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为何难治愈?

 新用户8825scGG 2022-09-26 发布于北京

作者简介 PROFILE

 邵国辉 

济宁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肝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理事;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济宁市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济宁市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丙型肝炎已经可完全治愈的事实,让肝病患者欣喜不已。最近不少慢乙肝患者有些沉不住气了,频频追问:乙型肝炎啥时候能完全治愈?乙肝治愈咋那么难?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那么下面结合乙肝病毒的病原学特点给大家简要科普一下。

线

  //  

事实上,乙肝病毒(HBV)比起其他病原体来说,确实更加狡猾难以对付。

你看它感染人体后不仅随血液侵及肝脏,还可很快转入肝细胞内。进入肝细胞是所有嗜肝细胞病毒都能做到的,这也不足为奇。可HBV还能迅速隐匿到肝细胞核内

躲进肝细胞核内还不算完,它还与人肝细胞核的核蛋白发生整合。

与肝细胞核的核蛋白发生整合,会逐渐导致肝细胞发生变化,以营造更适合HBV生存、复制的环境,并可导致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是指免疫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也就是说免疫细胞对入侵体内的HBV视若无睹,不作任何有效的抵抗。

科学家发现,在胚胎时期或新生儿,引入外源抗原,很容易诱导个体发生对该抗原的耐受。所以新生儿及1岁以下婴幼儿HBV感染后多呈慢性化过程

另外,HBV在细胞核内形成了一个病毒复制的模板,我们把它叫做闭合环状双股DNA(cccDNA)。cccDNA是病毒持续复制的根源。它扎根在肝细胞核里,其半衰期非常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

可以想象成“印钞机”

不断工作

目前常用的核苷(酸)类抗HBV药物只能在细胞浆内起作用,从上图可以看到,cccDNA的形成到转录为前基因组RNA的过程是在肝细胞核内进行。而目前核苷(酸)类抗HBV药物主要干扰细胞核外逆转录过程,对细胞核中已形成的HBV cccDNA无作用,所以只能抑制HBV复制而不能杀死HBV

cccDNA:略略略,打不着,嘿,打不着~

  //  

HBV的狡猾还表现在易发生变异从而产生耐药性。

HBV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另外,乙肝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药物压力下病毒基因也可发生定向变异,从而产生对相关药物的耐药性。所以我们常嘱咐患者要按时按量服用以减少耐药的发生!

以上均是乙肝难以治愈的因素。

那么乙肝治愈就完全没有希望了吗?

非也!科学家们喜欢的就是挑战!近几年我国在慢乙肝临床治愈方面的研究还是很可喜的!

《慢性乙型肝炎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指出核苷(酸)类药物和免疫调节剂(IFN)联合治疗或序贯IFN治疗,是现阶段最可能实现临床治愈的策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宁琴教授团队研究表明优化选择的人群(基线HBsAg小于1500IU/ml)应用干扰素治疗24周时HBsAg小于200IU/ml的患者有一半以上可以实现治疗结束时HBsAg清除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团队的一项研究表明,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后肝内cccDNA显著下降,部分患者cccDNA已经检测不到。这说明少数优势患者已经走在了完全治愈的路上,只是还不能普及到所有人。

随着对乙肝发病机制认识地不断深入,针对各靶点药物在如火如荼地研究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攻克乙肝只是时间问题!

肝病朋友们

遵从医嘱,坚持治疗

让我们满怀希望地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医学科普具有普适性,不作为诊疗意见,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

分享一波

顺便点个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