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霍去病豪情注酒泉

 广州玉 2022-09-26 发布于广东

在20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诞生了一位让中国历史永久铭记的少年“战神”。他在十七、八岁的年纪,就取得了一场又一场傲人战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神话,获得了后世所有军人武将都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

在如今酒泉城内的西汉酒泉胜迹,有一眼古泉,汩汩泉水自地下冒出,泉水甘冽,味含酒香,四季如流,经年不断,冬天也从不封冻,旺季时,外溢的泉水伴着腾腾雾气,状如云烟,蔚为壮观,这就是著名的“酒泉”。

汩汩泉水中,传述着2000多年前的那位伟大英雄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霍去病。

1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最显明的地标——高耸陡峭的山峰上,积雪皑皑,与蓝天白云缠绕相连,像一位远古走来的充满灵气与智慧的老者,挥舞着长袖,将缕缕白发与团团祥云绾在一起,亦真亦幻。

当代作家柏杨先生所著的《中国人史纲》中,这样描述祁连山:“公元前后,(祁连山)北方是匈奴人,南方是羌人,所以它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担任隔绝这两大边地民族结合的任务。”

一座地理意义上峰高岭险的山脉,兼具了特定历史阶段的一份政治或军事使命担当。

在中国历史上,祁连山一直以风云跌宕的高光形象出现,多政权在此角逐搏杀,多民族在此分分合合,多文化在此融会贯通。因而被冠以“天命之地”“国家通道”“历史长廊”“民族走廊”“文化高地”“丝路枢纽”“黄金地段”等一张张耀眼的标签。

而这一切,离不开在中国历史上理应称作里程碑的一个伟大事件:霍去病策马驰骋,在祁连山下大破匈奴,收复河西。

汉王朝建立后,与之并肩抗衡的强悍敌手,就是匈奴。到汉帝国的第七位皇帝——汉武帝刘彻登基后,经过60多年的发愤图治,国力日益昌盛,统治架构稳固,兵强马壮,已非建国之初相比。打通河西走廊,既能解除匈奴从西方对中原腹地的威胁,打乱匈奴与羌族部落的联盟,大大削弱匈奴的势力范围,斩断匈奴的右臂;又可建立起一条从长安出发,经由河西走廊和新疆、中亚等西域地区,通往欧洲的罗马帝国,挺进更加广阔世界的通途。

汉武帝刘彻,这个16岁登基的年轻帝王,壮志凌云,成为大汉帝国实行这一基本国策的最具豪情的帝王,而这项国策的实现者,就是霍去病。

2

匈奴,是一个古老的马上民族,崛起后之所以与中原王朝抗衡百年之久,并且大部分时间还占据上风,是有着相当实力的积累的,当时的他们,正控制着祁连山下丰美的草场。

两强相遇必定会诞生英雄传奇。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军夺回了被匈奴人蘸取已久的河套地区,解除了匈奴长期以来对国都长安的威胁。在这一场战役里,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骠姚校尉霍去病。

当时的霍去病主动向主帅请缨,要率800轻骑直捣匈奴后方。

匈奴人并不知道,在这场战役以后,霍去病这三个字,就将成为他们的噩梦。霍去病率领的汉军,是一支充满狼性的部队,在战斗中无所畏惧,骁勇善战。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年轻的霍去病和他的800轻骑,像闪电一样狂奔数百里,从匈奴后方突然出击,惊惶失措的匈奴人惊觉天兵降临。在这场战役里,霍去病大破匈奴1万人,斩首2028人,以卓越的战绩受封“冠军侯”——我们现在说的冠军一词即来源于此,是汉武帝专门为分封霍去病设立的,取“功冠全军”之意 。自此以后,历朝历代对战功卓著的武将嘉奖时,也都采用“冠军”为官衔。从魏晋迄南北朝各代,都设有“冠军将军”,唐朝也设有“冠军大将军”的官衔,到了清朝,护卫帝王的銮仪卫及旗手卫的首领,也称为“冠军使”。

