同时感 性的意识是人的自然属性,理性和思维才是人的本质属性。这些 都是很有价值的思想。所以列宁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 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

昔勒尼学派是苏格拉底继承者的一个流派,但他们甚至走向苏格拉底的反面,以感觉为主要原则。主张感觉成了真理和善的 准则,感觉本身才是真实的东西。列宁认为昔勒尼学派的认识论 中的感觉,同马赫主义认识论的感觉是相似的。这种只承认感觉 是真实的观点,必然否认一般规律等等的真理性,或者把它们作 为感觉的符号....列宁得出结论说;“马赫及其同伙之类的现象 学家在关于一般、'规律’、'必然性’等等问题上不可避免地 会成为唯心主义者。”

文章图片5

苏格拉底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正统继承人,他扩大、完善、发挥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是古希腊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他把感性与理 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加以割裂和颠倒,把理性的一般,绝对化为一种理念,把理念视为“自在自为的真实存在”、一切事物的 “本质”和“唯一具有真理性的东西。”他认为理念不能为人感知,只能通过灵魂的“回忆”而认识,理念既是客观精神也是内在于人的心灵的,他说:肉体是灵魂的一种障碍,“感性的直观不能为我们纯粹地照原样地揭明某个东西”,理念只有在灵魂远离肉体的情况下才能被 认识。

这种先验主义和唯理论当然是错误的、神秘的、荒唐的, 但也可反面给人以启示,因为他强调的感性与理性的区别,理性才能掌握真理,理性要离开感性等,在认识过程中确实也作为某 一因素和方面而存在的。如果在实践基础上把它们纳入完整的认 识过程中去,就能显出“认识的辩证法”,所以列宁写道:“认识 向客体的运动从来只能是辩证地进行的,为了更准确地前进而后退——为了更好的跃进(认识?)而后退。相合线和相离线,彼 此相接触的圆圈。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

这里认识辩证途径就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 思维到实践,在实践中接触客体再取得生动的直观。这就是圆圈 式的认识运动,在这里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既相合又相离, 相离而在科学抽象的思维中把握真理,并回到实践中去相合,既检验真理又取得新的感性认识。这样循环往复,认识从相对真理 走向绝对真理。列宁的这一番改造,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从中 我们可以领悟研究历史和作历史考察的价值和意义。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他虽是柏拉图的学生, 但以“我爱老师,我更爱真理”的精神,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当然,亚里士多德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 形而上学之间的,但是,他不但集中了各种观点(其中包含有合理的观点),而且提出了不少新的有见地的思想,对于感性与理 性及其关系问题也不乏有精彩之说。

文章图片6

柏拉图

黑格尔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完全的经验主义者,并且是 一个有思想的经验主义者。他是一个经验主义者,因为他采纳了 所考察的对象的许多规定...而因为他紧紧地把所有这些规定联 结、结合起来,他就形成了概念,他就是高度思辨的,虽则看起 来他好象是遵循经验的方式。这完全是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特点。经验的东西,在它的综合里面被把握时,就是思辨的概念。”

列宁摘要了这段话,指出费尔巴哈也有相似的思想。费尔巴哈在《反对身体和灵魂、肉体和 精神的二元论》一文最后指出。“我们读自然的书用感官,但了 解它却不能用感官。”“感官什么都会说,但要了解感官所说的 箴言,必须把这些话联系起来。联系起来读感官的福音就是思 维。”列宁写下了这最后 一句,说明费尔巴哈也认为:思维是从联系中去把握感觉。

列宁从这一对比中得出一个结论:“概念与经验的、感觉的'综合’、 总括、总结之间的一致,在各派哲学家看来都是毫无疑问的。” 也就是说,不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可以承 认感性与理性的联系和一致的(如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问题在于“这种一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神(自我、观 念、思想等等)那里来的,还是从(由)自然界那里来的?”这就区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对这一问题真正科学的回答, 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以列宁讲,“恩格斯在问题的提法上是正 确的”。

文章图片7

费尔巴哈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谈到感觉和理性认识的区别。他说:“区别就在于,那引起感觉的东西是外在的。其原因是:感觉的活动是针对单一的东西的,相反的,认识则是针对普遍的东 西的,而这普遍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是作为实体而存在于灵魂自 身中。因此,每个人只要愿意,他自己就能思想..而感觉则是不 由他作主的,——要感觉,就必须有被感觉的东西。

这里提出了二方面的区别:第一,感觉针对单一,理性认识针对普遍;第二,感觉由外在对象引起,是不由自主的即被动的,思维是可自主的和自由的。思维之所以自由,是因为普遍的东西在 某种意义上作为实体存在于灵魂中。亚里士多德把普遍的东西称为第二实体,单一的具体事物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实体,第二实体 是意识中的抽象,是第一实体的概念。

因此,普遍的东西作为概 念存在于灵魂自身中,这是无可非议的,但称概念为一种“实 体”就可能走向唯心主义或二元论。但是,亚里士多德强调思维 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指出感觉的被动性,这无疑是正确的,至于感觉必须有外在对象的观点,正如列宁指出:“亚里士多德紧密地接近唯物主义”。

而黑格尔企图回避“外在”,并用只讲被 动性而把同一个“外在”描写得不同,这更证明这种感觉对象的 “外在”是唯物主义的关键所在。列宁在这一点上作了较多的分析和对黑格尔的批判,正是由于“外在”与“内在”是区分哲学党性的问题,是关系到认识论以及感性与理性统一的正确基础和 前提问题。

文章图片8

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还把感觉的灵魂比作蜡块,感觉 就是接受外界事物的图纹,就此而言,这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比喻。 但亚里士多德还认为,“感觉就是感受被感觉的形式,而不感受物质”,“正如蜡块一样,它接受的只是金戒的图纹,而不是 金本身, 纯粹是黄金的一个形式。”

