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教学】换个角度看“双减”,人人都能过幸福

 与孩子一路同行 2022-09-27 发布于河南

我们常说,凡事都有因,有因就有果。找到原因,再去做事,就能成功。
国家落实“双减”教育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明白,只有我们明白了,才能很好地去落实。
我们都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正在发展的中国来说,需要大量的高精端的科技人才,离开教育,人才从何而来?
然而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减”政策,从内容上看,一是减作业,二是减校外培训,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高额的校外辅导费,让学生健康成长,让家庭幸福小康。
一年过去了,校外辅导班减少了,但校内的延时课的时间却越来越长,学生的作业和学习认为依然很多。究其原因,大家尤其是教育者,还是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成了主要任务,没有重视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
过去,我认为双减”教育的本质就是减少逼学、死学的无效学习,培养能学、会学的高效自主创新学习,至于双减的原因,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过。
今天,在读郭生白的《本能论》的时候,突然发现人们的一切行为和生命活动,必须遵守道,道是什么?道是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中的各个动物和生物都在和谐的相处中,按照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回过来,看我们的教育,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违背了教育规律,违背了道,通过拔苗助长走捷径,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导致教育成本提高,同时导致学生的德和才不匹配,从而产生了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社会和谐,和谐的社会应该是在立德树人的前提下,培养社会的各个层面的人才,不是仅仅盯住少有几个人的精英教育。

总之,双减的原因在于构建和谐社会,在立德树人的基础上,培养社会各个层面的接班人,让社会因为每个人的存在而感到美好。

这正是:

换个角度看双减,
和谐共生不能忘。
教育教学要全面,
人人都能过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