公元前121年,基于打通并有效控制河西走廊,接通中原和西域的关系这样的战略意图,汉武帝决定发起河西战役,冠军侯霍去病成为这场战役主帅的首选。

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两次率兵进军河西。第一次战役,霍去病率领1万多精锐骑兵,快速奔袭6天,渡过黄河,翻越天寒路险的隘口,从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长驱深入达1000公里,孤军转战,打得匈奴守军毫无招架之力。第二次战役更是一个奇迹,所有的友军部队都出现了问题,只剩下霍去病孤军奋战,在祁连山下横刀立马,深入匈奴境内2000多公里,从他们的侧背部发起猛攻,大获全胜,追击匈奴到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才收兵回撤,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

这是汉帝国对整个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之一,中央王朝第一次将河西走廊这个战略要地纳入版图。匈奴人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在霍去病之前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闪电战术,即便是像他的舅舅卫青这样成熟又老道的将领,也绝对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孤军深入,但是只有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勇敢地率领轻骑,深入敌后,直捣黄龙。

从此,汉军军威大振,而十九岁的霍去病,更成了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战神。

3

更为惊心动魄的,是“河西受降”。

两场河西大战后,匈奴浑邪王和休屠王想要投降汉朝,汉武帝不知匈奴二王投降的真假,遂派霍去病前往黄河边受降。当霍去病率部度过黄河的时候,果然匈奴降部中发生了哗变。面对这样的情形,霍去病竟然只带着数名亲兵就亲自冲进了匈奴营中,直面浑邪王,下令他诛杀哗变士卒。这名敢于孤身犯险不惧生死的少年的气势,不但镇住了浑邪王,同时也镇住了四万多名匈奴人,他们最终没有将哗变继续扩大。

回顾“二战”期间的“西南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时任“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的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在1945年8月30日这天来到日本受降的时候,当他的座机在横滨以西的厚木机场缓缓降落时,整个机场高度戒备,全部戒严,尽管麦克阿瑟在命令厚木机场的所有日本飞机拆除螺旋桨之后,才敢降落到这里,但在迈出机舱门的时候,久经沙场的麦克阿瑟,当时的表现都还是有一点紧张的。

再回想那个局势迷离危机四伏的时候,那位十九岁的少年,是怎样站在敌人的营帐里,仅仅用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将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制服的。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面对外虏的受降,不但为饱受匈奴侵扰之苦百年的汉朝人扬眉吐气,更从此使汉朝人有了身为强者的信心。

霍去病的封神之战,是在他21岁那年。

那一年汉武帝几乎举全国之力与匈奴决战。还是这个无畏的少年,率军北进2000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直接与匈奴左贤王部队开战。这场战役,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俘虏了一大堆的匈奴贵族。

霍去病并不满足于此,他乘胜追击,带领部队杀至狼居胥山,并且直接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

这是中国历史上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真正第一次里程碑式的胜利。“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和梦想。从此,匈奴远遁,无力再对汉朝形成威胁,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少年霍去病用6年的从军生涯,打出了别人60年甚至更长年岁也许都打不出来的战绩。

4

霍去病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每次都是纵横数千里深入敌营,横扫大西北,每次都以大胜回师,开疆拓土,可以说霍去病就是为抗击匈奴而生的,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曾经,汉武帝想亲自教他孙武兵法,他回答道:打仗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时势变易,古代的兵法已不合适了。

曾经,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第,霍去病却拒绝收下,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史官司马迁记录下了霍去病的这句话。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短短的八个字,震撼人心,光耀历史,深深镌刻在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赵云、岳飞都引用过霍去病的名言,辞让皇上赐予的华屋美宅,也足见名将与名将之间的相互认同感。

