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版实务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全流程运作分析

 出版与印刷 2022-09-26 发布于上海

核心观点

  • 国家出版基金要求入选项目具备一定的思想价值、科学价值、学术价值、出版价值,在申报、实施、经费使用、结项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

  • 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出版单位的品牌优势,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按照出版基金每年度的资助重点,结合自己已经策划和实施中的选题,严格按照申报的具体要求,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准确填报申请信息,按规定做好申报工作。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请获批后,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组建精干的项目团队,安排和推进各项工作,对图书的内容质量严格把控,打造精品工程,做好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进度管理,包括可能发生的年度检查和延期管理。
  • 结项是基金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结项时要求对项目进行综合考评,从内容、编校、设计和印制质量等环节进行考核。项目结项是评审考核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完成。结项时需要提交相应的结项材料,主要包括“结项成果”和“结项申请书”,完成并提交“结项报告”。

题目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全流程运作分析*

来源 | 《出版与印刷》2022年第3期

作者 | 常玉轩

作者单位 |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Doi | 10.19619/j.issn.1007-1938.2022.00.045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社会治理丛书(第一辑)”;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脑科学新知译丛(第一辑)”;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脑科学新知译丛(第二辑)”;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社会治理丛书(第二辑)”。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常玉轩.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全流程运作分析[J]. 出版与印刷, 2022(3): 80-85.

摘要 | 为了给申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单位提供切实的指导,提高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成功率及出版物的质量,文章结合案例分析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全流程运作过程,总结了项目申报的要点:紧扣“资助重点”、突出申报项目的独特性、准确填报各项信息等,提出组建项目团队、打造精品出版工程、做好进度管理等过程管理的注意事项,并从结项前的准备工作、结项材料的准备以及结项报告三方面总结了项目结项的重点。

关键词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过程管理;项目结项

→ 查看HTML全文

国家出版基金自2008年设立以来,以“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优秀文化,推动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宗旨,经过十几年的运行,先后资助了5000多个项目,其中4000多个项目完成结项验收。[1]随着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工作的持续推进,资助覆盖面不断扩展,结项项目不断增多,国家出版基金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得到了学术界、出版界及管理部门的认可。国家出版基金成为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之后的第三大有影响力的基金。[2]

国家出版基金要求入选项目具备一定的思想价值、科学价值、学术价值、出版价值,在申报、实施、经费使用、结项等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笔者从2016年以来,先后参与和主持了“脑科学新知译丛”(第一辑、第二辑)、“社会治理丛书”(第一辑、第二辑)等项目的国家出版基金申报和编辑出版工作,现结合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管理要求出发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一、未雨绸缪,做好项目申报

1.认真研读《申报指南》,紧扣“资助重点”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资助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于入选项目,有严格的管理办法和要求。申报单位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简称《申报指南》),根据《申报指南》的具体要求,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严格按照申报要求完成申报工作。[3]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有明确的资助原则要求,每年的变化不大。首要的要求是入选项目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导向,项目能够反映我国的出版水平。国家出版基金支持各学科领域的成果落地,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科技进步;鼓励创新和服务现实需求,对于具有较高思想水准、学术价值和重要社会文化价值的出版物以及能够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的作品有一定的倾斜。

每年的《申报指南》会明确该年度的“资助重点”,出版单位应该特别注意这部分内容,逐字逐句认真学习,仔细推敲。笔者参与的2017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脑科学新知译丛”(第一辑),其内容就与当年度《申报指南》中“(五)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和“(七)对外交流”中的多个要点高度契合,比如“反映自然科学各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或国内一流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的出版项目”“展示世界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对外交流等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翻译出版项目”,此项目当年申报即获得批准。

2018年申报并于次年获得批准的“脑科学新知译丛”(第二辑),延续了“脑科学新知译丛”(第一辑)的优势与特色,同时紧扣2019年《申报指南》“资助重点”中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第一个分项目的要求,即“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动态,反映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等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围绕增强公众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支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等方面具有原创价值的优秀科普成果”。

2.结合出版单位的品牌优势,突出申报项目的独特性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公司在知识产权、法律、建筑等学科出版领域有较强实力,拥有众多学者型专业编辑。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功申报十多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如“知识产权经典译丛”、《弗莱彻建筑师》、“脑科学新知译丛”和“社会治理丛书”等,获得了丰富的申报经验。

每年申请国家出版基金的项目众多,但获批的项目数量有限,竞争非常激烈。能够申请并获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项目都有其特色与优势,要想在申报中脱颖而出,必须结合并充分发挥出版单位的品牌优势,突出申报项目的独特性,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以“脑科学新知译丛”项目为例,脑科学是研究脑和心智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其成果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选题推荐和介绍国外脑科学研究领域前沿研究成果和最新科学发现,为读者提供大脑研究方面的科普知识。为此,我们专门联系了剑桥、培生等国外知名教育出版机构,筛选出短小精悍、观点新颖、语言通俗的若干品种图书。这些图书的作者均来自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图书定位为面向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读者普及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和发现。清晰的定位和精准的选品决定了项目的独特性,为顺利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实事求是、准确填报各项信息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要求严格,管理规范,一旦入选,必须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才能顺利完成结项。因此,在填报“申请表”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例如,申报对于书稿的成稿率有一定的要求,至少要达到60%。在申报之前,出版社和相关编辑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安排。对于成套书和丛书来说,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不但要求总体进度符合规定,而且必须保证丛书中的每一种都达到60%以上的成稿率。

