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堂】外治糖尿病足溃疡三则

 杨大夫vdmq48sw 2022-09-25 发布于内蒙古

案例一

李某,男,56岁。

初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第三趾溃破发黑伴左下肢发凉困痛,夜晚疼痛剧烈,不能平卧,彻夜难眠,不能行走。某医院CT检查结果显示:1.腹主动脉远端,右侧髂总动脉混合性斑块。2.左侧髂内动脉自起始处闭塞。3.左侧股深动脉起始处重度狭窄,股动脉远端闭塞。症见左足红肿,第三趾发黑、肿胀,第二趾、第三趾,以及第三趾、第四趾趾间溃破,分泌物量多、质稠、臭秽,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既往史:糖尿病8年。

诊断:糖尿病坏疽。

证属:湿热型。

治宜:清热祛湿,活血化瘀。

处方:四妙勇安汤加减。当归20克,金银花30克,玄参30克,水牛角20克,甘草10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

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显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敏感,而对头孢菌素类、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等均有耐药。

局部疮面应用九一丹外涂,干纱布覆盖。口服复方磺胺甲 唑,每次200毫克,每天2次。

医嘱:降糖药物按时服用,勿用过热开水烫洗,勿食辛辣刺激食物。

二诊:患者左足第二趾、第三趾趾间干燥,肿胀消减,夜晚静息痛明显减轻。内服药物改用四妙活血汤加减。行左足第二趾、第三趾清创截肢术,因创面太大,未予缝合,留有3厘米×4厘米的创面,同时实施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每天进行外科清洁换药,用聚维酮碘纱布包扎。

三诊:患者左足创面有灰黄色坏死组织覆盖,周边肉芽组织淡白,有少量淡红色,舌质淡、苔薄黄,脉细涩。药用自拟通脉活血汤加减内服。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及氯霉素粉每天交替外用。

四诊:见有肉芽颗粒生长后,给予患者自制抗绿生肌散及自制仲景药霜外用,隔天清洁换药1次。现创面较前已明显缩小,肉芽组织生长良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药治疗同上,创面行点状植皮术。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清洁换药,3天1次。

五诊:患者植皮术后15天,换药见皮片下无分泌物,皮片与创面紧密粘连,皮片呈粉红色,生长良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嘱咐其口服院内制剂通脉丸巩固治疗3个月。

案例二

闫某,男,79岁。

初诊:患者以左足溃破、疼痛1个月、加重3天来诊。症见双下肢发凉、麻木,左足稍肿,皮温偏低,左足背可见3厘米×2厘米溃疡面,色黑有渗出,无肉芽组织生长,左足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伴活动受限。查体见双下肢营养障碍,肌肉萎缩,皮肤光滑、薄,汗毛稀疏,趾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双下肢皮温低,以左侧为甚,左足稍肿胀,呈指陷性水肿,左侧股动脉搏动减弱,左侧腘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未触及,右侧腘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双侧足背动脉未触及,肢体抬高下垂试验呈阳性,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既往史:2型糖尿病10年,高血压病10年。光电体积描记法检查结果显示:左下肢末梢循环严重障碍(均呈平线出现);右下肢末梢循环中度障碍(多呈平顶波)。踝肱指数:左侧0.15,右侧0.56。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左侧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闭塞;右侧股动脉不全闭塞。

诊断:脱疽。

证属:湿热毒盛。

治宜: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处方:四妙勇安汤加减。金银花30克,玄参30克,当归20克,丹参30克,苍术10克,黄柏10克,陈皮20克,生甘草10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

其他治疗:应用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冲洗溃疡面,而后应用氯霉素药水浸润纱布局部湿敷溃疡面,每天1次外科清洁换药。

二诊:溃疡面渗出明显减少,边界局限清晰,肉芽组织可见生长,但不是很好,舌质红、苔白,脉细弱。

辨证:气血两虚。

处方:八珍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炮山甲12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共20剂。每天1剂,水煎服。

其他治疗:应用九一丹外涂,用干纱布覆盖溃疡面。每天1次外科换药。

三诊:患者溃疡处干燥、局限,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大便偏干,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涩,在上方中加入石斛20克,麦冬20克,火麻仁15克。以滋阴生津,润肠通便。

其他治疗:仲景药霜外涂创面,每日1次外科清洁换药。

案例三

王某,男,57岁。

初诊:糖尿病病史5年,右足疼痛、溃破2个月来诊。症见右足肿胀,足底外侧缘皮肤溃破,有大量坏死组织,渗出较多,呈脓性,味臭,溃疡面约4厘米×3厘米,溃烂较深,已至跟骨,溃烂面周围皮肤发红,右足皮温低。双侧股动脉可触及搏动,双侧腘动脉搏动减弱,双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未触及搏动,双下肢肢体抬高下垂试验呈阳性,舌质红、苔黄稍腻,脉弦数。腹主动脉及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1.腹主动脉,双下肢动脉硬化性改变。2.左侧胫前、胫后腓动脉多发节段性狭窄;足底、足背动脉未见显影,考虑为狭窄。3.右侧小腿动静脉瘘。患者为老年男性,脏腑功能减退,气血运化不足,致脉络瘀阻,日久瘀而化热,致肉腐骨脱。

诊断:脱疽。

证属:热毒炽盛。

治宜:清热凉血,化瘀通络。

处方:四妙勇安汤合通脉活血汤加减。当归20克,玄参30克,金银花30克,赤芍6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炮山甲12克,陈皮15克,甘草10克。共20剂。水煎服,每天1剂。

其他治疗:溃疡面外科清洁换药,每天1次。应用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液冲洗溃疡面,并逐步剪除部分坏死组织,用聚维酮碘纱布包扎。

医嘱: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勿用过热开水烫洗,严格控制饮食,及时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

三诊:右足疼痛较前减轻,溃疡面可见新生红色肉芽组织生长,周围皮肤发红基本消退,但四肢发凉仍然明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熟地黄30克,制附片9克,细辛15克,麻黄12克,丹参30克,白芥子6克,姜炭6克,生甘草10克。共15剂。每天1剂,水煎服。

其他治疗:溃疡面坏死组织上撒自制抗绿生肌散以提脓祛腐,解毒活血;外涂自制仲景药霜以祛腐生肌,两药合用,隔天清洁换药1次。同时进行分泌物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

三诊:创面渐趋愈合,下肢发凉症状亦得到改善,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涩。

处方:当归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黄芪20克,党参20克,陈皮20克,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共20剂。每天1剂,水煎服。

其他治疗:隔天清洁换药,根据分泌物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先应用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液冲洗,剪除部分外周组织,再用敏感药物阿米卡星湿纱布覆盖创口,并清洁包扎固定。

四诊:右足肿胀已完全消退,溃破处于燥局限,溃疡面约1.5厘米×1厘米,溃疡面周围见大量上皮组织向中央爬行,舌质暗、有瘀点、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当归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玉竹20克,石斛20克,麦冬20克,炮山甲12克,黄芪30克,陈皮30克,甘草10克。共20剂。每天1剂,水煎服。

其他治疗:创面局部清洁换药,用聚维酮碘纱布包扎。

(作者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责编:张 驰
审核:刘 旸
终审:郜 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