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9月26日(周一)宝珍微拍1519期无底价拍卖

 自华居 2022-09-26 发布于广东

图片

百年热浪一朝离去,秋风习习,又到了收获的季节!金秋时节,宝珍堂为您带来件件珍品!晚上7点半,来宝珍微拍寻宝吧!宝珍微拍将为您展现繁星璀璨的收藏世界,也祝您收获一份幸福美满,阖家幸福,事业虎虎生风,开心捡大漏!宝珍微拍第1519期的16件拍品精美绝伦,造型独特,极具赏玩收藏价值,今晚七点半,老时间、老地方,我们不见不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1

品名:欧洲古董油画

规格长27cm   宽22cm

重量519g

说明:

  油画起源于欧洲,最早在欧洲流行于宫廷,一直是高贵生活的象征,只有皇族才能享受。400年前,油画传入中国,仍然是宫廷享受的特权。

  这幅欧洲古董油画,描绘了一幅深冬时节,人们在广阔的冰河上嬉戏的场面,无论色彩、技法、构图和形式都是非常成熟,画法丰富多彩,远处的建筑、冰河上的人群、近处农舍,树木都跃然于眼前,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世界。油画原作,画面右下角有签名,配精美画框,推荐收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2

品名:欧洲古董油画

规格长13cm   宽11cm

重量150g

说明:这幅欧洲古董油画,画面虽然不大,但是已充分显示了画家的精湛技术和对鸡的细节捕捉能力,画面中的公鸡体势健壮,趾高气扬,鸡冠鲜红,双目凝视前方,仿佛在洞察着周围的一切,公鸡身后的母鸡则惬意的寻找食物,画面一片和谐,画家对鸡的毛发描绘精致细腻,色彩明亮,与背景产生鲜明的对比,使整幅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油画原作,配精美画框,收藏精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3

品名:民国小叶紫檀兽面双耳盖罐

规格:高30.5cm  宽24cm

重量:5.75kg

说明:

  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 为双子叶植物纲、蝶形花科、紫檀属乔木。小叶紫檀为紫檀中的精品,密度大棕眼小是其显著的特点,且木性非常稳定,不易变形开裂。质地坚硬,盘玩后色泽从红棕到紫黑色,变幻多样,纹理细密。紫檀生长速度缓慢,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为木材之首,系称'帝王之木',

  这件民国小叶紫檀兽面双耳盖罐,精取名贵小叶紫檀木,整木挖料制作,木质细密坚硬,牛毛纹清晰可见,罐身同宝珠顶高圆盖一木挖制而成,一木两开,色泽美观醇和。器形端庄典雅,圆口,短颈,溜肩,弧腹渐收,圈足。口沿、盖子、底部的细节处理到位,肩部两侧浮雕兽面纹,纹饰清晰,线条流畅。整器纹饰精美,包浆纯朴,全品相,不但具有实用功能,还兼具收藏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4

品名:清代漆器镶螺钿“喜上眉梢”盖盒

规格:高6.7cm   宽17.5cm

重量:195g

说明:

  螺钿漆器,即指取材于各种贝壳的天然色彩与美丽光泽的最佳部位,分层剥离或磨制后,根据设计图案需要,镶嵌于漆器表面作为装饰。螺钿漆器最通行的做法是平脱,即螺钿镶嵌在单色漆面上,反复上漆,盖过钿片,再经过磨显,使得花纹和漆地浑然一体,平滑如镜。嵌螺钿以黑漆为地较多,因为螺钿发出的五彩光在黑色底漆上可以更加显示出效果。

  这件清代漆器镶螺钿“喜上眉梢”盖盒,子母口,木胎,带圈足,器身黑漆嵌螺钿装饰,内髹黑漆。器呈八菱形,盒盖中心嵌螺钿喜上眉梢纹,画中梅枝斜出,稀疏清逸,一只喜鹊立在枝头,仰头似在歌唱,境在景外,颇具妙趣,周围分别镶竹兰菊梅纹,纹饰清雅,寓意极好。器身镶其他精美精美图案,纹饰对称,装饰感强。整体工艺精湛,纹饰线条流畅细腻, 乌黑的漆器与晶莹对螺钿相衬,黑白分明,漆器朴实古拙,螺钿优雅清丽。大漆工艺制作周期长,制作流程繁复,导致其无法量产,又加螺钿装饰,价值不言而喻。

  螺钿漆器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主要分为十一道工序:设计胎型、制作胎体、灰制胎体、打磨胎体、设计图案、画刻图案、胎体上漆、镶嵌螺钿、反复髹(xiū,指把漆涂在器物上)漆、反复打磨、油面推光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5

