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毅同志的警卫员——分宜籍老红军宋生发

 Loading69 2022-09-26 发布于四川

宋生发,1907年生,分宜大岗山乡山口村人。1929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军后,他编在红一军团特务团二营四连,从一名红军战士开始,后当通讯员、通讯班长,参加过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宋生发奉命留下,在广东南雄接受游击训练。在赣粤边草木葱郁、虫蛇遍地、层峦叠嶂、绵延百里的油山,宋生发结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光荣地成为了他的警卫员,从此开始了艰苦但充实的三年游击岁月。

宋生发大校

01

初识陈毅

1934年10月,时任红军一军团二八师二营通信班长的宋生发因负伤没能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而是留在油山修养,加入游击队坚持敌后斗争。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援下,这只游击队越是“清剿”越是发展壮大,犹如星火燎原,从50人左右小队伍发展壮大到500多人,成为赣粤边游击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

宋生发也在当地老百姓的精心照料下,治好了病,还成为了赣粤边特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李乐天的警卫员。1935年3月底,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陈毅在地下交通员的帮助下突围至油山,由于腿伤复发,需要警卫员辅助开展工作。刚好头脑灵活、胆大心细、踏实肯干的宋生发经李乐天推荐,成为了陈毅同志的警卫员。

在夏夜的一个草棚下,陈毅一身黑色便服盘腿坐在草棚底下的一条破被单上,招呼着宋生发坐下,由此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谈话。

陈毅问:“你是哪里人?”

宋生发答:“江西分宜人。”

诚毅又问:“你在家做什么?”

宋生发答:“学木匠。”

“噢!那会打床吗?”

“会。”

“好,那我们今后可以不睡地铺,睡你打的床啰”。

两人相视,开怀大笑起来。

宋生发出生于贫苦农家,十岁丧父,母亲改嫁,十三岁学做木工,没有读过一天书,不认得一个字。陈毅得知宋生发的经历后,两人约定了一个“包教包学合同”,一天学一个字。陈毅用竹叉作笔,在地上教宋生发认字,从教写名字到教写“革命”、“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字,有时还向他讲中国革命、十月革命、讲列宁,讲到宋生发都忘记了饥饿、忘记了疲劳。工作时,宋生发是陈毅的警卫员;闲暇时,陈毅是宋生发的老师。在宋生发和陈毅朝夕相处的三年间里,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02

艰苦岁月

宋生发跟随陈毅在赣粤边工作了三年,天天山上山下跑,别说没有床,就是打地铺,也很难睡个安稳觉。夏天潮湿闷热,各种蚊虫叮咬,冬天天寒地冻,只能缩在一起当“团长”。有时没有条件,只能睡在半山腰的陡坡临时凿的平地上,一边是高峰如云,一边是万丈深谷,翻个身都可能滚下山,连骨头都找不到。敌人跑来搜山,还要及时转移,真是“难得一夕安寝”。在外工作同样是风餐露宿,异常艰苦。有一次,由于敌人开展“清剿”,为及时前往信丰县通报情况布置工作,宋生发随同陈毅星夜兼程冒着暴风雨,走六十几里山路,翻十几个山头,不知道跌了多少跤,吃了多少苦头。没有喝,就喝山涧的泉水;没有吃,就煮糯米草充饥;到了之后发现草鞋都磨破了,因为赶得及时,敌人的“清剿”最终失败。

03

巧计化险

赣粤边游击区形势图

在党的领导和群众的支援下,赣粤边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白匪的“眼中钉”“肉中刺”。反动军阀联合地方上的反动武装,经常性地对游击区开展经济封锁和军事进攻。有一次,敌人漫山遍野围了过来,眼看就要追到陈毅,宋生发急中生智,掏出驳壳枪向敌人射击,暴露自己的方位,然后边打边跑,敌人听到枪响猛追过去。宋生发熟悉地形善于爬山,很快就甩掉了敌人,保护了陈毅的安全。事后陈毅摸了摸自己脑袋,又摸着宋生发脑袋,说:“这伙狗仔冒财气,快要到手的5万块大洋没捞到。这钱应该奖给你,你这一手值5万!”听到陈毅的表扬,宋生发开心地笑了。

04

依依惜别

1937年,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和国内革命形势的变化,面对日寇入侵,国共决定再次携手合作,一致抗日。赣粤边游击队也暂时停止活动,国民党地方武装也停止进攻。在这样的形势下,陈毅从全局出发决定派宋生发前往游击队工作。在一个凉风习习的秋夜,陈毅给宋生发介绍了国共合作的政策、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游击队里为何需要党的坚强干部以及为何要参加战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陈毅向他解释,把他送去游击队工作是为充实游击队力量,是为后续整编抗日做准备。宋生发心中虽有万分不舍,但还是听从组织安排,离开了工作三年的警卫员岗位,在游击队二中队三排当排长。05

后续经历

1937年底,宋生发所在的赣粤边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下辖三个团。他在新四军内历任连长、大队长、副营长、台北县支队支队长、特务五团参谋长及靖江独立团团长等职,并参加过著名的“黄桥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三十一旅九十一团副团长、九十三团团长。

解放后,先后任山东胶州和江苏扬州军分区司令员。1955年宋生发被授予大校军衔。老上级许世友曾盛赞他“历次战斗一贯表现勇敢”、“指挥营团作战、任务完成好,战斗作风大胆坚决”。每当他谈到过去时总是说:“没有共产党,哪有我宋生发啊!”当谈起参加革命的经历和个人的成长进步时,他又自豪地说:“我是在党和陈老总的培养教育下,由一个野孩子成长为革命军人的。”1970年9月,宋生发同志逝世,但他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革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