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次转换赛道,汉朝为何没能摆脱衰亡的命运

 思想者札记 2022-09-26 发布于北京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期望为读者提供一个精神家园,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3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关注、阅读、分享、评论!


历史是由很多小人物的命运组成的,然而作为小人物,他们的命运又是时代决定的。那么时代的走向是由谁决定的呢?在汉朝的历史上,曾有两次转向,一次是汉高祖刘邦时期,一个是汉武帝时代。

刘邦依靠道家思想推翻秦朝,建立汉朝;而汉武帝实行儒家治国,不仅打败匈奴,让汉朝进入帝国时代,从此也构建了儒家为核心的汉文化,开启多民族融合的历程。然而,这两次转换赛道,并没有让汉朝永固,汉武帝之后,汉朝便走向衰落。历史的密码是什么呢?为何汉朝没能逃脱国家兴替的循环呢?

第一次转换:汉朝建立,道家取代法家     

秦朝统一后,继续推行法家治国,末年时,由于徭役沉重,法律严苛,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起义此起彼伏,无论是出身农民的陈胜吴广,还是身为小吏的泗水亭长刘邦,他们都因违反秦律,在必死无疑的危机时刻,奋手一搏,结果一呼百应,可见民众是多么憎恶秦律。

其实秦律也并非一无是处,它至少打通了底层人的上升通道。商鞅变法像给底层百姓打了鸡血,他们拼了命为国家立功,和白起一样出身的很多奴隶,都因战功做了将军。法家思想缔造了强大的秦帝国,也让社会底层民众看到了希望。

然而秦统一后,继续穷兵黩武,不顾民心思安,依旧横征暴敛,致使民心转向、国力疲惫,短暂的统一后,又来到了历史路口。这并不是法家思想的错,而是秦的统治者早已忘记了民众疾苦,把秦律当作奴役民众的工具。

刘邦起兵之所以能够成功,首先因为他的天才发现。刘邦看到民众太厌恶大秦帝国了,秦国不仅法律严酷,还徭役繁重。刘邦起兵之初,便只约法三章,仅用三条法律,宽示天下。

然而项羽却没有刘邦的智慧,楚汉之争兵败后自刎乌江,或许项羽至死都不明白,他不是败给了刘邦,而是败给了自己,项羽没有看懂秦帝国倒下的原因。也难怪,项羽出身贵族,在那个刑不上大夫的年代,身在上层的他根本不了解底层人的生活。

汉朝建立后,奉行道家治国思想,对内休养生息,对外采取和亲政策,也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道家思想的历史局限     

道家治国让积弱积贫的汉朝迅速恢复空前活力,然而道家思想也有缺陷。封建专制的皇权本质是集权,然而道家却主张无为而治。皇帝不专权,势必导致王侯弄权,甚至窥视皇位。从历史上看,越是社会上层精英,越经不住人性的考验,因为权力和利益会导致欲望膨胀,并最终丧失理性。

汉初的简政放权,虽然让国内得以休养生息,王侯的势力也迅速扩张。而此时的汉朝,匈奴之患未除,内部又严重割据,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家天下观念里,或许没人理解帝王那种大权旁落,还要眼看亲骨肉分离和亲的痛苦。

这一切,到了汉武帝时有了改变。他发现了道家的缺陷,皇帝难以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这对于有宏图伟志,一心实现霸业的汉武帝,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于是他广征治国之方,接受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自此道家退出历史政治舞台,汉朝开始了又一次赛道切换。

第二次转换:汉武帝弃“道”尊“儒”     


汉初时,刘邦曾被匈奴“白登之围”,这是汉匈和亲的始作俑者,也让他的子孙们时刻铭记这次历史耻辱。然而,或许是时机不成熟,也或许刘邦之后的几代子孙缺乏雄才大略,他们遵循着“道家”治国,汉武帝掌权后,他大力削藩改革,强化中央集权。

从历史现状来说,汉武帝这次赛道转换,和刘邦不同。刘邦出身小民,做了皇帝也不忘民间疾苦,道家思想对于刚从严酷法令走过来的“秦民”就像及时雨,让汉初的统治集团赢得了民心。

而汉武帝则完全出于个人意志,他推行儒家思想的目的:一是强化个人权威,加强中央集权;二是报“白登之围”的国恨;三是让汉朝统治根基永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与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民心便向他倾斜。儒家的“三纲五常”伦理思想,就像一根绳子,把王侯大臣与黎民百姓牢牢绑在汉帝国的马车上,还让汉武帝博得了“以德治国”的美誉。

儒家思想不仅有利于社会稳定,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皇帝可以举国之力实现个人意志。或许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不是保守的吗?其实,诸子百家思想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只不过英明的统治者,不仅懂得用何种思想理政,他们还知道如何抚慰民心。

汉朝衰落最终是因为背叛了民心   

儒家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塑造着社会道德,无形中为民众增加了一道枷锁,这正是民众被奴役的真相。民众被何种思想教化,是没有选择权的。在诸子百家中,也许儒家思想构建的社会结构最稳定,这是它成为王权时代治国理政的理念的原因。

然而,不管何种治国理念,如果背叛了民众利益,其统治集团都会被历史的火焰化成灰烬。久居高位的统治者,往往会忘记或者看不到民众的疾苦,他们甚至觉得天下皆愚我独智,总是根据自己的欲望做决定民众利益的事,集团内部的欲望膨胀后,必定会挤压百姓的利益空间,促使民心转向,历史的循环也就开始新的更迭。

汉武帝也没有逃脱人性的惩罚,他建立强大的帝国,把汉朝推向历史巅峰的同时,汉朝也慢慢走向衰落。其实,百姓是最朴素的,他们从来不管城头变换的大王旗,只想好好过日子,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君王们往往会忘记百姓这一基本的要求。

欢迎大家提问、留言、评论、转发!

◆ 终极之问:弗洛伊德和路易斯的信仰之争
谈谈开窍:如何才能事半功倍、脱胎换骨
尼采死了,“上帝”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