品名:清代琉璃套胎花卉纹碗

规格:高8.5㎝   口径18㎝

重量:545g

说明:

  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中国琉璃是古代汉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琉璃材质。

  这件清代琉璃套胎花卉纹碗,琉璃材质,套色牢固,此碗造型规整,广口,腹部圆鼓饱满,口沿及圈足绿色套色,碗腹正面套花卉纹饰,雕琢细腻精准,做工精良。底部圈足并落款“乾隆年制”。此碗工艺精湛,绘画写实,布局舒朗,比例协调有度,器型精美至极,品相完好,收藏赏玩雅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6

品名:清代玛瑙素纹杯

规格:高7㎝  宽12.9㎝

重量:258g

说明:

  玛瑙是一种宝石,色彩丰富,是佛前七宝之一,其制作工艺比较艰难,在古代都是王宫贵族佩戴或使用。除了美观作为装饰首饰作用以外,它还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长期使用或佩戴,可以改善内分泌、加快血液循环,改善气色。

  这件清代天然玛瑙素纹杯,采用玛瑙为材质,精工细作,形制规整,玛瑙杯敞口,深弧腹,底承圈足。搭配杯托,中心凸起圆形碗托,底为圆形撇口足。通身素雅无饰,周身有疏密不均的环状纹、层状纹等多种不规则天然纹饰,颜色美观。经过岁月的洗礼,包浆自然淳朴,做工精致一流,品相完好,彰显使用者身份,收藏价值极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7

品名:清代玛瑙包金花口盘

规格:高3.6㎝   口径12㎝

重量:138g

说明:这件清代玛瑙包金花口盘,取玛瑙为材,质地干净,天然纹理漂亮,色泽优美。器形简约轻巧,抛光精亮。花口,浅腹,圈足。口沿、底足包金錾刻缠枝花卉纹饰,工艺精湛考究,金水饱满。器身光素,抛光均匀细腻,不事雕饰,尽显天然质地之美。整器做工一丝不苟,独具一格,包浆温润,品相完好,从选材、设计到工艺,都可称为艺术精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8

品名:清代黑田石双兽钮印章

规格:高6.2㎝   宽3㎝

重量:109g

说明:

  寿山石的一种。黑田石是黑色的田石,因色相不同,可分为纯黑、灰黑和黑皮三种。黑田石,或称乌田,田黑。色有纯黑,浓如墨水,亦有淡黑色者,向光处视之,则均带赭黄意,细润有光辉。虽然在寿山石中黑色石种并非主流品相,但其所散发的那种端庄厚重、肃穆沉静的气质,却是寿山石中独一份的,这是它们为其它石种所不能取代的最重要的原因。

  此件印章是寿山石中的上品黑田石材质。石质细嫩,富有光泽,肌理的萝卜纹比它色田石略粗,肌理浑而微透。方形,浮雕双兽印钮,瑞兽盘踞章上,神态灵动,身形相依,活灵活现,雕工精湛。印面篆书,印文是:“容容多后福“,印文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字体线条流畅精细,尽显大家风范。侧面阴刻边款:兴化克柔为老年学兄作,字体美观,线条犀利。“容容多后福“。《后汉书·左雄传》:'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指随大流、不出头的人,多数都有后来之福。印石上等黑田石材质,重量109克,又是出自大家郑板桥之手,材质价值、艺术价值极高,品相完好,使用痕迹十分自然明显,可以作为传家之宝。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09

品名:近代田黄石瑞兽钮印章

规格:高4.8㎝   宽3.4㎝   厚2㎝

重量:70g

说明:田黄石以其色泽温润可爱,肌理细密,自明清以来就被印人视为“印石之王”。数百年来田黄石极受藏家至爱,正如俗语所说:“黄金易得,田黄难求”。这件田黄石瑞兽钮印章,色泽明亮,印钮雕刻瑞兽匍匐其上,姿态遒劲有力,边款:仲亮先生雅属 辛丑子愷,白文印文:修心修经十年。丰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0

品名:清代铜鎏金六环锡杖

尺寸:长70.5cm   宽17.5cm

重量:1478g

说明:

  锡杖是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之具,锡杖的设立,不仅为驱遣害虫,或特为年老者扶身之用,也可作为比丘乞食时用以警觉施主之用。锡杖通常由锡、木柄、二三部分组成。锡是杖头,成塔婆形,附有大环,亦悬数个小环,摇动时,则发“锡锡”之声,故锡杖又称有声杖。

  这件铜鎏金锡杖,成色一流,高70.5厘米,顶部有佛坐像居中,下缀六环(唐僧西天取经为九环),杖身细长,通体鎏金,应为高僧所用之物,保存完好,可遇不可求,有缘人珍之惜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1