申报中还需要编制初步的预算,这一方面是为了使评审专家对于项目的费用有所了解,在批准资助额度时能够“心中有数”;另一方面,申报中的预算必须与将来结项时候的决算相对应,不能差别太大。对于出版机构和编辑来说,在申报的时候要做到实事求是,认真做好预算,不能为了获得更多的资助而夸大预算。评审专家都是各个行业的行家里手,对每个环节需要多少资金非常清楚。预算有水分,绝对骗不了评审专家,到最后不但影响获批,还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二、严抓质量,重视过程管理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请获批后,要严格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组建精干的项目团队,安排和推进各项工作,对图书的内容质量严格把控,打造精品工程,做好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进度管理,包括可能发生的年度检查和延期管理。

1.组织精干力量,组建项目团队

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公司对于高质量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非常支持,在项目获得审批之后,专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按照项目运作规律,组建一支精干的项目团队,分工协作,保证高质量完成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以“社会治理丛书”项目为例,项目团队主要包括四方面人员。首先是承担图书编辑工作的责任编辑,挑选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编辑承担主要的编辑工作,这些专业编辑具有丰富经验,可以从源头保证图书的内容质量。其次是出版部门、总编室、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图书出版的“外围”工作,如安排校对、发稿,联系印厂,完成财务结算等。再次,为了提高图书的装帧和设计水平,联系专业的设计公司。他们和责任编辑紧密合作,负责丛书的版面设计、装帧设计等。最后,联系专业院校的老师,他们作为项目团队的“外协”人员,承担图书的翻译工作,以及审稿工作。有了这些专业院校老师的鼎力协助,我们才能保证丛书的翻译质量和专业水准。

2.严抓质量,打造精品出版工程

项目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批准之后,必须要重视图书的内容质量,以及编校质量和印装质量。出版管理部门近年来一直在强调提高图书质量,每年都安排专门的质检工作,质检标准和处罚越来越严格。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图书,代表的是我国图书出版的最高水平,一定要狠抓图书质量。

“社会治理丛书”(第一辑、第二辑)是成功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的项目,并连续两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该项目致力于对国外有关社会治理理论的著作进行研究性翻译和实证性研究,为国内相关研究人员和实务工作者提供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兼实务指导的精品图书。为了提高质量,我们与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老师建立了长期联系,请相关院系和研究所的教授担任翻译;每种图书经过严格三审三校,其中几个重要品种,还另请专家交叉审读、通读与修订。经过严格的审校,这套丛书无论是学术性、专业性,还是可读性、规范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除了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图书的设计质量和印装质量也必须特别予以重视,做到精益求精。以“脑科学新知译丛”项目为例,为使该项目与科普图书的市场定位相符,需要严格控制定价。既要控制成本,又要做出精品,为此我们邀请专业设计师先后做了好几套设计方案,从内文排版到封面设计,都经过编辑室多次研讨,最后选择了32开的小开本,以方便携带;采用半精装,小勒口,方书脊,简洁大方;前后环衬使用特种纸,显得非常典雅,既控制了成本,又提升了观感。这套书推出之后立即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在图书市场上获得了肯定。

3.配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做好进度管理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简称“基金办”)对于项目的年检有一定要求,具体细节可以从基金办的网站及时获得。项目承担单位参照《国家出版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在线申报项目年检操作指南》,登录“国家出版基金管理信息系统”,如实填写“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年度检查表”,通过系统提交主管部门审核。有时候,主管部门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抽查和电话问询等方式,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管理情况进行核查。

项目承担单位要高度重视年检工作,根据项目实际进展情况填写基本信息,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内容:“完成时间”和“经费使用情况”。国家出版基金的大多数项目不会在一个年度内完成,因此需要就跨年时间尺度内的进展及时做出汇报。如果能够按照协议计划的时间完成当然最好,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必须提前予以请示报告,并详细解释延期的原因。当然,最好打好提前量,不要延期,否则按照“绩效考评细则”会被扣掉相应的得分。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经费的拨付通常分两步,先按照协议金额拨付一定比例资金,待项目结项之后,根据考评情况拨付剩余资金。因此,涉及跨年度的项目,在年检的时候要详细汇报已经拨付经费的使用情况,以便主管部门及时了解情况,做出下一步安排。

对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项目承担单位应该严格按照项目进度表,按时完成结项。但是,有的基金项目难度比较大,头绪比较多,涉及方方面面的管理,有时候会出现不能严格按照计划时间完成的情况。如果的确由于不可控制的因素导致项目延期,必须提前申请,并提交相应资料,以便通过年检。

