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数学可以这样学9——比较:由表及里

 慢点数学 2022-09-26 发布于江苏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某些联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形成对事物的认识。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突出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例如:我们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是通过把6个面进行分组计算的。长方体如果按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分成三组来计算其表面积,就会有长×宽×2+宽×高×2+长×高×2;如果按上前右和下后左分成两组来计算其表面积,有(长×宽+宽×高+长×高)×2。这两种计算方法都可以作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如果都能理解并掌握、应用是最好的。

其实,正方体的表面积也可以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只不过由于正方体的6个面大小相同,所以用一个面的面积乘6,就可以得到它的表面积,这是它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那么,这种分组的方法,是否适用于求由小正方体组成的不规则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呢?这也是教材在单元最后,安排求此类不规则立体图形表面积的目的。

如:求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小正方体的棱长为1厘米)

显然,采用数的方法就会眼花缭乱,“数也数不清楚”。

这时就需要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比较,寻找求表面积问题的本质。

长方体的表面积也可以理解为是从六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所能看到的6个面之和。而前面与后面、上面与下面、左面与右面所能看到的面分别相同,所以只要用相邻三个面的和乘2就可以了。

那么,这种方法能否应用在这些不规则的立体图形中呢?

立体图形①:从前面看有7个小正方形面,从后面看也有7个小正方形面;从上面看有4个小正方形面,从下面看也有4个小正方形面;从左面看有2个小正方形面,从右面看也有2个小正方形面。那么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就可以用(7+4+2)×2=26个小正方形面来求得。

立体图形②-⑤的表面积通过同样的方法也是可以求出的。

看来,这些由小正方体堆积成的不规则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可以采用分组的方法来计算的。因为它们的前面与后面、上面与下面、左面与右面所看到的小正方形面数都分别相同,所以其表面积也可以用相邻三个面的小正方形面数之和乘2来求得。

这一点与长方体表面积求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经历对不同立体图形表面积求法的比较过程,就会产生对这类问题的整体认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认识立体图形表面积的思维过程,对于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都是十分有效的。

再如学习乘法时要比较加法;学习除法时要比较乘法与减法;学习小数、分数适用于整数运算律时,要与整数运算律进行比较;学习圆柱体积要与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进行比较,进而推广到柱体体积的求法本质;把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和工作总量的关系与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数量单价总价的关系进行比较,认识到都是单一量与总数量的正比例关系;等等。所以,比较的方法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种常用的手段。

在进行知识比较的过程中,不但能理清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达到深刻认识知识本质的目的,从而提升抽象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