品名:明以前青铜博山炉

尺寸:高25.5cm   宽15.5cm   内径12cm

重量:1668g

说明:

  博山炉,又名博山香薰、博山薰炉,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所用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和陶瓷材质,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山形重叠,其间雕有云气、人物、鸟兽等纹饰。炉中焚香时,轻烟缭绕炉体,造成群山朦胧、众兽浮动的效果,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因此得名。

  这件明以前铜胎博山炉,精铜所铸,器体厚实端庄,造型规整,通体錾刻工艺,子母扣,倒锥形盖,盖上有镂空花纹,线条流畅,炉身平折沿,圆腹,喇叭形底座。焚香之时,香烟会环绕在香炉盖的周围,形成像山岚的形状,之后再袅袅上升如同仙境一般。此拍品博山纹精美清晰,青锈明显,錾工老道,皮壳包浆厚重,收藏陈列精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2

品名:清代和田玉籽料八方来财把件

规格:高2.9cm  宽5cm  长10.2cm

重量:209g

说明:这件清代和田玉八方来财摆件,取材和田玉,玉质温润,色泽洁白、厚实温润,皮色漂亮,油性十足,玲珑小巧,精工雕琢螃蟹,螃蟹圆睛凸起,两鳌向前,两侧各出四肢,神态生动传神。背部有金黄皮色,上阴刻三枚铜钱,寓意来财。古人喜欢玉雕螃蟹,孔武有力,象征八方来财,有“钳”任性,富甲一方,纵横天下,金榜题名等吉祥寓意。这件白玉螃蟹集材质美、造型美、寓意美于一身,雕工细致入微,玉质熟旧感明显,包浆温润,品相完好,寓意丰富,是文人士大夫心态写照之器、情感寄托之物,文化含量深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藏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3

品名:清代和田白玉刻山水意境牌

规格:高6㎝   宽4㎝   厚0.6㎝

重量:50g

说明:中国人自古就有佩玉的习惯,有的是出自爱好,有的是出自心中美好的祝愿。近年来佩带玉牌更成为消费者追求的时尚。此拍品和田白玉材质,白度极高,正面阴刻溪山高逸、青松绿柏流水,画面生动,背面刻古树苍枝,岸边小舟,右上角文字“拟元人笔意”,落款宏晋。玉质洁白温润,随身佩戴一款,闲暇时分盘摸把玩,感受天地之精华,品味日月之神韵,人养玉,玉养人,润心怡人,盘玩日久,那油油的感觉似乎要从玉体中流出,令人心旷神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4

品名:清代和田玉一鸣惊人挂件

规格:高5㎝   宽5.2㎝   厚1.4㎝

重量:62g

说明:玉蝉的寓意是“一鸣惊人”,是古代预祝金榜题名高中状元的吉祥之物。这件清代和田玉一鸣惊人挂件,整体近圆形,厚1.4公分,双面雕刻玉蝉,翅膀宽大,翅上谷纹装饰,一面有洒金皮色,一面有青花皮色,尺寸大小合适,适合佩戴也适合把玩,做工精致细微,形制较少见,包浆醇厚,玉质熟糯,品相完美,传世罕见,弥足珍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5

品名:明以前谷璧纹玉琮

规格:宽5.7cm  长8cm

重量:322g

说明:《周礼》曰:“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玉琮,作为中国至高规格的礼器,是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形载体,同时也被看做权利、身份、财富的象征。这件明以前谷璧纹玉琮,青玉为材,圆柱形,上下口微收,周身满刻玉璧上常见的谷纹,内壁光滑,玉质润泽,有少许自然形成的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只有达官贵人才拥有正式的祭祀活动,所以玉琮在古代还是一种权利、身份、财富的象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Lot 16

品名:清代碧玺瑞兽灵芝纹挂牌

规格:高5㎝   宽3.9㎝   厚0.8㎝

重量:53g

说明:

  碧玺又称愿望石,自身具有微弱的能量,是倾向吸收性的宝石。因为“碧玺”与“避邪”谐音,常被人们看作是纳福驱邪的主要宝石。当下碧玺与红宝石、蓝宝石、海蓝宝石、坦桑石、祖母绿等,具有天然色彩的宝石归纳为彩色宝石的范畴,深受大众所喜爱,更具有巨大的市场增值空间。

  这件清代碧玺蝙蝠灵芝纹挂件,取材珍贵碧玺,碧玺质地上乘,通体呈嫣红色,料子通透干净,晶莹剔透,极为漂亮。双面精雕工,浮雕传统吉祥纹饰蝙蝠、荔枝、灵芝等,雕工精湛,纹饰线条清晰,搭配在一起灵动传神。整件保存完好精光四射,是一件非常好的挂件装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