这就割裂 了事物的质料和形式,否认了感知质料的可能性。但黑格尔却不满 意这一比喻的唯物主义性质而大发雪霆,进行无理指责,他说: “无论如何灵魂不应当是消极的蜡块,并从外界接受规定。”再次暴露他反对“外在”的唯心主义立场,受到列宁的嘲笑。

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谈到思维、理性时,再次区别感觉的灵魂 和理性的(思维的)灵魂的不同,他说:“没有肉体就没有感 觉,而理性却可以同肉体分离。”后一句话显然是 错误的,但这是古代科学水平限止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同时,亚里士多德又认为,理性的灵魂在思维活动之前是一块白板,还没有内容。他说:“理性就像一本书,书页上实际什么都没有写。”

文章图片9

伊壁鸠鲁

这个可以唯物主义解释的比喻,又使黑格尔大发雷霆, 称它为“另一个臭名昭著的例子”,进行种种指责和辩解,列宁 指出;“而关于不以理智和人为转移的存在的问题则被抹杀 了!!”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亚里士多德因此不是实在论。” 对于黑格尔这种露骨的唯心主义,列宁再次给以无情的嘲笑: “哈哈!他害怕!!

由上可见,无论在感性与理性的联系和区别问题,无论是二 者关系的前提和基础问题,亚里士多德既有素朴的唯物主义观点,也有素朴的辩证法思想,同时也有错误和混乱。

总的说,他 的认识论达到了比较完整和古希腊哲学的较高水平,比如他说: “谁不感觉,谁就什么也不认识,什么也不理解;如果他认识什么东西,那他就必须也把它当做表象来认识,因为表象和感觉是相同的,只不过没有物质而已。

列宁指出:“亚里士多德和唯物主义”,也就是他同唯物主义是紧密接近的。类 似这样的精彩论述是不少的,正如列宁所说,“对于认识的客观 性没有怀疑。对于理性的力量,对于认识的力量、能力和客观真理性抱着天真的信仰。”“处处、到处都显露出辩证法的活的萌 芽和探索。”

文章图片10

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影象说,把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认识论都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非常强调感觉来源于外在对象和感觉的可靠性。他说,“从物的表面放出一股连续不断的流”,“而由于这样的流进到我们里面来,我们就知道这种或那种感觉的规定性,这种有规定性的东西 存在于对象中,并通过这样的方式流进到我们里面来。”

列宁很注意这一论述,并指出“伊壁鸠鲁的认识论”,是承认“我们之外的对象”的。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完全可靠的,它 不但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真理的标准,认为理性要建立在感觉 基础之上。这里把感觉作为标准是不科学的,但强调感觉的基础 性是正确的。强调感觉的可靠性也有合理之处,黑格尔则十分不 满,贬之为简单。肤浅、抽象等等。

黑格尔只是在绝对观念为本源的基础上承认感觉的最初作用,虽然提出了感性与理性辩证 关系的思想,但总体上是贬低感性的意义和作用的。列宁指出: ”'这最初的开端’被唯心主义忘记并歪曲了。而只有辩证唯物 主义才把'开端’同延续和终点联结起来。”这就 是说,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能克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在实践基 础上说明感性与理性的辩证认识过程。

伊壁鸠鲁强调感觉但并不否认理性的。黑格尔在一些客观地 介绍中也承认这点,如在讲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时说;“把个别提升为普遍,这就是发现规律、自然力等等。因此,可以这样 说,伊壁鸠鲁开创了经验自然科学和经验心理学。”这些观点是 十分接近辩证唯物主义的。

文章图片11

黑格尔

总之,列宁对感性和理性问题的历史考察,也可以说是进一 步总结历史的经验,特别是黑格尔的经验,以丰富发展唯物辩证法,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质料”(物质)自己并不能运动,“留基伯和柏拉图说运动是永恒的,但他们没有说出为什 么。”

亚里士多德自己以一种“纯粹的活动性”, 即没有质料的纯形式神,来作为一切的推动者。列宁说, “亚里士多德如此无力地抬出神来反对唯物主义者留基伯和唯心 主义者柏拉图。”黑格尔在论述中掩盖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的折中主 义的弱点,但对于他的神是“最高的实体”和“不动的推动者” 则极力推崇。并捧之为“再没有比这个更高的唯心论了。”

黑格尔自己也用“绝对观念”作 为实体和一切事物运动的根源的。他认为物质和自然界的发展本 质上是绝对观念引起的,他说:“自然必须看作是一种由各个阶 段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阶段是从另一个阶段必然产生的……但 并非这一阶段好象会从另一阶段自然地产生出来,相反地,它是 在内在的、构成自然根据的理念里产生出来的。形态的变化只属 于概念本身,因为唯有概念的变化才是发展。”

他反对把物质作为主语、运动作为物质的属性和谓语,主张:“运动是真正的世界灵魂的概念。虽然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运 动看作谓语或状态,但运动其实是自我,是作为主体的主语,并 且恰恰是消逝过程中的持久的东西。

这种否认 物质和自然界自身能动性的观点,自然也否认意识是物质自身发 展的产物和属性。所以列宁说;“辩证法的拥护者不能理解从物质到运动、从物质到意识的辩证的转化尤其不能理解后一种转化。马克思纠正了这个神秘主义者的错误(或弱点?)。”

列宁不但指出物质运动的辩证转化和物质到意识的 辩证转化,而且指出意识运动的辩证转化,“不仅从物质到意识 的转化是辩证的,而且从感觉到思想的转化等等也是辩证的。” 这几个辩证转化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感性与理性问 题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哲学史上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