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扬州有个姓曹的富商,年过五旬才有了儿子,对儿子娇生惯养。儿子长大后果然成了纨绔子弟,整天出入花楼。曹富商后悔不已,觉得儿子这辈子完了。然而一个从良的青楼女子却改变了儿子的人生。
曹富商是扬州的首富,却一辈子无儿无女。原配妻子去世后,他又娶了温柔漂亮的王氏续弦。曹富商50岁这年,王氏终于给他生下了一个男孩。
曹富商欢喜得不得了,给男孩取名曹可成,希望男孩以后可以成就大事。
然而曹富商却不会管教儿子,就把儿子捧在手心里,百依百顺。
这样的教育自然出不来好孩子。曹可成十五六岁就有了纨绔子弟的样子,每天出入赌场、妓院,花钱如流水。

这天,曹可成又去妓院玩耍,偶遇了花魁赵春儿。赵春儿长得面若凝脂,目似秋波。曹可成被迷得神魂颠倒,直接跑回家死缠着父亲要了5000两银子,给赵春儿赎了身。还专门买了处宅院,把赵春儿安置在里面,隔三差五地就去相聚一次。
父亲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克扣曹可成的零花钱。但曹可成却偷着把父亲的田产、钱庄抵押出去,供自己享乐。
父亲曹富商一直蒙在鼓里,直到讨债的人找上门来,才得知真相。他大为震惊,一气之下,卧病不起,没多久就撒手人寰。母亲王氏伤心过度,没几天就随父亲一起去了。
曹可成连丧双亲,悲痛万分。但债主子们不管这些,闯进曹府,把曹家的房产、地契、钱庄全部收走了。
曹可成一夜之间成了穷光蛋,只能外出乞讨求生。
赵春儿听说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去看望曹可成,又怕周围人说闲话,就让小丫鬟送去了100两银子。
但曹可成依旧改不了挥霍钱财的毛病,拿到钱就去赌场,没几天就把钱花没了。
一看这样,赵春儿就想历练一下曹可成,不再接济他钱财,只是给他填饱肚子的干粮。
曹可成的发小趁机挑拨离间,对曹可成说:“赵春儿只给你干粮吃,分明是把你当乞丐了。你现在落魄成这样,都是赵春儿害的,你应该去官府告她,讨要钱财。”
曹可成却摇摇头说:“当时是我心甘情愿,怎么能怨她呢?赵春儿是个好姑娘,你不要胡说。”
这话传到了赵春儿的耳朵里。赵春儿很是感动,没想到曹可成如此重情重义。于是赵春儿亲自找到曹可成,向他保证,过了三年守孝期就嫁给他。 
三年后,赵春儿与曹可成在一个简陋的小屋子里成亲了。
小两口的婚后生活开始了,但曹可成游手好闲惯了,也不知道出去谋个生计,整天只是靠赵春儿养活。赵春儿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给了曹可成300两银子,让他出去做点小买卖。
谁知,曹可成恶习难改,没几天就把银子挥霍光了。
赵春儿气急败坏,索性将家里的银子全都给了曹可成,任由他挥霍。自己则带着丫鬟搬了出去,以织布、做女红维持生计。
看到妻子如此的举动,曹可成有些不知所措,心里也有了一丝悔意。
他拿着银子来到街上,四处溜达,正走着,迎面过来了一乘官轿。轿帘掀开,里面坐着的高官冲着曹可成热情地打招呼。曹可成定睛一看,发现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同窗好友徐安。
经过交谈才知道,徐安现在已经升任浙江按察使了。
曹可成顿时羡慕不已:八年前,他和徐安一起中的秀才,现在人家徐安已经青云直上,而他自己却还一事无成。
曹可成回到家,就趴在床上放声痛哭。恰好这时,赵春儿回家来取东西,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询问缘由。曹可成就把刚才的事说了出来。
赵春儿听完后说:“你终于知道后悔了,浪子回头金不换。明年冬天就是科举考试的日子,你脑子不笨,现在赶紧刻苦攻读,肯定能考上。”
从那以后曹可成每天都读书到深夜。第2年冬天,他果然不负希望,考中了举人。
赵春儿看丈夫如此上进,就决心让他参加京城的考试。她拿了把锄头去了后院,不一会儿从后院抱来了一箱子金银首饰。原来,这些首饰就是曹可成当年富裕时给赵春儿买的。
当时赵春儿看曹可成挥霍无度,就料想到他有落魄的一天。于是她把那些首饰都藏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曹可成看赵春儿如此为自己着想,感动得热泪盈眶。
赵春儿让曹可成把首饰拿到当铺换钱。曹可成换了3000两银子,将银子如数交给赵春儿,一分也没拿去乱花。 
赵春儿看曹可成已经改过自新,就把银子全都交给曹可成,让他用做进京赶考的盘缠钱,剩余的银子用来打点关系。
曹可成一考就中了进士,打点关系后,得了一个知府的官职。他和妻子终于又过上了富裕生活,他的官越做越大,恩泽了几代子孙。
故事改编自《警世通言》。故事中的曹可成被父亲娇惯成了纨绔子弟,而后来却在妻子赵春儿的影响下,成为了成功人士。
有句话叫“惯子如杀子”,还有句话叫“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所以说一个人的成败,与周围的环境、周围人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没有教不好的孩子,也没有无可救药的成年人,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任何人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所以不要对任何人妄下结论,今天在你眼中一事无成的人,很可能明天就能成就人生的辉煌。
|