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恶心、呕吐、胃不舒服,你用错了多少药?

 与癌共舞论坛 2022-09-26 发布于天津

作者:三叉戟烤熊

胃疼不用止疼药,呕吐不一定需要止吐药,不爱吃饭也不是激素包打天下。

——题记

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经常遇上不爱吃饭、恶心、呕吐、胃疼、胃胀、反酸等一系列症状,而遇上类似问题的时候,经常是没有办法直接联系到自己的主管医生,只好求助于网络。

但是在网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就需要对症状和治疗过程有比较精准的描述,所谓的“对症处理”要知道是什么“症”,否则用药可能适得其反。今天我们就从肺癌治疗中容易出现的三大类胃部问题出发,带大家了解胃部不适的起因,学会如何描述病史和症状,熟悉几种胃部问题的常用药物。

胃部不适的三大原因

原因1:靶向治疗、化疗呕吐、胸腔放疗导致的黏膜损伤。


原因2:止痛药、止吐药造成的胃肠功能问题。


原因3:低蛋白、电解质紊乱造成的胃肠功能问题。

在很多科普讲解中,经常出现“化疗既攻击肿瘤细胞又攻击正常细胞、靶向药只针对有对应变异的肿瘤细胞、放疗只照射肿瘤位置”,但其实这些描述都不准确,请大家记住一句话:任何对肿瘤能够起到治疗作用的方式,都必然存在一定几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化疗并非攻击所有正常细胞,也不是能够针对所有肿瘤细胞,而是根据细胞的繁殖特性,攻击正在药物对应分裂周期中的细胞,也就是预料之中的受伤者是活跃的肿瘤细胞和骨髓造血干细胞,但是也有被误伤的情况,例如消化道嗜铬细胞。

化疗导致的呕吐与药物刺激消化道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中枢神经的P物质/神经激肽-1(NK-1)结合有关。

当然,这句话大家不了解没关系,接下来说道两类药物,打化疗的朋友们不会不认识,5-HT的抑制剂叫做xx司琼(例如昂丹司琼、托烷司琼、格拉司琼等),NK-1的抑制剂叫做xx匹坦(例如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等),这些药物都能通过针对性的神经抑制作用解决化疗药直接带来的呕吐症状,但仅此而已。

除了化疗药作用期间的呕吐症状,不要自行服用这两类止吐药,尤其是化疗结束后,几天没恶心、呕吐了,突然又开始恶心,这时候用上止吐药可能更难受,因为这些止吐药同时还有减慢胃肠蠕动的副作用。

原本化疗期间的不得不用的抑酸药和止吐药造成的问题,现在正在恢复中,胃肠功能的稳步提速过程里又被强行踩个刹车,估计直到下次化疗开始都恢复不了。

这一阶段,往往是需要提升胃肠动力,注意饮食逐步从流食、半流食到正常饮食的恢复过程,可以选择一些黏膜保护剂和肠道菌群调节剂来正向提振的时候,不要一感到恶心就直接“恶病恶治”。


因此,一旦涉及到化疗后的胃部不适,我经常会反问一个问题:


是化疗期间出现并持续的还是化疗结束以后出现的?

前者,还可以考虑化疗药副作用问题,出院有带止吐药可以使用,呕吐较重需要尽快就诊,止吐药和抑酸药也可能静脉给药更好(为什么呢?因为口服药也会吐出来),还需要输液的营养支持;

后者,尽量避免xx司琼或xx匹坦的强效止吐药,如果恶心,以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处理消化问题犹如大禹治水,疏导为主。

除了化疗药本身、化疗期间的抑酸药和止吐药,还有一类药物会造成胃肠功能停滞,就是阿片类止痛药。

晚期肿瘤患者常用的含羟考酮的奥施康定、泰勒宁等,含吗啡的美施康定以及各种短效吗啡,在用这些药物引起呕吐、恶心的时候一般伴有持续的腹胀)一定不要用止吐药,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到消化内科对症处理,一般是增加胃肠动力的莫沙必利、调节肠道菌群的各种益生菌、润肠的乳果糖等等组合使用。

同时也需要和消化内科医生详细询问饮食的注意事项,再就是在治疗有缓解、疼痛有减轻,可能考虑止痛药减量的时候及时到麻醉科(疼痛科)就诊,调整阿片类止疼药的剂量。


靶向药也不是只攻击肿瘤细胞,还有部分正常体细胞具有同样的基因表达产物(下图,以EGFR为例),而胸腔放疗则是很容易损伤食管、贲门的黏膜。

靶向药、放射线造成的进食状况问题有点类似,直接原因都是消化道黏膜的损伤,不同的是轻重缓急,相同的是都应该在副作用产生之初就准确掌控症状的起因并对症处理,而非靠自身“扛过去”。

这类副作用的典型症状是进食过程中、空腹时或刚刚吃饱时的胃痛,从而给人“不爱吃饭”的假象,进而选择甲地孕酮、甲羟孕酮等激素类药物刺激食欲,这就搞错方向了。

黏膜损伤需要的是饮食上有一定的注意事项,同时增加黏膜保护的药物,较严重的时候还需要增加抑酸药和治疗胃炎的药物,而不是一味的“恶补”,强行增加食欲之后吃进去更多的东西会让胃更加难受。

常用的保护黏膜及降低胃酸对胃、食管损伤的药物有麦滋林(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达喜(铝碳酸镁咀嚼片)、枸橼酸铋钾等,如果反酸比较严重,尤其是放疗之后,一定要尽快看消化内科,可能自行服用质子泵抑制剂(xx拉唑)不足以解决,当然更不能随意吃容易造成胃肠消化功能减慢/停滞的阿片类止痛药。

在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导致副作用的过程中或者发病后一段时间无法正常进食,可能会因低蛋白、低钠等情况而造成消化功能问题,但具体哪项低、低到什么程度,如果不依靠查血是无法得知的,针对性的补充也可能不到位。

偶尔看到类似病情患者的家属在群里说“等好点再去医院”的时候,笔者往往十分着急,因为这是一个无法自身缓解的情况,因低蛋白、低钠造成胃肠功能问题不吃东西,因不吃东西造成蛋白和钠更低,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如果不能在肿瘤科及时住院进行系统治疗,至少也要争取在消化内科、营养科完善检查以及对症处理,尽快把身体调整到能够接受抗肿瘤治疗的程度,等待只能让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甚至彻底失去治疗的机会。

通过以上的描述,想让大家明白坊间传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无知者对现代医学最大的污蔑,胃疼绝不能用止疼药解决。

在不爱吃饭、恶心、呕吐、胃疼、胃胀、反酸等一系列症状上,希望各位朋友能够将治疗中进食相关的副作用“对症处理”四个字理解到位,在医疗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基础知识、交流技巧、症状判断和用药常识,在无法自行处理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就诊,选对科室。

星标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

与癌共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