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杜甫画像(王安石)

 一中大语文 2022-09-25 发布于福建

杜甫画像(节选)

王安石

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①。

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②。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

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

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注】①不见收:不被录用。②伊周:指商朝伊尹和西周周公旦。

【译文】

       可是这样的人才,确实命途多舛,一生穷困潦倒,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年近半百,却只担任一个小官,还被呵斥,后来还被贬谪,漂流四方。

       他的家庭生活非常穷苦,妻子瘦弱而倒下,幼子饿死,一家人还常常受到盗贼兵祸的威胁。

       这样的环境下,杜甫依然心怀国家社稷,他不忘吟哦,他用诗歌去揭露战争的残酷,去表现民间疾苦。

       他的心愿就是希望皇上能成为像饶舜那样圣明的君主,大臣都能像商朝的伊尹和周朝的周公旦一样贤能。

       只要所有的士子都能不受冻,有安身之地,即使只有他一个人住所破旧,让他受冻死去也愿意。

       若只是悲叹个人困境,伤感怀才不遇,这样感慨时运不济的人我也为他们感到羞愧。

       所以当我看到杜甫的画像,想起了他高洁的品质和过人的才华,也忍不住参拜,感激涕零。

       像杜甫这样高尚的心灵自古以来就少有了,还是希望他能起死回生,我好从之而游。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见到杜甫的画像,联想到杜甫的境遇和情怀,有感而发,表达了对杜甫的敬仰。

B.“青衫”运用了借代,指代下级官吏,意即杜甫年纪已经很大还只是做了个下级官吏。

C.诗人受到杜甫精神的激励,宁可自己房屋破烂受冻而死,也不忍心天下赤子遭受寒冷。

D.诗人感慨,具有杜甫那样心灵的人古来少有,他希望杜甫能起死回生,好从之而游。

2、诗中刻画了杜甫怎样的形象特点?请联系诗歌内容概括并分析。

【参考答案】

1、C

2、①命运穷苦:不被国家重用,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妻亡子死,历经战乱。②忧国忧民:希望天子圣明,大臣贤良,希望天下赤子能有安身之所。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形象的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诗歌内容,进而具体分析。

【解答】

1、C.“诗人……宁可自己房屋破烂受冻而死,也不忍心天下赤子遭受寒冷”错误,诗中“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写的是杜甫。选项属于张冠李戴。

故选C。

2、“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写可怜杜甫的命运,颠沛流离,不被国家重用;“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写生活艰难,忍饥挨饿;“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写妻亡子死,历经战乱。诗歌前三联体现了杜甫命运的穷苦。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作者希望天子圣明,大臣贤良;“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作者希望天下赤子能有安身之所。这两联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点评】如何鉴赏诗歌:

(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

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

(三)关注注释隐含义。

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四)关注意象寄托意。

意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

(五)关注关键词句情感意。

关键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通常体现诗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句,借此领悟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