如果不能按照约定时间完成项目,项目承担单位要认真梳理不能按期完成的原因,针对影响实施进度的主要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填写“延期项目情况表”,提前进行申请和报告。

三、 实事求是,完成项目结项

根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管理要求,项目结项是基金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结项时要求对项目进行综合考评,从内容、编校、设计和印制质量等环节进行考核。项目结项是评审考核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完成。[4]

1.结项前的准备工作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结项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需要在结项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第一,必须按照申报时的“时间进度表”所约定的时间,按时或者提前完成出版工作。第二,为了保证图书的质量,需要完成“内部质检”工作。由于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对质量要求比较高,出版单位在结项前必须安排具有高级职称的编校人员对每种书进行质检,并且提交质检报告。第三,图书出版之后,应该及时完成与图书生产相关的费用结算,涉及费用支付的工作不完全由编辑完成,需要其他部门人员的配合。比如,需要由出版部门的人员来计算稿酬,计算纸张和印刷费用,并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完成结算。第四,结项时需要提供专家的审读意见。这项工作也需要提前安排,给专家审读图书和撰写审读意见留出足够的时间。

2.结项材料的准备

按照基金办的要求,结项时需要提交相应的结项材料。主要包括 “结项成果”和“结项申请书”。

“结项成果”指的是基金办要求提交的文件和资料,包括纸质图书以及图书的电子文件,以便做线上宣传和总结。另外,根据要求还需要准备一些文案,包括“项目内容简介”和“项目管理经验”。这些内容需要出版单位按照实际情况,叙述清楚项目内容和管理经验,方便管理单位按需要使用。

正式结项前,需要先在网上填写“结项申请书”,并打印出来,签字盖章。“结项申请书”要求的内容不复杂,只需要实事求是填写,不必夸大其词,要靠产品实力说话。第一项为结项总结,也叫“绩效报告”,主要内容为项目计划执行情况、已经拨付经费使用情况、项目的编校和印装质量,以及取得的社会效益,包含举办的活动、社会反响和获奖情况等。第二项为项目成果简介,主要包括项目丛书的规模、内容,以及预期的社会效益,这部分需要呼应申请时候所填写的资料。第三项为专家审读意见,需要邀请两位专家,最好是对项目有充分了解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就项目的思想性、创新性、科学性、传承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出具审读意见,以揭示项目的意义。第四项是资助经费决算表,按照每项成本据实填写,与申请项目时候的预算相呼应,不能差别太大。

3.结项报告

除了线上提供“结项申请书”之外,还需要准备一份纸质的“结项报告”,通常装订成一厚本资料,相应部分需要签字盖章。结项报告包括所有与项目相关的纸质单据和中间过程文件,主要有管理文件、质检记录、合同文书、财务账目等,其中,财务账目是最重要的文件,与项目结项评价时的绩效考核等级密切相关。

基金办对财务账目没有明确的文件要求,但约定俗成,这部分内容必须提供总决算表,表中填写清楚各项费用,并注明哪些由国家出版基金支付,哪些由项目承担单位自筹。对于某些需要特别予以说明的内容,可以在备注中简要说明。除了决算表之外,还需要一份财务支出凭证明细表,按照稿酬、印装、编辑加工、版权费、翻译费等各项支出的具体情况,提供每个财务单据的支出凭证编号,以便专家在结项考核时查询核对项目费用的使用情况。明细表还必须附上原始的财务单据,包括财务凭证、转账记录、支出费用单等相关凭据,单据必须经过审批。

所有结项材料准备完毕,须按照约定的时间,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提交结项报告和结项材料。基金办在收到结项材料后,会组织相应专家完成项目结项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反馈给项目承担单位。

四、结语

以上从项目申报、过程管理和项目结项三方面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实施及各环节的要求做了简单介绍。当然,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多个环节,需要多人协助,这里所总结的仅仅是其中比较关键和重要的一部分。希望这些出自实际经验的总结,能够为申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单位提供一些切实的帮助,以提高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网站[EB/OL]. [2022-04-01]. https://www..

[2]祁德树,吴明华. 国家出版基金引领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J]. 中国出版,2020(8):20-26.

[3]张晓辉. 如何提高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成功率 [J]. 出版发行研究,2015(5):76-79.

[4]王京涛. 打造精品力作的实践与思考——以运作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例[J]. 中国出版,2018(18):43-45.

Title : The Analysis on th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National Publication Foundation Projects

Author : CHANG Yuxuan

Author Affiliation : Intellectual Property Publishing House Co., Ltd.

Abstract : Th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National Publication Foundation projects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applic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success rate and the publication quality. The key points of the project application are summarized: stick to the foundation key point, emphasize the uniqueness of the project, provide the accurate information. It is suggested to build a project team, create the elaborate publication works and control the schedule management. The project closure is summarized into three aspects: the preparations before the closure, the material preparing and the closure report.

Keywords : National Publication Foundation;project application;process management;project closure

编辑:许彤彤

审核:靳琼 熊喆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