至于唐诗宋词中,“封狼居胥”,更是用老了的典故。“琵琶声悄暮云低,大漠烟尘掩马蹄,莫教春风闲细柳,嫖姚更在玉门西。”这一首《河西曲》,写的是河西走廊,取的就是汉朝从周亚夫建细柳营防御匈奴,到曾经的嫖姚校尉霍去病深入大漠、追亡逐北的典故。

李白乐府诗《胡无人》写道:“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拽,创花秋莲光出匣,天兵照雪下玉关,虎剑如沙射金甲······胡无人,汉道昌。”整首诗吟诵了霍将军带领将士出击匈奴的威武场面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公元前112年10月,汉武帝刘彻率领上万骑兵部队出巡雍州,最后抵达甘肃靖远的黄河岸边。此时此刻,远方的祁连山连同咽喉一样的河西走廊,已经成为中原版图的一部分。穿越河西走廊,便进入广阔的西部地带,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正式开通,汉帝国的使者、商队、军队,正通过河西走廊源源不断地奔赴广阔的西域。

公元前60年,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府,将今天新疆和中亚一带广大地区并入版图。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这块土地和这条生死攸的战略通道,在中国历史上一次次扮演着重要角色。

5

霍去病率军收复河西走廊,汉武帝刘彻统领下的大汉帝国,进入了河西走廊时代,这个时代最具文韬武略的远见布局是,“列四郡,据两关”,从而将这一时期演绎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彪炳史册的激情岁月。

从史料来看,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和两关,是有计划有安排,稳扎稳打,按既定步骤推进实施的,酒泉郡为最先设置,后又分设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

解读河西四郡的名字,各寓含有深意。而“酒泉”,最具豪情,与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始终融合在一起,汉武帝的雄才武略和霍去病的豪情威名在此留下了永恒的烙印。

流淌至今的“酒泉”,被浓浓的酒香渲染得声名赫赫。“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饱蘸美酒书写豪情的李白,虽不曾涉足酒泉,但心领神会了一个地名所包含的雄壮与期盼。

古时的“酒泉”,也称“金泉”。相传,古时有一人口渴,到泉中取水,见有金色从水中溢出,怀疑有金子,于是水中捞取,果然得金,故曰“金泉”。至于为什么又叫“酒泉”,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城下有泉,其味如酒,酒味甚佳”,故而得名。

但,酒泉人更愿意相信,“酒泉”之名,就来源于霍去病注酒入泉,并认为那就是史实。公元前121年,霍去病一鼓作气收复整个河西,汉武帝闻奏后,大为惊喜,于是派人从长安送来三坛御酒,以示犒赏。可霍去病认为功在全军,犒赏应该与所有的将士共享,无奈人多酒少,便下令把酒倒入驻地附近的这一眼泉中,与将士取而共饮。御赐美酒醇香四溢,汇入泉水中仍是酒味不减,“酒泉”因而得名。

现如今,在西汉酒泉胜迹古泉北侧,有一组现代大型群雕群,背北面南,朝向祁连山,分“出征”、“鏖战”、“庆功”三组场景,内容各异,但气韵连贯,其中的“庆功”雕塑,洋溢着胜利后的欢跃,将士们高倾坛酒入泉,人马在泉水边尽情畅饮,一股强劲的凯旋雄风扑面而来,居中的年轻将军霍去病,手捧玉盏,气壮山河。

这组群雕,就是为这位少年“战神”树立的一座丰碑,再现着2000多年前这位少年“战神”的伟绩:

17岁,开始肩负起汉帝国打通河西走廊的使命,率800单骑,于数百里外,斩匈奴两千余人,封冠军侯;

19岁,率军出击河西走廊的匈奴,歼敌四万余,俘匈奴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余人;后又率亲兵孤军驰入变乱的匈奴军,斩杀叛将,浑邪王四万余部归汉。从此,河西入汉疆;

21岁,率军五万,一路冲杀,北进大漠两千余里,越过离侯山,歼匈奴左贤王部七万余,并于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