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新成语故事--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新用户3951uudG 2022-09-26 发布于河南

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我们已不知道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用意了。大多都是这样的说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现实生活的不满。

是,怎么能满?

鲁迅说的好: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满怀豪情壮志,想要超越四海,就像鸟儿一般,能够挥动翅膀,凌空高飞),年少的壮志不等于青年后的施展,最后不得不唱着《归去来兮辞》老其一生,据说有二十二年之久。


不得不回到家乡的孔子(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呢?),编《春秋》、定《礼》、《乐》,后世把他尊为万事楷模。

朱熹曾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

不要吗?有人指出:陶渊明自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的祭酒到辞彭泽县令结束的十三年的仕宦生活,是他为实现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也许是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良医做不了,只好发牢骚,也成了名人。不过还是那句话,对自己已没有什么用处。


说了这么多,就想说他写的一篇短文,后人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桃花源记》。

这应该是他晚期的作品,经历了几十年,越来越感到再也看不到他理想社会的那一天,尤其是刘裕废晋改宋,连爱恨交加的王朝都覆灭了,不能尽尺寸之劳,自然向往起“乌托邦”来。

为什么说是在“东晋太元年间”,大约这是东晋王朝唯一可圈可点的最兴旺时期,著名的淝水之战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老百姓,不是当官的,当官的不用这么辛劳,谢灵运忘情山水,那也是不得志,有人更直说,就是陶渊明自己。

发现的是一个古村落,就写成了世外桃源,高;或者说后代拔高成了一种精神,成为一种象征。

文字驾驭臻于成熟的的陶渊明写文章就像作诗,我们作文就像下羊屎蛋。

你说你打渔罢了,想王安石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鱼打好了无事干(想起来网上的潘金莲,你没事开神马窗户啊),回去老婆还要派活,就想前面是不是还有鱼,这是现实的想法,前面是不是有宝贝,这是浪漫的想法。

忽逢桃花林,难道进入了黄药师的桃花迷阵,不可能,黄药师乃宋代人,晋下面是刘宋,与真正的大宋朝还有六百余年。


那就是天然的。

好歹还能穷头,那样聪明的周伯通被困于桃花林却出不来,自然和人为就是不一样。

这不是九曲溪,更不是游戏曲水流觞,尽头处是山。

山有个洞,他就进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一百六十  不足为外人道”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