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语文教学应走传统文化的路子

 立恒语文 2019-04-22

语文是母语教育,因此,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教语文,有利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这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教语文,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姿态。但从文化的角度切入,用文化的因子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该是众多方法中较为出色的方法之一。这是因为传统文化中许多经典作品所蕴含的文化魅力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性。比如博大精深、令人神往的《周易》,哲理睿智、透彻通达的《老子》,积极入世、充满普世情怀的《论语》,深蕴哲理而又文采飞扬的《庄子》,格律精工、警句迭出的唐诗,情感丰富、错落精致的宋词,明白如话而又韵味绵长的元曲,体制宏伟、叙事畅达、写人传神的明清小说,等等,教学中我们若能善加挖掘,恰当展示,经典的文化魅力自然会把每一个渴求文化滋润的心灵带向广阔而肥沃的文化沃野之中。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教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情怀。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的基本认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情怀应是语文教学题中应有之意。一个人读了十几年书,其心灵依然是荒漠一片,这是语文教育的失败。成功的语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的人,应该是有自觉的文化意识的人,应该是有深厚的文化情怀的人。语文教学达到了这种境界,才算是成功的语文教育。

3.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教语文,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的品味和境界。在中学各科的教学中,语文教学似乎是一门人人都能无师自通、人人都能说三道四的学科。这种颇不正常的现象的存在,一方面固然和语文本身的特征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说这和我们每个教语文的人的语文教学的品味不高、境界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教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我们不能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读出来,我们不能用精炼准确、富有文采、富有文化内涵的语言把学生激起来,我们展现给学生的是苍白的说教、空洞的分析和白开水式的语言。

试想,面对这样的语文课,任何一个略通一点文墨的人,哪一个不会指指点点,甚或上他一节呢?所以,语文教学要想改变饱受人人诟病的局面,我们每个教语文的人就不能不深刻反思,不能不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提升语文教学的品味和境界。提升语文教学的品味和境界的途径多种多样,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努力,用传统文化的因子来打造高品位、高境界的语文教学,当是众多途径中最优的途径之一。选择这种途径既符合语文本身的性质,也符合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当然,要彻底实现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教语文,教师首先得有广博的文化视野、自觉的文化意识和深厚的文化情怀。常言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教者自身拥有了宽广的文化视野、自觉的文化意识,深厚的文化情怀,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自然会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并阐发文本;在上课的时候,自然会从文化的角度来立意构思。自然,这样的语文课也就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文化情怀和文化品质,这样的语文课给予学生的感染力也就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